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演讲现场发掘话题

演讲,特别是即兴演讲,在准备时间很短的或几乎没有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如何迅速选择和确定话题呢?从演讲现场发掘话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1. 从演讲场合找话题

公众总是因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聚会。演讲者可以根据聚会的原因、时间和地点,确定自己的话题。即使在事先准备好的演讲中,演讲者也可以借助现场场景“临时发挥”,把演讲主题表现得淋漓、更生动。闻一多先生曾在一次纪念“五四”运动的学生夜间集合上发表演讲,他

触景生情地打了一个比喻:

我们的会开得很成功!朋友们,你们看:(他指着刚从云缝中钻出来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黑暗过去了,光明在望了,但是,乌云还等在旁边, 随时还会把月亮盖住⋯⋯

闻先生的这种现场比喻深刻而形象地表达了革命者对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对形势的清醒认识。

1848 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参加了巴黎市栽种“自由之树” 的仪式并应发表了演讲:

这棵树作为自由的象征是多少恰如其分和美好呀!正像树木扎根于大地之中,自由之树是扎在人民心中的;像树木一样的自由常青不枯,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它的荫蔽⋯⋯

雨果的演讲紧紧扣住“自由、和平”的主题,将“自由之树”的形象比喻和他笃深的政治信念,富有激情的语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渴望自由、和平的公众中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波澜。

  1. 从听众身上找话题

听众的心理状况,听众的构成成份,如籍贯、职业、年龄、性别、文化水准,乃至特殊的听众身份等,都可以成为即兴演讲的话题。

60 年代,陈毅外长出访亚洲某佛教国家、公众欢迎集会上,一位宗教界长老向陈毅外长赠献了一尊佛像。陈毅外长虔诚而高兴地捧过佛像,即兴致谢道:

靠老佛爷保佑,从此我再也不怕帝国主义了。(语音刚落,全场大笑)陈毅同志诙谐、幽默的答谢词既表达了他对该国人民宗教习俗的尊重,

又表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

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第一次访华。他在中国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上致答词时说:“‘多少年,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不久前还被视为中国人民头号敌人的美国政府领导人,竟然引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领袖毛泽东的诗词,不仅借此表达了他对毛泽东的崇敬,而且巧妙地缩短了他与中国民众的感情距离。

  1. 从前面演讲中打话题

善于演讲者往往善于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受到揭示和启发,以此激发自己的演讲灵感。对前面的演讲话题,后面的演讲者或者可以拾遗补漏,或者可以转换角度,甚至可以因某个词、某句话的启发,构思一篇精彩的演讲。某市公共关系培训班学员们以演讲方式竞选班长。前面发表竞选演讲的

十几位学员,都是以冷静的风格说明“我当班长要做好哪几项工作”或者“我具备了哪些当班长的条件。”台下学员对千篇一律的演讲开始厌烦,会场秩序呈现混乱状态。这时,一位男学员大踏步地走上了讲台说:“我——竞选班长!如果我当班长,我将是各位忠实的代表!(掌声)你们的愿望就是我的愿望!(掌声)你们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掌声)请记住——选我, 就是选你们自己!(热烈鼓掌)”这位学员及时调整演讲角度和风格,运用了极富号召力的语句和语调再辅之以大幅度的体态语言,造成了强烈的现场情绪渲染效果。

某大学中文系一次毕业茶话会上,首先是系党总支书记讲话。3 分钟的即兴讲话主要是向毕业生表示祝贺。然后是彭教授讲话。他讲话的主题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还引用了列宁的名言。第三个讲话是潘教授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片断,以此勉励毕业生们学习海燕的精神。第四个讲话的系副主任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母校和老师们。紧接,毕业生们欢迎王教授讲话,在毫无准备而又难以推辞的情况下,王教授站起来,一字一顿地说:“我最喜欢别人说过的话。(笑声)第一,我要祝同学们胜利毕业!(笑声)第二,我希望同学们‘学习、学习、再学习’(笑声)第三,我希望同学们像海燕一样勇敢地搏击生活的风浪!(笑声、掌声)第四,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母校,不要忘记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大笑、热烈掌声)”王教授通过对前面四个人演讲主题的简练概括,完成了一次机智、风趣且具有个性特点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