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众多佛家寺庙

高僧慧思和尚为了更加方便地弘扬佛法,于567年创建了福严寺。

福严寺位于掷钵峰东麓,坐落在磨镜台右侧,前有青翠苍郁的金鸡岭,左后有虎跑泉、高明台,右后有峭拔耸立的天柱峰,福严寺是佛教十大丛林之一。

福严寺在我国佛教史上颇有名气,是禅宗的南宗著名的传法胜地。南岳禅宗主张“顿悟”,所谓“心即是佛。”而摒弃苦行潜修与经院式烦琐哲学的做法,所以禅宗的主张极容易为人所接受、修持,而使整个宗派得以发扬光大,教徒遍天下。

这里松杉茂密,修竹掩映,古藤纵横,幽深秀丽,收揽了南岳胜景。

寺院依山而建,占地约四亩。整个建筑是砖木结构。院堂依次为山门、知客厅、岳神殿、大雄宝殿、祖堂。

第一进是山门。红墙绕寺,山门东北向。门上刻:“天下法院”,两旁有副对联:

六朝古刹;

七祖道场。

第二进是知客厅,大门正东向。廊柱上刻着楹联:

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

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

对联阐明了该寺的历史和地位。

第三进为岳神像,殿中有岳神塑像一尊。宋朝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在《南行录》中说:“有岳神铜像一尊。”

这里的寺院一反常规,没有四天王神像,却有岳神神像。传说当时慧思禅师和岳神下棋胜了岳神后,获得这块香火宝地。

他为感谢岳神送地之恩,于是在寺里专门建造一个殿堂,作为岳神游憩下榻的地方,享受人间香火,故而有岳神像。

第四进是大雄宝殿,后来被毁,之后在莲花台上重建了佛宝殿,佛堂原来供奉着陈后主时铸造的铜质坐佛三尊。

沿大雄宝殿后的两侧石级而上,便是第五进。殿堂三间,为祖堂、方丈、说法堂。说法堂上悬挂着一块金匾,上书“五叶流芳”4字。

寺院的两侧是禅房、斋堂、香积厨。长廊把整个寺院连通,高低错落,浑然一体。在寺院右边侧门外面,有一棵古银杏,有1400余年的历史。相传它曾受戒于慧思和尚,皈依了佛门,山门内的3棵年逾千年的古银杏,因为触犯了佛门清规,被逐出寺外。

当时也有许多百姓信奉佛教,由此带动了僧徒中不少人隐居南岳。而佛教的信徒,一旦法动帝王,贵为国师,位极公卿,影响天下。如慧思、法照诸僧,先后分别当上了梁、隋、唐几代帝王的国师,备受崇信。

不少僧人,受帝王封谥。如慧思谥园慧妙胜禅师,怀让谥大慧禅师、观音大师,道一谥大寂禅师,希迁谥无际禅师,唯劲谥宝闻大师等。

福严寺建造完成之后不久,高僧慧思又在原道教光天观的基础上建造了上封寺,作徒众听法之所。上封寺是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供奉弥勒佛。

上封寺右上为观日台,左上为祝融峰,峰上的祝融殿后是不语岩,岩上有巨石翘首,宛如一只巨龟在奋力向上爬行,被称为“金龟朝圣”。

岩下不远的绝壁上有两石凌空,与悬岩相接,看上去摇摇欲坠,被称为会仙桥,每当月明之夜,这里隐约可以听到丝竹之音,传说是神仙们在桥上饮酒奏乐。

山下水帘洞,飞瀑如泻,帘影高悬,宋朝毕田有咏水帘洞诗一首,专道其妙处,诗中写道: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

古今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钩。

可见其景致之不一般。

从上封寺拾级而上有一片古林,树木奇形怪状,由于这里地势高,比较寒冷,从初冬到暮春都积着冰雪,树木的嫩枝多被摧折,为了适应生存,这里的树大都繁枝虬结,看上去卷曲臃肿。树林后有望日台,是元代所建,占地约一亩,站在望日台上可以看到很壮观的日出日落。

上封寺肇建以后,其前期属天台宗,后期属禅宗,到了宋朝则是禅宗黄龙派道场。上封寺的历史特色是生命持续力特别长,总维系着一丝香火不坠,不像福严、南台那样大起大落,寺废僧空。

上封寺山门下有花岗石牌坊,坊额用汉白玉刻“上封寺”3字,两旁石刻联写道:

南国记帡幪,江汉侨民齐景仰;

岳神隆望祀,西天古佛共馨香。

上至山门,为半圆形花岗石石墙,上有汉白玉“刺建上封寺”门额一方。

著名的诗僧齐已曾在上封寺闭关一个时期,他曾写过一首“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的上封寺诗。

上封寺在宋朝重新赐额,寺内且建有穹林阁,建筑已稍具规模。其时宋室南渡,“五岳至今余一岳,北望乾坤双泪落。”

一批南渡官员和文人雅士,到这唯一的“寿岳”来游历,登高远眺,北忆中原,那种荆棘铜驼之感,必然会像东晋名士们那样,新亭痛哭,慷慨激昂,从而写出多少爱国诗篇,发挥忧国忧民之情愫。

从一些诗文字里行间的偶尔透露,可窥见当时上封寺轮廓。上封寺在当时为一栋栋的板屋,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寺内还建有一座令人流连的穹林阁。张栻在其《游南岳唱酬序》一文中叙述自方广、高台至上封诸寺皆板屋。

板屋是用木板钉盖以代替陶瓦作屋顶的砖木建筑,它的好处是不会像瓦一样被冰雪冻裂,而且木板不易导热,又可以保温。

这类建筑在元朝仍然延续下去,像元代文学家,修过金、辽、宋三史的揭奚斯,就在他那首《登祝融峰赠星上人》诗里说过: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

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中至今犹板屋。

可见上封寺在宋末、元初曾一度使用过铁瓦,因补充不易,且重量不够,仍用木板。

直到明朝中期,铁的冶炼得到较大发展,开始有了铸造工场,铸造的规模和工艺都有显著变化和完善,信士们有可能捐资奉献铁瓦。于是上封寺变成了铁瓦石墙,屹立峰头,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明嘉靖中期,上封寺又新建天王殿,信士罗枬还特地捐资铸成铁质四大天王立像,进行供奉。铁铸四大天王就屹立在殿侧两壁前,伟岸奇特,造型生动,金碧辉煌,威严逼真。

从康熙后期,才有了对上封寺的详细志述。据新编的《南岳志》记载:

清康熙中,湖南巡抚周召南邀请高僧异目来寺作方丈,大修寺舍,建成一座四进两廊大佛寺。

这是上封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据1735年对当时南岳僧寺163所中的29所的田亩进行勘查,上封寺有田448亩,其经济实力居南岳五大丛林之首。

清同治年间,曾赐过太子少保衔的湘乡人曾国荃捐资白银20000余两,重修上封寺,寺宇一新,曾国荃还有刻碑记载了这份“功德”。

之后,又增建了由上封寺登祝融峰的石板路,重修太阳泉引水石枧,亲自书写了“黄离狮吼”和“震萃风云”两幅横额,镌刻在避雨亭两端。经过一番整顿和修建,寺貌全新,石垣铁瓦,佛像庄严,殿堂肃穆,金碧辉煌。

号称“天下法源”的南台寺也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南台寺相传为南朝梁天监年间创建,原是海印和尚修行的处所。在寺院后左边的南山岩壁上,有一如台的大石。据说当年海印和尚常在这块石上坐禅念经,所以寺名才定为了南台。

唐朝时,著名高僧希迁禅师,来到南岳衡山受戒结庵于南台寺东大石上,时有称为“石头和尚”。与江西道一禅师名闻天下。石头和尚圆寂后,谥“无际大师”,塔命为“无相”。弟子有道司、憔俨等人。

他们宣教弘法,创立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其中曹洞宗更为昌盛,形成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主流。

南宋时,临济、曹洞二宗传到日本。日本佛教界曹洞宗一直视南台寺为祖庭。故南台寺有“天下法源”之称。

后来,日本曹洞宗法脉高僧梅晓和尚,自称是石头和尚第四十二代法孙,专程来南台寺。这时南台寺的重建工程正在进行,梅晓见屋基楚楚、砖墙厚实,规模宏大,十分高兴。当即向淡云和尚提出寺宇落成,愿赠“藏经”一部,淡云和尚表示乐意接受。

他回国后第四年,就率领日本佛徒数十人,亲自护送到南台寺,并举行了隆重的赠经仪式,留下了“梅晓赠经”的佳话。

出了南台寺,有一条小路通南岳古镇。途经一个大石坡,石坡间有石磴数百级。在岩石上,好像天梯架于岩壁上,故名天生磴。梯下悬崖峭壁,有挂着铁链的石栏杆,山坡旁边有一石,名叫金牛石,相传上面印有金牛足迹。

后来人们又在金牛壁刻上了一首诗,诗中写道:

手招黄鹤来,脚踏金牛背。

尘世无人知,白云久相待。

距离上封寺不远就是高台寺,高台寺地处秀丽的碧萝峰下,寺院因建筑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岩台处,所以叫高台寺。

高台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南宋乾道年间,朱熹、张式和林用中等人游南岳时,就与当时高台住持了信和尚有过交往,并题诗赠墨。

寺院后来被毁,直到1546年的明代嘉靖年间才由楚石和尚在废址上重建。清乾隆年间,再由当时的向盛世募捐修葺。

高台寺为石墙青瓦建筑。原来只有3间平房,面积约60平方米。寺门额上刻有“高台古寺”4字,下有“佛祖法门家”5个小楷字。左右楹联是:

松阴匝地;

佛法参天。

寺后是碧萝峰,峰下有一眼泉水,叫观音泉,流水经年不断。

高台寺下面便是巨石堆叠的观音岩,周围石壁上题刻甚多。岩顶的一块巨石,刻有“冠石”和“大鹤行窝”的题留。

“冠石”两字,大2尺余,为行书,是1547年的重阳日所题写的。吴郡张勉发所题“大鹤行窝”4字,是在重阳节由无锡山人高简题刻的。他自诩为得道的仙鹤飞来南岳,在这里憩息。

观音岩下是烟霞洞,洞中曾有千手观音全身塑像,栩栩如生。洞前还有“圆明洞”、“朱陵洞天”、“降龙岩”等10余处石刻。

高台寺下左侧空坪上,还有一座八角形的花岗石砌的亭子,叫开云亭。在开云亭的下边有一个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月池”。石亭的基壁上刻着一米大的行书“月池”两字。亭侧有多处石刻,其中“诚真正平”4字,遒劲有力。

南岳祥光峰下藏经殿,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567年,原名“小般若禅林”,后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故改名藏经殿。

藏经殿是一座琉璃瓦红墙单檐翘角的古建筑。庙宇别致严谨,朴素淡雅,就像被嵌镶在含翠欲滴的丛林中一颗秀丽的明珠。

殿内安放金铜佛像,佛名“毗庐遮那”,纯铜镀金,体态优美,耀眼夺目;四壁油漆彩画,技艺精湛,增添的雕刻,形象生动。

藏经殿的殿前有灵田,每当秋夜,飞光如烛,可以照见老林古殿的轮廓,疑似“鲁殿灵光”,实际上是萤虫聚舞,闪闪发光所致,人们又称之为“萤火虫朝圣”。

灵田前有梳妆台,相传为明桂王的母亲陈太妃梳妆的地方。附近还有钓鱼台,传说是六朝后主的妃子张丽华钓鱼之所。

到南岳游览的人,都要到祥光峰下藏经殿去看看那棵摇钱树。每逢夏令时节,那金黄色的果实像一串串的古钱挂满枝头,逗人喜爱。

长摇钱树的这个地方,在很多年前,是一片古老森林。这里,住着一个姓钟的樵夫,大家叫他钟老倌,靠砍柴度日,一有空暇,就采些山药帮助附近的穷兄弟治病。不论酷暑严寒,他每日都是摸黑15千米挑柴下山去卖,卖完柴又爬15千米山路,回到这深山老林。

有一天,他卖柴归来,艰难地踏着百步云梯往家走,实在难以支持了,便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歇脚。想想辛苦的过去,又想想凄凉的晚年,流着眼泪对天长叹:“唉,叫我怎么过下去啊!”

“不要着急,我来帮你了结这苦日子吧!”

说话的是一位白发童颜的老人。这老人似乎很了解钟老倌的身世,他安慰钟老倌,从衣袖里拿出一粒金黄色的种子说:“回家后把这种子种下,今年可以发苗,明年会长成树,后年就会开花结果。你有了这棵树,就可以幸福地度过晚年了。”

接着又说:“在这树发枝长叶的时候,不论天晴落雨都要灌七七四十九天的水,每天要灌七七四十九担,每担水要渗进七七四十九滴汗,在这树开花的第一年,每朵花上要滴上你自己的一滴鲜血。”

老人说完就突然不见了,只有一粒黄灿灿的种子留在钏老倌手里闪闪发光。

钟老倌回家后,选了一块最好的地方埋下种子。过不几天,果然发出了芽。从此他每天起来就到苗子边去看,卖柴打转也先要到苗子边转转才进屋吃饭。太阳大了给它遮阴,风雨大了给它搭棚,有害虫伤它就给它捉虫。钟老倌对这棵苗子花的心血真不少。

第二年春天,祝融峰上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这苗子长得比杜鹃花还要高,风刮来杆子不弯,雨打来叶子不落。钟老倌按照老人的嘱咐,每天从山下挑来49担水,每担水撒下一大把汗,一共浇了49天。

第三年又是祝融峰上杜鹃盛开的时候,这树比杜鹃花高出几倍,开出了一串串淡黄色的花,花虽然没有杜鹃的那么大,可是它的清香散满了整个山头。

钟老倌又把自己的鲜血滴在花上。这到底是棵什么树呢?钟老倌并不知道,但他相信,送他树种的老人不是凡人,这棵树也一定不是棵平凡的树。他希望这棵树能给山里的穷苦人造福。

夏天过去了,满树金黄的果子迎风摆动,发出叮当的响声,好像摇动了一串串铜铃。钟老汉顺手摘下一串,壳里滚出几个钱来。都是雪白的银子铸成的。这时钟老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棵摇钱树。

钟老倌把果子摘下来后,细细地盘算着:李家最苦该给他多少,张家最穷该给他多少,一家家算完后,剩下的恰恰可以给自己家买点米。

钟老倌怕泄露了秘密招来意外灾祸,就在深夜里背着银钱,悄悄送到各家各户。这些人家得了银钱,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一年、两年过去了,穷苦人慢慢发觉了这个秘密,钟老倌也只好把实话告诉大家。从此,山里穷苦人都来帮助钟老倌培植这棵摇钱树,保护这棵摇钱树,大家也更加敬爱这棵摇钱树的主人。

后来,南岳人有的到淮南,有的到关外,有的到湖滨,有的到别的深山里,他们都把带去的种子,种在各人落户的地方,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长出了摇钱树。

[旁注]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

弥勒佛 即弥勒菩萨,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常被尊称为“未来佛”,被佛教唯识学派奉为鼻祖,深受我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汉白玉 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它做原料。我国从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堂室。因为是从汉代开始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的,人们就顺口说成了汉白玉。

揭奚斯(1274年~1344年),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人。善诗,工书,贯通经史百家,为文叙事极为严格,语简而当,与虞集齐名。因卢挚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后又任艺文监丞,曾参加编修辽、宋、金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

太子少保 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千手观音 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协助,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据说观音菩萨曾发誓要普度众生,然而众生芸芸,观音颇有力不胜任之感。于是观音分身成42个大慈大悲菩萨,意在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张丽华(559年~589年),南朝陈后主的贵妃,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张丽华出身兵家,发长7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又有敏锐才辩及过人的记忆力,因此深得陈后主陈叔宝喜爱,生有二子一女,南陈灭亡后被杀。

[阅读链接]

沿上封寺向西的石径路向前行走,两旁柳杉夹道,不到一里地,便来到不语岩。不语岩下边,有一个宽广的石洞。洞壁上刻着“不语挂锡”4个正楷大字,还有4寸楷书“去中一笠”的题留。

《南岳志》说,过去南台寺有一个和尚经常在这里打坐,终日不语,自号不语禅师。他在这里修行的日子很久。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灶里的火种熄灭了。于是,他在晚上,提着灯笼,踏着积雪到上封寺去求火种。

上封寺的僧人说道:“大师灯内有火,何必相求”?

不语禅师得此禅机,便作偈道:“早知灯有火,饭熟几多时。”从此他大彻大悟,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