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衍那》
□〔印度〕蚁垤仙人
《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并称古代印度两大史诗,约成书于公元前3、4世纪~公元2世纪,相传为蚁垤仙人所作。
史诗共7篇,约2400颂,写的是阿逾陀城国王有4子,都是毗湿奴的化身。国王想立长子罗摩为大子,遭到小王后嫉恨,她胁迫国王废长立幼,流放罗摩。罗摩携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那前往森林苦行。十首魔王波那劫走悉多,罗摩在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经多方激战,救出悉多。悉多经受住火的考验,以示清白。流放期满,罗摩回国继位。因听信流言,怀疑妻子失贞,悉多投入大地的怀抱。天神预示:他们将在仙界团圆。后4兄弟升天,恢复毗湿奴本体。
史诗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王权问题,谴责了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争权夺利的行径,表明人民希望开明君主实行仁政的理想。歌颂了正义战争,宣扬一夫一妻制,具有进步倾向。但也流露出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史诗具有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必不可少的4种因素:政治、爱情、战斗、风景。善于在矛盾斗争中展开情节,突出主题。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罗摩成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国王的代表;悉多是印度妇女的典范。哈奴曼智勇双全,神通广大,可与孙悟空相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境和谐一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史诗被印度称作“最初的诗”,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