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禹王碑

我国的石碑文化起源于周代,兴起于汉代,成熟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碑石为发现于衡山岣嵝峰的禹王碑。

禹王碑,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镌刻于石崖壁上,碑上有奇特的古篆文,宽1.4米,高1.84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末有寸楷书“右帝禹制”。字体苍古难辨。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系宋嘉定年间摹刻于此。亭侧有清欧阳正焕书“大观”石刻,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它还有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

关于禹王碑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韩愈、刘禹锡诗作,但两人并未实地考察过。亲见亲摹其碑文的,是南宋时的何致。1212年,何致在南岳游玩,遇到樵夫将他引到藏碑处,始摹碑文。何致过长沙时,刻碑于岳麓山峰。

1533年,潘镒剔土得碑,遂摹拓流行于世。明代学者杨慎、沈镒等都有释文。碑文主要记述大禹治水之功绩。西安碑林、绍兴禹陵、云南法华山、武昌黄鹤楼等处,均以此碑为蓝本翻刻。

相传,大禹父亲鲧被尧选中治水,采用造堤绳坝的办法治水,长达9年,不但没有把水患治住,水患反而变大。

舜继位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察看,他发现鲧治水不力就把鲧杀于羽山。舜又根据四方部落推举,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继承父业,开始7年治水也没有取得成效。但他顽强不屈,一方面与老百姓一起凿山挑土,一方面找治水良法。

一天,他治水来到衡山,舜说黄帝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治水宝书藏在衡山上,但具体在什么地方却无人知道。大禹治水心切,就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他便睡在山峰上几天不起。

直至第七天晚上,他梦见一位长胡子仙人,自称苍水使者,授予他金简玉书藏地密图。醒来后他按照密图寻找,果然找到了这部书。他抱着宝书日夜细心研读,求得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

大禹领先民,斩恶龙、斗洪水,终于将洪水治好。先民欢欣鼓舞,感激万分,纷纷要求在南岳岣嵝峰顶上,立碑为大禹治水记功。大禹十分谦虚,不肯答应,但南岳先民执意要立,否则就不放他回北方。

大禹只得答应,却提出了条件:碑文要刻得奇古,如天文一般,百姓不能相识。于是,南岳先民派来最好的石匠,将大禹提供的77个字样,全部镌刻在南岳岣嵝峰山顶的石壁上。

过了几百年之后,有天早晨,一位云游四海的老道士路经南岳岣嵝峰头,他在石壁下好奇地停下脚步,面对着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考证辨认起来。从早晨直至傍晚,认出了76个字。

老道士兴奋不已,正要考证辨认最后一个字,忽然他感到脚下冰凉,好像被水浸了一般。他低头一看,只见自己正站在水中;他再回身一望,洪水就要将他淹没了。他吓得面无人色,一下把所有考证辨认的碑文全忘记了。此时,就见那洪水也随着他的忘记,一下子全退了。

老道士望着退去的洪水,想着那刚才的景象,心凉胆战。他想,这一定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于是,下山通告全城:禹王碑文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否则洪水淹天!

当然,传说是美好而又离奇的,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它并没有动摇文人学士考释碑文的信心,多少人为其花费了毕生的心血。

原碑石于1212年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后来才摹刻于岳麓山头,故又称岣嵝碑。明代杨慎、沈镒、杨时桥、郎瑛,清代杜壹,当代长沙童文杰、杭州曹锦炎、株洲刘志一等人先后作“岣嵝碑释文”。

但是,许多考释者都没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故事原型,而一些学者则认为“禹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公元前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为此,这块千古奇碑至今说法不一。

[旁注]

岣嵝峰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部40千米衡阳县岣嵝乡境内。1995年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由岣嵝峰、嫘祖峰、白石峰、酒海岭、大小海岭等山体构成,总面积2067公顷,公园属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拥有独特的亚热带山区气候和优美的森林景观,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欧阳正焕 32岁乡试中解元,36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之后历任乡试考官、监察御史等职。1757年,应聘为岳麓书院山长。遗留诗文尚存《静一堂会课小叙》、《重修自卑亭记》、《竹淦诗文稿》等。

楚庄王 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共在位23年,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阅读链接]

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发展,现代人对禹王碑的碑文有着不同理解。

其中,刘志一先生认为碑文为夏代官方文字,早于商周金文。这种文字到战国末期逐渐消亡。秦汉文字改革后,绝大多数文人无法识读了。加上内容南楚方言,又多通假,更难辨认。刘志一花费10年心血破译此碑文,其译意与《左传》所载楚庄王灭庸的过程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