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众心理特征分析
当许多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较之独处时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下面重点讨论对演讲信息接受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几种群众心理特征:
- 集体行为中的感染力量
“感染”指的是感情或行为从一群人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一个头脑冷静而具有较强理智的人,一旦进入某一规模的群体之中,常常会放弃平常抑制自身行为的社会准则,而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相互刺激并得到强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即集体中的个体成员对任何种类的情绪暗示都易于接受,从而使他像周围的人那样行动。政治信仰者的狂热,足球迷的骚乱, “追星族”的疯狂,都表现了集体行为中感染的力量及其后果。
演讲中,也往往出现数人笑,众人皆笑;数人鼓掌,众人皆鼓掌;数人打哈欠,众人皆有睡意的现象。善于演讲者善于控制、调节听众的情绪,能把握演讲成败的关键时刻。他们能适时煽动起听众的热情,把演讲推向高潮; 也能及时发现听众的不耐烦情绪,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控制消极情绪的蔓延。
- 自我中心的功利目的
某些演讲失败,并不完全是演讲者缺乏足够的准备,而是听众对与己无关的演讲缺乏兴趣。这在某些形式主义的讲话场合中更为常见。听众往往考虑那些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例如,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分配工作的话题总是比计划生育、人口普查、道德教育等话题更引人关注。因此, 演讲者应充分注意听众的兴趣和利益,不论何种类型的演讲,都应从听众角度精心选择和设计经济利益的分配,疑难问题的解答,精神上的娱乐和放松等内容,对听众而言都是一种功利的收获,都能满足听众“自我中心的需求。
- 持续时间有限的注意力
实验报告显示,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非常有限。以一个单位对象为标准,人类注意力持续时间大约只有 3 秒到 24 秒。人的大脑时刻准备接受新的刺激。演讲实践也表明,听众很难聚精会神倾听关于一个问题的长时间的演讲。因此,演讲者应有意识地制造演讲内容的起伏跌宕,适时变换语调和节奏,以维系听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