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师:人们提起中国,首先盛赞汉唐文明,这是我国历史上两段最昌盛的时期。秦汉时期,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天,我们学习第 19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那么秦汉文化包含哪些内容呢?值得炎黄子孙自豪的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又有哪些呢?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聪明的才智,所以,我们才有世界人民有口皆碑的四大发明。小学时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谁还记得四大发明中最早的一项发明是什么?(评:高屋建瓴,开门见山;小中衔接,导入自然。)

生:造纸术。

师:下面我们先学习“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15 页第一个子目,思考下面二个问题:1.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2.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什么做书写材料?(学生读书、思考,教师板书第一个子目)请同学们先回答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评:设问导读、学思结合)。

生:西汉时期。

师:答得很准确。请看 115 页插图: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不少地区出

土了汉朝的古纸,其中 1986 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前期的纸为最早的纸。那么这种纸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彩图 26,这种纸上面有黑线条绘制的地图。(评:开讲以后,多种教学手段运用自如。足见成功在课堂,功夫在课外。)

下面再回答第二个问题,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什么作书写材料? 生:竹木简、帛。

师:答得很好。请看幻灯片,这就是西汉用于书写的竹木简,还有帛。就是把竹片和木片削平,在上面写字,然后用牛皮条或绳子编串起来,就成了竹木简。

帛是什么呢?就是指绸缎之类的丝织品。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长处是什么?

生:竹木简笨重、帛昂贵。纸轻便,价廉,便于书写。

师:你答得非常好。请看 116 页在上角的一幅画,这幅画的内容是:汉

武帝时,文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 3000 片竹简,需 2 个人很

吃力地抬进宫去。汉武帝整整花了 2 个月才看完。可见,当时写书之艰、读书之难啦!

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但是,西汉前期的纸,质量还比较差,产量也不高。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和推广我国劳动人民的经验,深入调查,潜心研究,于公元 105 年改进

了造纸术[板书标题:1.造纸术的改进(东汉蔡伦 105 年)]请看 116 页左

上角人物图,他就是“纸圣”蔡伦,前些日子,我们看过电视连续剧《纸圣传奇》,他用什么作造纸原料呢?

请看幻灯片:用树皮、麻头、旧鱼网、破布作原来,经过反复实践,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这些原料容易得到,而且很便宜,使纸的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蔡侯纸”(因他曾被东汉政府封为龙亭侯)。而此时的欧洲人还在羊皮上写字呢!朝鲜、日本还在用简和帛,埃及用纸草, 印度用白树皮,两河流域用泥版,这些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合大量使用。我国的造纸术经过几个世纪后传遍世界。(板书: 2.纸的传播)

请看挂图,我国的造纸术在公元 4 世纪传到唇齿相依的朝鲜⋯⋯19 世纪传到大洋洲,我国的造纸术有如东方升起的太阳照耀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齐读 117 面第二自然段)(评:描述精彩,读在重点。)

其实,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又何止造纸术呢?在天文和地震学领域中, 我国古代科学家同样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那就是张衡发明地动仪。

(四组齐读本目,教师:板书标题二,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评:如数家珍,引人入胜)

张衡是东汉伟大的科学家。(板书:东汉伟大科学家——张衡)张衡的突出成就有哪两项?

生:浑天仪、地动仪。

师:回答正确。请看幻灯片,他就是张衡,手中拿的是浑天仪,右下角是地动仪。

东汉时期,我国地震频繁,几乎每年发生一次,为了掌握地震动态,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终于在公元 132 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请看:这是地动仪的模型。整个地动仪的实物是用铜制成, 形状象个大酒坛,顶上有凸起的圆盖可以打开。仪器内竖着一根铜柱子,周围有八个杠杆连接外面。外面有八条龙,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各含一粒小铜球,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倒向哪个方向,触动杠杆,哪个方向的龙就吐出铜球,落在蛤蟆嘴里,这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下。(演示完毕,学生鼓掌)(评:形象生动,兴趣盎然。)

张衡的地动仪在发明后的第 6 年也就是公元 138 年受到了检验,那年 2 月的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突然吐出了铜球,落入蛤蟆嘴里,表示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住在洛阳的人一点感觉也没有,有些人表示怀疑,有些人认为地动仪是骗人的,但是没过几天,陇西有快马来报,那里发生了大地震。大家这才信服了。(评:似应指出,地动仪不是预报地震的仪器。)

后来,1880 年欧洲也制造出了地动仪,但比中国晚 1700 多年,所以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在人类同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上,首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张衡不仅科技成就卓著,而且品德高尚。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 118 页第一段文字。

生:(朗读)

师:张衡这种为人类科学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他的伟大

之所在。(评:画龙点睛,含意深刻。)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1955 年,我国邮电部曾发行了一套纪念张衡的邮票。世界科学家把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郭沫若同志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评:补充恰当,渗透有力,令人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秦汉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师板书第 3 第 4 个子目:天文、数学的巨大成就〕我国在历法、天

文、数学、医学方面巨大成就分别是什么?请大家看课本 118 页至 119 页第三、四个子目,自学讨论。(评:如此处理教材,不拘成法,颇有胆识。)

生:(略)

师;板书小结,强调“髀”字的写法。“髀”即“股”,突出勾股定理比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勾股定理早 500 年。(评:对《周髀算经》还应解释得更准确、更深刻才好。)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 其中关于分数,正、负数概念及运算法则等比印度早 800 年左右,比欧洲早

1000 多年,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隋唐时,传入朝鲜和日本,被定为教科书。如今计算机所需数学的方式方法,正与《九章算术》传统算法体系差不多。中国素有数学古国和数学之乡的美称,这使我想起了今年 7 月举行的第 33 届奥林

匹克数学竞赛,我国 6 名中学生荣获 6 枚金牌,中国队获团体总分第一。现

代数学家美籍华人陈省身预言:中国要在 21 世纪成为数学大国。(评:领先的过去,奋进的现在,光辉的未来,多么的动情,多么的自豪!)

同学们,在祖国璀璨的科技成就中,“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秦汉时期,名著甚多,良医辈出,不愧为中华国粹,世界瑰宝。汉代有哪两部医学名著?东汉有哪两位最著名的医学家?(板书子目和小标题)

生:(略)

师:答得好。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古代朝鲜、日本十分重视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被称为“神医”。和华佗同一时代的曹操, 久患头风眩病,屡治无效,后来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派人把他找来为自己看病。华佗经过诊视后,只扎了一针便止住曹操头部的剧痛,曹操非常高兴, 强留华佗做他的私人侍医,华佗借故拒绝了。后来曹操盛怒派人把华佗抓来杀害了。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日本外科科学家华青川于 1805 年使用曼陀罗花制成的手术麻醉剂,被称为世界

外科学麻醉史的首创,实际上比华佗晚 1500 年左右,现在华佗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此外,还创造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弟子吴普每天坚持做五禽戏,活到 90 岁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如今,人们为了赞誉某位医师的医术高明,往往用“华佗在世”、“华佗再现” 等来作比喻。(评:穿插故事,联系生活,强化感知。)

今天,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请大家议一议, 秦汉时期,我国属于世界之最的科技成就有哪几项?(评:大家说,群言堂, 相互诱导,培养能力。)

生:六项。(1)我国是世界上发明造纸术的国家。(2)张衡发明的地

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3)我国做了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现象的最早记录。(4)《周髀算经》记载的西周初年商高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 500 年。(5)《九章算术》中的一些成就比西方早几百年或千余年。(6) 华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

师:掌握得很好。为了帮助同学们记忆,我们可将本节内容归纳为“六个两”,第一个子目抓住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二个过程。第二个子目重点记住张衡的二项突出成就:浑天仪、地动仪。第三个子目记住两部数学名著: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后面三个由同学们自己归纳。

生:两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二位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华佗及华佗的二项成就;麻沸散、五禽戏。(还有天文、历法的两项成就)

师:总结得好。请同学们合上书,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列习题。一、判断与改错。

1.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生:不对。造纸术是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师:回答正确。2.《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 500 年。 生:不对。是《周髀算经》中记载的。

师:回答正确。下面是二个选择题:

  1. 古书记载了公元前 28 年的一次关于(1)流星雨(2)哈雷彗星(3) 太阳黑子(4)日食的最早记录。

生:太阳黑子。师:正确。

  1. 被称为“医圣”的东汉医学家是:(1)华佗(2)扁鹊(3)淳于意(4) 张仲景。

生:张仲景。

师:回答正确。下面一题是连线搭配

《黄帝内经》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太初历” 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医书

《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完整历法生:略。

师:掌握得很好。最后我想用英国当代著名学者李约瑟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的讲课。“现代世界赖以存在的重大发明创造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有西方世界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而“中国这些发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评:当堂巩固,精彩结束,前后呼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

下节课,我们将以另一个侧面来展示秦汉文化的风貌。下课。

(总评:教学目的明确,方法灵活多样,双边活动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融洽,三项任务完成较好,显示了“十六字教学法”的良好效果,是一堂比较成功的教改实验课。不足之处是:个别基础知识讲解得尚欠准确,能力培养的层次不够明显,教学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提高。但我们认为无论成功与不足,都是热忱的奉献、宝贵的启示。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是:怎样学习杨礼鑫老师热爱历史教学,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怎样学好、用好“十六字教学法”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而团结奋斗、开拓前进!)

(李治和 杜继红)

附:历史课副板书设计的原则副板书设计的原则大致有四: 1.服务作用于正板书。

“副板书”,即“辅板书”,它起着铺佐点缀完善正板书的作用。由于正板书具有高度的概括条理性,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等均未能有效地展示,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印象也就不深刻不直观。这时,如果把重要的概念以副板书的形式出现在黑板的相应位置,就可使之直观鲜明地跃入学生的眼帘。如在讲元朝统一时,除正板书外,我还板了“铁木真—成吉思汗”;“忽必烈—元世祖”;“文天祥—《过零丁洋》”。这样,这些重要概念,便以直观鲜明的形象显现于学生的脑际,镶嵌在他们的记忆里。

  1. 灵活新颖、不拘一格。

正板书以条理扼要见长,通过正板书可管窥教材内容、教学要点,然其大多形式呆板内容笼统。副板书则迥然有异,教师可视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措之以不同的板书,可板书人名、地名,可板书年代、称谓,可板书著作、事件名称,其形式灵活多变,还可以拣几个重要概念,难写难读易错的字来板书。

如在讲“元朝的统一”时,我采用线索法副板书:“1206 年→1260 年→ 1271 年→1276 年→1279 年”,用这种方法,知识脉络一目了然,学生情绪活跃,注意力集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 美观、整洁、条理。

副板书尽管不及正板书的条理连贯,然不能因之而忽略其在板书设计中的地位,更不能忘乎其美的设计观念。设计副板书时,要顾及副板书的字数众寡,字体大小,位置的上下左右,色彩的红白蓝黄,还要考虑到形式的新颖别致,及设计的逻辑科学性,使之真正起到既辅助正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点明教学难点,又对整体板书设计起着完善美化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板书才能给学生以清晰、整洁、明快的美的视觉快感。

  1. 指导学法,帮助记忆。

历史课特点之一是需要记的概念多,而如果排除这些概念,也就不成其为历史,更无法谈及历史的教与学。因此,要下番苦功去钻研去记忆,但也并非没有比较可行的捷径可走,问题是要我们共同去摸索探究。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只有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才能有效地提取和保持知识。如果我们能对记忆材料进行形象语言编码、记忆程序编码,记忆痕迹往往能持久保持。而这种对原始材料的再加工和进行的语言编码是很难在正板书中出现的,出现在副板书中,不只是可能,且又是十分合理与恰当的。在指导学生记东晋十六国国名时,我作了如下语言编码:“五凉(前后南北西凉)四燕(前后南北燕)三秦(前后西秦)二赵(前后赵)一成(汉)一夏”,朴素的语言编码,不仅巧妙地帮助学生记住了难学难记的内容,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岂不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副板书对正板书起辅佐作用,已确定无疑,但如果处置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更会削弱正板书的积极作用,妨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的教师对正板书无论是设计还是板书,均仔细推敲,字斟句酌,惦量思忖再三。对副板书的板书设计,就不那么重视,或内容庞杂,面面俱到;

或繁简失当;或重点与否不论;或唯恐学生不懂不清楚,“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想到哪,写到哪。如果这样,不仅不能起辅助完善正板书的作用, 反而会搅乱学生视线,会让学生不着重点,不得要领,也会浪费不少宝贵的教学时间。这些副板书中的消极影响是必须避免的。

(楼国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