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领域A.消除贫困

行动依据

  1. 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截止 1992 年底,估计全国仍有 8000 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中国农村总人口的 8.8%,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中、西部的 18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又多以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为主。其共同特征为: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自然条件差、生产手段落后、粮食产量低、生活能源短缺、收入来源单一、就业机会少、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其中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有两片,一片是“三西”(甘肃中部的河西、定西和宁夏南部西海固)黄土高原干旱区,面积 38 万平方公里。这里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低,严重干旱缺水;另一片是位于滇、桂、黔喀斯特(KARST)地貌区,面积约 45 万平方公里,由于多年的过度开垦、樵采,植被破坏十分严重,岩石裸露,降水很快就流失和蒸发, 无法涵养水分。两片地区贫困的生态环境根源有:一是人口过多,大大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水资源极端缺乏,水利设施不足,干旱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农民饮水困难。

  2. 消除贫困和饥荒,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资源,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责任。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在政策上采取了两方面的策略:一方面,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另一方面,也实施了更加积极的消除贫困政策,并鼓励和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 中国政府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80 年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改革政策和措施,包括:

    1. 改变了过去单纯分散救济的扶贫方法,向经济开发扶贫方式转变; (b)强调扶贫工作从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扶贫资金向按项目、效益分配

资金转变;

  1. 发挥科技扶贫的作用,在贫困地区组织各种适用技术的应用与推

广;

  1. 从单纯依靠政府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

  2. 扶贫工作从资金单项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输入配套

转变;

  1. 设置扶贫开发的专门机构,消除重点贫困地区,增加对贫困地区的

投入;

  1. 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加强对口支援和干部交流,发挥科技扶贫的作用。

    1. 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贫困人口已由1978 年的 2.5 亿人减少到 1992 年的 8000 万人。但形势不容乐观,消除贫困的道路依然十分遥远。目前所说基本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 实际上只是解决了基本生存条件,只达到温饱的标准低,并且不稳定。温饱标准按现价年人均纯收入 300 元计,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和简单再生产,加上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改变,每年约有 20%~30%的农户饱而复饥、暖而复寒。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既为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突出的不利因素有:

      1. 资金、物资和人才大量从贫困地区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 (b)贫困地区对农村返销粮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难以承受;
  1. 市场化后的贸易条件对贫困地区有明显影响,主要是产品质量差, 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2. 贫困户难以得到正常渠道的贷款,而且将出现市场竞争挫折后的新贫困;

  3. 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加剧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造成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大的破坏。

    1. 中国政府每年拨出 45 亿余元的扶贫资金,相对巨大的贫困人口数量来说,扶贫强度是十分低的。因此,今后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中国消除贫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