最大县衙——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坐落于山西省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时期。它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代。
平遥县衙作为我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占地26000多平方米。
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是皇宫的缩影。
明清时期县衙格局基本定型
平遥古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一座距今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我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自从平遥成为县治以后,平遥就有了它的政权机构县衙署了。早期的平遥县衙旧址都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已无处觅踪。现存于县城西南隅的县衙署为明清时期的衙署。
平遥县衙创建已久,但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建制已荡然无存了。据《平遥县志》记载,1303年8月6日夜,县境发生大地震,人员伤亡7000多名,房屋倒塌20000多间,县衙建筑也倒塌殆尽。
据1475年的《山西通志》记载,这座衙署初建于1346年。1370年,由当时署理平遥县事的主簿孙在明主持重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平遥县衙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南北轴线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占地260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
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1591年、1597年、1619年及1620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和改筑。1655年和1879年两次补修添建。
1591年,知县何其智将3座大门改修为砖砌门洞,于门洞上增修三座谯楼,并在县衙内东侧新修三间寅宾馆。
1597年,知县周之度在县衙大门外东侧增修一座观风楼。
1619年,知县杨廷谟对县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当时,重修大门为3扇,修仪门3扇,东西角门各一扇,新修土地祠3座,修筑木结构牌楼观政亭一座,重修大堂5间,其中东梢间为钱粮库,西梢间为武备库,公堂东西耳房各3间。
东为赞政亭,西为銮驾库,新修吏、户、礼、兵、刑、工六房22间,大堂后修内宅,东设县丞宅,西有典史宅,在兵、刑、工房后修有公廨房,以北修县仓。
至此,平遥县衙在明清两代的格局已基本定型。
1620年,又将牢狱围墙改为砖石结构,在仪门外,大门里修砖窑14间,名日“赋役房”,以便里老收粮。衙门外东侧新修彰瘅亭、阴阳学、医学,西侧添修申明亭。衙署对面路西修筑管支马户,轿夫房,总补司房共9间。
1655年,知县汪丽日在衙署内东侧增修一座钟楼。
1754年,在县署内东侧空地又修建侯庙,包括正殿、前殿各3间,戏台一座。
1791年,维修县署内东侧的关帝、观音、火神祠,将原址的3间正殿扩修至5间,祠西侧增修壮班正班房3间。
1801年,在壮班房前增修影壁一座,在关帝、观音、火神祠前重修乐楼3间。
1827年,重修关帝、观音、火神祠内院东西配房,外院增修壮班西班房3间,厨房一间。
1879年,知县恩端整修县衙东花厅。
1881年,知县锡良整修二堂、耳房及东西门子房,同时整修宅门东西耳房及花厅院南房、东房,其余各处有毁坏者都予以修葺。
1912年,平遥县衙改称县公署,知县改称县知事,其后下属组织机构多次更迭,古建筑长期失修。
新中国成立后,平遥县衙成为平遥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之后多数旧建筑被拆除、改建。后来,由县文物局牵头对县衙实施全面修复规划。衙署中线和东线建筑群基本复原。
[旁注]
平遥 旧称古陶,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明朝初年,始建城墙。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等都保留明清时期的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至正 元年是1341年,末年是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是元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
知县 官名,秦汉以来县令是一县的主官。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代常派遣朝官作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的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果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谯楼 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来望高的楼。安庆谯楼是现存的明代建筑,乾隆年间曾经进行扩充,咸丰年间遭焚,但是谯楼作为建筑一直存于后世。
[阅读链接]
据《清稗类钞》记载,明清两代,知县一律在易地为官,不允许携带家眷。直至清乾隆年间,皇帝才诏令此规可破。
因此,以往知县需到2500米以外的地方上任县官,知府以上需到500千米以外的地方上任。就连教谕、训导也不得在本“府”的境内任职。家眷也一般不得到任所探视。
加之当时社会观念封闭,知县在处理公务之余,只能在这块小天地里看书、作文、吟诗、抚琴,生活单调枯燥,难享天伦之乐。由此可见,封建时代易地为官者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