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自信心
自信是演讲者的必备的心理素质。
许多人害怕当众说话,许多人又希望自己能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建立自信,就是向演讲者提供了演讲于天地间高高翱翔的动力。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就是与怯场心理作斗争的过程。
人们把当众说话产生的恐惧心理称之为“怯场”。美国著名作家、演讲学家戴尔·卡耐基在总结他毕生从事于演讲教学生涯的体会时说:“我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协助人们去除恐惧、培养勇气和信心。”
怯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几乎每一位演讲者都必须逾越这一道演讲障碍。社会学家的调查表明,即使是文化层次较高、被称之为“天之骄子” 的大学生,也有 80%至 90%的人在学习演讲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怯场反应。有关的研究还表明,轻度的怯场对演讲反而的帮助。因为轻度的怯场使你对外来的刺激保持了某种警觉性,临场反应能力会因此而更加敏捷,说话会更加流畅。
怯场心理会带来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表现为:轻度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颜面赤热,中度的手脚发软、肌肉抖颤、小便频繁,重度的当场晕倒。
对怯场心理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美国演讲学家查尔斯·R·格鲁内尔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胁”论。
“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的、社会的、性别的、职业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行演讲时,就把自我形象暴露于公众面前。由于心理担心自我形象会因为演讲而被毁坏,就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例如,1969 年,两位从事演讲学研究的教授在纽约开会,当他们向大会报告论文时,因为怯场而晕倒。“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两位教授的职业自我形象在诸多同行面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充分的准备和大量的演讲实践是消除怯场心理的唯一途径。但在演讲过程中,还可以运用以下具体方法减轻怯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