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最大的嵩山古建筑群
中岳庙建在嵩山南麓黄盖峰下,是嵩山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中岳庙在秦代下半期称为“太室祠”,内设祠官专事祀典。
西汉时,武帝游嵩岳,中岳庙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清代乾隆帝重修中岳庙时,以北京皇宫为蓝本,按宫中的布局和建筑来设计,其规模的宏大由此可知一斑。
中岳庙从庙前的中华门到庙后的御书楼,殿楼阁宫,亭台廊碑,排列井然有序,青石板铺成的甬道是中岳庙古建筑群的中轴线。
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嵩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
中华门是嵩山的第一坊,最初建成的时候为木建牌坊,历经风雨,依然不倒。后来,人们在改建的时候,将这座木建牌坊改成了砖瓦结构的殿式牌坊。
坊下开三道拱券门,“中华门”3个大字题在门额之上,苍劲有力。内外分别题写有“嵩峻”、“天中”、“依嵩”和“带颍”8个大字,寓意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遥参亭是过往行旅拜岳神的地方,是重四角亭,亭基高出地面1.58米,亭高5米。亭子四周有砖砌花墙,亭下有明柱撑顶,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整个建筑巧夺天工,异常精彩。
天中阁原名“黄中楼”,是中岳的正门。明嘉靖年间重修之后,以“正当天中”之意,易名为“天中阁”。
重修之后的天中阁,形似北京天安门。台上楼阁为重歇山顶,面阔五间,绿瓦回廊,雪花棂门间的“中岳庙”3个大字赫然醒目。
门前月台两侧蹲卧虎视眈眈的石狮各一对,雕工十分精细。门后有3条磨光的青石神道,笔直地通向中岳大殿。
崇圣门因“中天崇圣帝”而得名,原为过往门庭,面阔3间,形制稍大。门后两侧有相对应的两座小亭,东亭为古神库,宋太祖修中岳庙时,将原神像泥土土葬于此,上建坛亭,以示敬意。
崇圣门四周立4铁人,为宋代治平元年铸造,梳发挽髻,阔领长袍,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十分威武,被称之为“守库铁人”或“镇庙铁人”。
这些铁人不仅是研究宋代铸造艺术的珍贵文物,而且寄托着人们祈福祛灾的美好愿望。
化三门取“四气化三才”之意,形制类似祟圣门。门后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门内有宋代状元王曾撰文的《重修中岳庙碑》、金代状元黄久约撰文的《重修中岳庙碑》、宋代状元卢多逊撰文的《新修嵩岳中天三庙碑》、陈知微撰文的《增修中岳中天崇圣帝庙碑》,号称四状元碑。碑制高大,字体雄健,挺立庙院,蔚然可观。
再后面两侧各有形制相同的砖石殿台两座,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岳殿台、南岳殿台、西岳殿台、北岳殿台。各台上原有殿堂五间,内有风、雷、雨、云神像。殿堂后来被焚毁,现在仅存平台、柱基和台边石栏。
南岳殿台西北有《中岳高灵庙碑》,碑文记载北魏文成帝太安年,寇谦之修建中岳庙的活动情况。
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4米多高的两尊将军像,所以又称“将军门”,为中岳大殿中心院落的“广庭”三门。“峻极门”3字悬在阁额,在竣极门北的走廊内有《五岳真形图碑》,高3米,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刻成。
峻极殿又叫中岳大殿,是中岳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顶,七踩和九踩斗拱,透花棂子门窗,金碧辉煌,素有“台阁连云,甍瓦映日”之称。
大殿内吊游龙天花板,下铺磨光青石地面。殿内正座为5米高的中岳大帝塑像,即殷朝“闻骋”,经历代帝王加封为“祟圣大帝天中王”。
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的殿宇,原名黄篆殿,为贮放道教经典的地方。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重修,并为皇帝祭祀岳神的时候在此批阅文书奏章之地,所以名叫御书楼,楼内敬奉着玉皇大帝神像。御书楼两侧顺山房为储藏祭器的地方,并存有历代帝王拜谒中岳时留下的碑石。
嵩高峻极坊又名“迎神门”,和北京故宫的承光门相似,是清代建筑的精品。坊起三架,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踩、七踩斗拱、黄色琉璃瓦盖顶,画栋雕梁,额题“嵩高峻极”4字。
坊后有拜台,为砖石砌造而成,寓中岳方位在五岳之中之意。拜台两边分别建有八角重檐黄琉璃瓦亭,东称御香亭,西称御帛亭。
庙的东西两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和龙王殿等独立的小院落。庙内有330棵古柏、100多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被誉为“文物之乡”。
[旁注]
琉璃瓦 是我国传统的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歇山式 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式建筑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即前后左右有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9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
斗拱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阅读链接]
中岳庙既是祭祀岳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道教虽然兴起于东汉时代,其来源却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巫术,后来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士之传统,历史渊源较长。
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原是为了祀奉中岳神而设的。道家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他们认为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晋的升仙之处。
王子晋又名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
几十年后,有人在山中见到他,他说,告诉大家,七月初七,在缑氏山头等我。那日,果然见他乘白鹤,盘旋数日后才离去。于是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的顶上都建立了神祠纪念他。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即为纪念王子晋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