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带来的影响

能源供应短缺,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能源奇缺,导致许多地区的林木砍伐过量,地表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解放初的 115 万平方公里, 扩展到目前的 150 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 16%。每年流失的土壤估计有 50 亿吨,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五分之一。每年流失的土壤中的养分,折

合成商品化肥达 4000 万吨,相当于 4000 万亩良田的 5 厘米表层沃土流失掉。

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肥力减退。每年烧掉的 3 亿吨秸秆,以平均含氮 0.6

%,含磷 0.15%,含钾 1%计,损失有机质 2.3 亿吨、氮 180 万吨、磷 45

万吨、钾 300 万吨。致使我国土壤缺磷少钾,氮、磷、钾比例失调。结果是土壤因有机质减少而板结,理化性状变化,导致贫瘠化和沙漠化。

黄河流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从龙门到河曲,每年有 16 亿吨以上

的泥沙流入黄河。沙漠面积由原来的 16 亿亩增加到 19 亿亩。森林覆盖面积逐年缩小,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农、林、牧业发展受到影响

农村生活能源供应短缺,绝大多数农户只好主要靠烧秸秆和柴草烧饭和饲料。但是秸秆直接烧掉,首先燃烧效率极低,只能利用生物质中所含能量的极小部分,灰烬中留下了一些钾肥,而大量有机质和氮、磷等植物营养素成分均被烧掉。因为生物质能使用不当,造成了恶性循环。农村燃料、饲料、肥料、轻工业原料缺乏,秸秆不能还田,使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变得贫瘠。例如,东北地区开荒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达 5%以上,但目前已降到 1

%~2%,内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到 1%,从而使农作物产量下降。畜牧业也因饲料不足而不能兴旺发达。不少地区年年造林而不见林。砍柴要走几十里路。农业不能为轻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农、林、牧业均受影响。

影响工业生产能力的发挥

长期以来,由于能源供应不足,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过去因对石油产量估计过分乐观,新建的炼油厂原油供应不足,炼油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新建的石油化工厂,由于作为原料的石油和天然气供不应求,而造成设备闲置。有的地区,为了抗旱保收,工业为农业让路,停掉一部分工业企业。也有些地区,因供电不足,只好轮流地让一些企业停产。严重缺电的地区,甚至“停三开四”,以解决电力供求矛盾。结果使许多企业开工不足,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浪费。

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能源费用在不少工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当低。据国外统计,全部工业平均燃料动力费用只占 5%~6%,轻工业最低,只为 0.9%;机械制造工业 3%~4%;化学工业(不包括原料)7%~10%;钢铁工业 13%~14%。这说明由于能源严重短缺,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大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8~100 倍。

我国工业品价格相对较高,能源价格相对较低,这个倍数很大。因能源不足而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则更大,这就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进一步影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势必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