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主题的明确性
一、演讲的选题
萌发了演讲的动机,就基本上确定了演讲的最初目的;根据这个最初目的,必须选择议题,确定中心。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演讲的主题和价值,影响着演讲的成败。
所谓议题,就是演讲的内容。选题就是选择话题,确定谈哪方面的内容。演讲者总是通过阐述、分析、论证议题来表情达意的。那在,究竟如何选题呢?我们认为,选题的基本原则应当是:
- 体现时代精神,顺应历史潮流
演讲的目的在于宣传、教育、组织和激励群众。因此,选题一定要有时代意义,必须紧紧抓住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抓住社会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思想政治方面的重要问题,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社会风气和道德修养问题,以及反映科学文化发展动态、推动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问题等等。要讲出时代感,讲出新意,演讲者必须考虑演讲的场合、环境、现实状况, 以及自己对该问题的历史、现状的了解程度,并给以科学的分析、综合和解释,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 适合听众要求,内容有的放矢
选题要有针对性,要能深刻影响听众,极大地感染听众。由于民族不同, 性格各异,职业有别,年龄差距,以及生活环境和文化修养不同,演讲的听众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差异、风格差异、感情差异等。选题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听众的需要,根据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听众的知识水准、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等来确定。只有选择适合听众的心理、愿望,才能调动听众的注意力,唤起听众对听讲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对青年人谈男女恋情,谈如何看待流行歌曲等问题很合他们的口味,但对中老年人就未必合适。显然, 如果对山区老农谈高能物理,谈得再好恐怕也不会受欢迎;倘若换成水土改良,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听众的需要,选题要考虑“适应度”。选题的“适应度”较大,适应的听众面就较宽;反之,“适应度”较小,适应的听众面就较窄。一般来说,议题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适应度就越小。
- 切合自己的身份,不防“驾轻就熟”
选择演讲议题,应切合自己的年龄、身份、气质,适合自己的适应水平和兴趣。这样,演讲者便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心应口”,措辞、语调、口气也就自然、生动、有声有色、富有活力,给人以新鲜和亲切感;否则,如果硬要去讲那些不切身份、气质、年龄和知识水平的议题,就会力不从心,即使勉强了,也必然是生吞活剥、生硬呆板、无法感人。
演讲者不防“驾轻就熟”,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最感兴趣的议题。这里所说的“驾轻就熟”,不是指搬用僵死的套话,空话,也不是指套用固有的框架格式,而是指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比较了解、比较感兴趣、体会比较深的议题,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比较接近的议题,这样容易讲深讲透, 讲出水平了,讲出风格。兴趣来之于实践,来之于对社会现实和客观事物的了解。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的议题,常常是曾经思考或有一定了解的和研究的议题。可见,演讲者要使自己的演讲门路宽,演讲时左右逢源,平日的思考和知识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 注意演讲场合,考虑预定时间
演讲内容要与演讲场合气氛相协调,也就是要考虑演讲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时空环境不仅指演讲现场的布置,也包括时间、背景、组织和听众等因素。显然,在喜庆的场合大谈悲凉,在悲哀的氛围中大讲欢愉都是荒唐的。选题还应考虑演讲可供时间。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般人的大脑在一小
时内,只能解说或接收一两个重要问题。因此,演讲选择议题必须集中凝练, 富有特色,时间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如果是参加演讲比赛,更有必要了解限定的时间;否则到临场时修改内容,增添删砍,就会手脚乱,甚至无所适从。此外,参加有多人演讲的场合,还要考虑自己演讲所安排的顺序是在会议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并且还要了解自己在演讲之前的演讲者和在自己演讲之后的演讲者的情况。这些都与听众的心理定势和情绪有密切关系,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