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府衙——叶县县衙

叶县县衙位于河南省叶县东大街,始建于1369年,是我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县衙坐北朝南,占地16848平方米,是一座五品县衙。整座建筑由中轴和东、西两侧副线上的41个单元、153间房屋组成。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狱房、厨院、知县宅、大仙祠、虚受堂、思补斋等建筑。

叶县县衙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唯一由五品县令任职的县衙

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建筑形式融合了我国南北建筑的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叶县县衙始建于1369年。1858年,均有重修。

根据我国古代的官制,知县一般都是七品官衔,而叶县知县却是五品县令。这是何故呢?

按照我国明代体制,全国的属县分为上、中、下三等。叶县地域宽广,由汉代的叶县、昆阳、红阳、舞阳四县和犨县的部分区域组成。当时的叶县,每年上缴税赋10万石以上。

加之根据畿、望、紧、赤的条件,叶县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县令多是由同知衔的五品官来担任。因此,县衙的规格也比一般的县衙规格要高。

后人在对县衙进行全面修复时,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较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修复后的县衙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属的东西班房、六科房和东西厢房以及监狱、厨院、知县宅、西群房、虚受堂、思补斋、南北书屋、后花园、大仙祠等,共41个单元、153间房屋,是目前我国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衙署。

叶县县衙存有1000多件文物,其中有70多件文物属于全国仅存的稀世珍宝。

据历史资料记载,叶县在历史上虽设过汉广、建城、襄州、南安、仙州、叶县、昆阳、仙凫、舞阳、汝坟、河山、红阳等府、州、县级机构20多处,但始终是以昆阳和叶县两县为主。唐代合并叶县、昆阳二地为叶县时,县治在后来的旧县村。

据后来在叶县旧县村出土的996年的石涵记载,当时旧县村为叶县治所。

清同治《叶县志·建置·城池》有今叶县“始建于北齐阜昌七年”的记载,这让后来的续志者总是坠入谜团。在北齐国号上查年号,不能查出这个记载。

实际上,阜昌年号是金太宗完颜晟攻占中原的称号,其时,金太宗为稳定人心,于1130年封汉人刘豫为傀儡皇帝。刘豫建国号齐,年号阜昌。当时南方战事连绵,金人为方便管理,将处于南方战场边缘的叶县县治由旧县村迁到了今县城。

因刘豫为伪政权、金人的儿皇帝,后人耻之,不肯以其年号记事。据各种资料分析,当时的叶县县治地址就在现在的县衙一带,中轴线在现在的县衙东侧。

据《河南通志》记载,现在保存下来的叶县县衙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县衙大门下原有明代天启年间,时任叶县县令的王者佐修葺县衙的二堂碑记,但这个石碑于在后来被毁。

明嘉靖的《叶县志·公署》中,对叶县县衙的方位、主要建筑设施都有详细的记述:

叶县治,在城内东。正堂、幕厅、架阁库在堂西,库楼在幕厅前,诸吏房在堂前左右。戒石亭在仪门内,鼓楼在仪门外,衙神庙在鼓楼内,东銮架库在鼓楼内西。知县宅在堂北,县丞宅在堂东,主簿宅在知县宅东,典史宅在仪门东。

吏舍有二区:一在典史宅南,一在狱南。狱房在堂西南,厩房在堂西北。申明亭在门外东,旌善亭在门外西。

这种建筑格局虽然屡有调整,但总体布局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几百年以来,叶县县衙屡经战火和兵灾,历任职官也不得不经常增修或重建部分设施。

[旁注]

五品 220年,当时的魏国由侍中尚书陈群负责制订了“九品官人之法”,这就是有名的“九品中正制”,把被选的官员按其家世、才能、道德修养,由高至低分成9个品级。正五品是我国古代官位的一个级别,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如清朝的直隶州知州就属于正五品。

石 古代计量单位,有两种用法:其一为容量单位,10斗为一石。其二为重量单位。在汉代,15千克为钧,4钧为一石。在秦代,一石等于109千克。在宋代,一石等于97千克。在唐代,一石等于53千克。至清代,一石等于28千克。

北齐 我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6位皇帝。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

金太宗(1075年~1135年),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在位期间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

[阅读链接]

在建筑风格上,叶县县衙有着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形式。由于叶县地处中原地带,叶县县衙的建筑风格沿袭了我国北方地区对称的庭院式建筑结构布局,突出了我国北方地区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粗犷、端庄、古朴的建筑特点。

此外,叶县位于“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受南、北方经济及文化交会地域的影响,该建筑在木作、砖雕技术等方面又融入了南方建筑工艺精巧、细腻的部分特点,为研究我国古代南北建筑流派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提供了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