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书院内外的书斋类匾额

我国书斋类匾额主要是指用于书院或者书房内外的这类匾额,这类匾额最为著名的有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匾、福建省泉州“小山丛竹”匾、江西省庐山“白鹿洞书院”匾、浙江省绍兴“一尘不到”匾和湖南省益阳“印心石屋”匾等。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始建于976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上千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代时势变迁,晚清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属于后来形成的湖南大学中的一部分,在整个书院内,最为耀眼的,便是书院的正门处那块在北宋年间由宋真宗皇帝御赐的“岳麓书院”匾额了。

据说,此题字是当年宋真宗召见书院山长周式时所御赐的,随后被镌刻制匾额悬挂在书院山门之上,明代又刻石嵌于岳麓书院的外门牌楼上。

书院内现存的这块木质黑底金字匾额,是后人依照明代遗存的石刻复制而成的,是一块长3.4米,宽1.3米的匾额,这块匾额结构缜密,方正庄严。

字体圆劲润道,笔法舒展流畅,刚柔相兼,气势恢宏,风格古朴,人们依然能从这字体中感受到宋真宗皇帝的书法之精妙,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泉州“小山丛竹”匾额在泉州模范巷与县后街交界处的城隍庙东侧的小石坊上。但事实上,“小山丛竹”这个名称其实是一座书院的名称,在北宋时,放置这块匾额的地方便是一座民间书院。

据说,1151年,一代名儒朱熹出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时,因为经常到泉州各地讲学,从而发现了这间民间书院后,便亲自题写了“小山丛竹”,从此,这座书院便被称为“小山丛竹书院”了。

后来,人们把朱熹的题字刻成了书院匾额,放置在书院的大门门额。经过历史的变迁,这座书院最终毁于战乱,当门额上的珍贵匾额却保存了下来。

于是,人们又为这块匾额修成了“小山丛竹”牌坊,并将“小山丛竹”匾额放置在牌坊上。这是一方宽3.75米,高3.7米的台式匾,两侧为花岗岩立柱,嵌辉绿岩坊额,正面刻有朱熹“小山丛竹”和“晦翁书”墨迹,字体为行楷,笔势迅疾,沉着典雅,非常有特色。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这座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它与湖南的岳麓书院、商丘旧城之东的睢阳书院和衡阳石鼓山上的石鼓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据说,书院的创始人是唐朝的著名学者李渤,这里本是他少年读书学习的地方。后来,他在这里养了一只白鹿,因此人们又称他为“白鹿先生”。

940年,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南京金陵监、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开始,但不久即废。

直至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不过,在这座书院内,最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匾额却是明代学者李梦阳书写的。据说,这位李梦阳在明弘治年间出任江西提学副史,当地学界因仰慕这位著名文学家之盛名,便经常邀请他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和视察。

一次,当李梦阳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恰好遇到当地知县在建立石坊,他便应邀提笔书写了“白鹿洞书院”5个大字。后来,人们便将他的题字刻成了一块石匾,放置在书院入口处的门楣之上。

这块匾额是一方长2.3米,宽0.46米的阴刻楷书青石匾,正中是李梦阳所题的“白鹿洞书院”5个大字,上款题有“明正德七年仲冬月吉旦”,下款分署“李梦阳书”和“督洞推官巫之峦重修”。

其中,正中的“白鹿洞书院”大字,运笔潇洒,结构舒畅,为明代书法中的精品之作。

当然,我国的书斋类匾额不仅只在书院内出现,在我国古代很多的著名文人家中的书房中,也有很多的这类匾额。如绍兴的明代戏剧家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内,便有一块著名的“一尘不到”匾额。

这是一块长1.16米,宽0.34米的横式木质匾额,匾额的正中阴刻着“一尘不到”4个行草大字。匾额的右上角刻有“与木石居”印章一枚,左旁落款则为“天池”两字以及两枚分别写着“徐渭之印”和“天池”的名章。

这些题字和印章都是徐渭亲自写下并盖上印章的。据说,徐渭是明代传奇式的文人,他一生才华横溢,在书、诗、画等都有杰出的造诣,但他傲视权贵,一生以“一尘不到”的理想境界自律,为此他的一生又非常坎坷,最终抑郁而不得志。

他留下的“一尘不到”题字,苍劲奔放、燥润相间,尽显了他“一尘不到”,拒达官贵人于门外的高贵品德。

此外,在他的书屋内,除了他亲自题写的这块“一尘不到”匾额外,还有一块由明末大画家陈老莲为他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这块匾额虽然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依然非常清楚,同样也我国明代书法中的精品之作。

[旁注]

宋真宗(968年~1022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名赵恒,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在位25年。在其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宋真宗统治后期,信奉道教和佛教,修建了许多寺庙。

山长 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时,受业者称之为山长。元代于各路、州、府都设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主簿 是典型的文官,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有关史书叙及郡属官吏,常提到主簿。它是郡府重要官吏。主簿的官位虽次于功曹,但主簿在太守左右执掌文书及迎送宾客等亲近职事。

陈老莲(1599年~1652年)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浙江诸暨人。年少时跟着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学习,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后,进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他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明三百年无此笔墨”。

[阅读链接]

据说,当年,在小山丛竹书院的旁边,还有一座祀“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的不二祠。朱熹任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时,因为他非常敬重欧阳詹,便常到不二祠,并由此熟悉了小山丛竹书院,并为其题匾。

朱熹亲自手书的那块“小山丛竹”石碣在嘉靖重建、扩建小山丛竹书院时已失,于是,人们集朱熹壮年手迹重新镌之,又记其事于碑阴,改建为“小山丛竹”石牌坊。

另外,朱熹任同安主簿5年,其间,他在泉州一带留下大量足迹。现在泉州各地留存与朱熹相关的景点,古迹甚多,如泉州清源山、关帝庙、安海朱祠、东石朱文公祠、南安九日山、南安石井杨林书院、南安诗山书院、南安水头观海书院、祥芝芝山义学等,大多数是因他而建的书院,或纪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