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于楼阁建筑的楼阁类匾

楼阁类匾额指主要悬挂在我国古代楼阁式建筑上的匾额,如“滕王阁”、“望月亭”、“望江楼”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天津市蓟县“观音之阁”、江西省南昌“滕王阁”、浙江省宁波“宝书楼”、山东省蓬莱阁和福建省漳浦“完璧楼”等。

蓟县“观音之阁”匾额在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独乐寺的主建筑观音阁檐上。

这座观音阁面阔5间,进深4间,是一座外表两层实为三层的木构建筑,整座建筑主要围绕一尊高约16米的面观音塑像而建造的。“观音之阁”匾额便高悬在观音阁正面上层明间的前檐下。

这是一块蓝底金字塔形匾额,这种形式的匾额在《营造法式》中被称为“花带牌”。

该匾额心宽1.63米,高2.08米,每字径约一米。其字笔法古劲而略拙,结构宽厚,线条丰润,富有弹性,多用转笔,笔力坚实徐缓,以涩氏为主。

就字体感觉而言,笔意端重,笔势矜持,但气韵和睦安详,不激不厉,风规自远,颇似唐人笔风,特别是其巧妙的布局,丰富的表现手法,都恰到好处第烘托出了高堂殿宇的宏伟气魄。

在“观音之阁”大字的左下角,还写着“太白”两个小字,为此,人们认为,这块匾额上的题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写,但也有人认为这明代书法家李东阳所做。

南昌“滕王阁”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它是我国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位于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整个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我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

这座古老的建筑始建于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在这座名楼内,有一著名的楼阁类匾额“滕王阁”匾。

此匾额高悬在滕王阁的最顶层第六层屋檐下,是一块长4米,宽1.6米的巨型大匾。

匾额为木质蓝底金字,匾额四周为红色,另刻有金龙为饰,显得稳重而大气。匾额中心是金光闪闪的“滕王阁”3个大字,据说,这是选自北宋书法家苏轼手书的《滕王阁序》拓本而成。

这三个大字用笔均匀,架构稳健,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

在“滕王阁”大字的上款出,还写有“己巳重阳立”几个小字,在其匾额的左下角,还有两方印鉴,一说“轼”,一说“眉山之印”,皆为篆书,均出自苏轼手书的《滕王阁序》拓本。

在滕王阁上,除了这块最具特色的金字匾额之外,在其他五层的屋檐下,分别还有“西江第一楼”、“俊采星驰”、江山入座”、“水天空霁”、“栋宿浦云”、“朝来爽气”、“东引瓯越”、“南溟迥深”、“西控蛮荆”和“北辰高远”等匾额,这些匾额将古老的滕王阁衬托得更加壮观而雄伟。

我国的“宝书楼”匾额位于宁波市区月湖之西的天一阁内的藏书楼内。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1561年,建成于1566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藏书楼一楼为读书会友之用,6开间,偏西一间设有楼梯。楼上为一大开间,以书橱相隔,橱柜深棕色,高盈两米,前后开门,两面贮书。中间区域上方便是黑底金字的“宝书楼”匾额。

这是一方长1.09米,宽0.8米的匾额,中间是“宝书楼”3个大字,上款为“守郡前柱史东粤王原相于”,下款署“隆庆五年岁次辛未季冬吉旦立”。

从匾额上的题字可以看出,此匾额为天一阁修成后的第四年由范钦的好友郡守王原相所题,“宝书楼”3个字,笔法淳厚,严谨端正,称得上是楷书中的楷模。

建于北宋嘉祐年间是蓬莱阁是我国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八仙过海之地,号称“人间仙境”。在这座著名建筑上,有许多的匾额楹联,尤以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的“蓬莱阁”金字巨匾著称。

这块匾额在蓬莱阁主体建筑的二层内北壁上方,匾额的正中写着“蓬莱阁”几个大字,匾额的上款写着“嘉庆九年甲子七月之吉”,下款写着“铁保书”几个小字,一旁还有两个铁保的印章。

其中,“蓬莱阁”3个大字为楷体,风格苍郁饱满,堪称蓬莱阁的点睛之笔。

[旁注]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不畏权力,藐视权贵,写了许多具有晶莹剔透的优美意境的诗。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

江南三大名楼 分别为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其中,岳阳楼耸立在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为三国东吴始建。现存建筑为1879年重建。黄鹤楼位于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拓本 凡摹拓金石、碑碣、印章之本,皆称为“拓本”,即用纸紧覆在碑碣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按用墨分,可分为墨拓本、朱拓本。按拓法分,可分乌金拓、蝉翼拓。拓本实物最早见于唐代,但很稀少,仅有碑拓几篇。

郡守 我国古代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景帝于公元前148年,改称太守。明清则专称知府。

[阅读链接]

历史上的蓬莱阁,是历代文人荟萃之地,碑刻匾额琳琅满目,后因世事变迁,尤其是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绝大多数匾额楹联毁于战火。至建国初期,蓬莱阁上所存的木制牌匾楹联已寥寥无几,只有“蓬莱阁”匾额得以保全,就此成为蓬莱阁古建筑群中旧有仅存的唯一匾额。

虽然如此,在20世纪60年代中,此匾额又曾经过了一些人为的破坏。我国现存蓬莱阁建筑上的这块匾额中的上款和下款题字,均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补上的。其上、下款识后补的字体与铁保的传世作品出入颇大,尤其是下款“铁保书”3个字的上下空白处,有的字迹和两枚印章的痕迹似乎还隐隐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