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口语的性质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用语, 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工具。教学口语是教师职业口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口语与一般的口语有着不同的明显特点:

一、准确而精练

教学口语是传授知识信息的媒介,与生活中随意性的口语表达有着本质的区别。授课时所说的语言必须准确而精练,用语合乎规范。

所谓正确,不仅指语音、语法合乎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语汇,表达出千差万别的事物。不能含糊其辞,或者老一套贴标签式的,如语文教学总是用“中心明确”、“结构清楚”;评价学生答语是“差不多”、“还可以”等。

所谓精练,是指用简洁的语句传达出丰富的知识,句句说在点子上,少说、不说废话。言简意赅的教学口语,有引发思维、拓展思路、开发智力的作用。精练并非是说话过于浓缩,把话说得深奥难懂,而是说要把话说得严密、紧凑、干净利落。

二、鲜明而生动

教学口语只有鲜明、生动,才有吸引力、感染力,给人深刻的印象。要做到鲜明而生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通俗

通俗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接受能力,选择通俗易懂的词、句,调动合适的说话艺术方式,传授知识。通俗不能庸俗。

  1. 形象

形象就是运用直观形象的口语说话,运用意象,诱发学生产生联想,刺激其“内视觉”,调动其生活体验,使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1. 有感情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与学生交流感情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有情才能动人。教学口语要尽量做到: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

三、制约与调控性强

教学口语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像教材内容,学生认识心理,教学环境即教室大小、人数多少等等,这些因素使得教学口语具有了特殊性。教学口语虽受诸多因素制约,但教师还是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教学口语进行教学调控。教师不是“留声机”,照本宣科;而是“一心数用”,根据当前课堂的实际情况,运用教学口语,创造出有张有弛、意趣盎然的生动局面来。

四、综合性强

教学口语是叙述、说明、描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这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的,也是教育对象的认知心理特点决定的。过多的议论,学生感到乏味;过多的说明,显得枯燥;单一的叙述, 流于平淡;一味的描述,不利于抽象思维。只有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