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板书设计的七条原则

板书设计,就是板面书写的设想和构思。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通过精心构思而有计划地在黑板上书写的精要醒目的文字或图表。好的板书设计,能恰到好处的体现讲述内容,又是一种落实教学要求的艺术再创造。事实证明,凡是注意精心设计板书的教师,教学效果都比较好。

要想使板书设计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达到科学、精炼、醒目、规范、易记的要求,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有:

  1. 明确的目的性

任何一则好的板书,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离开了教学目的, 板书设计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进行板书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 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再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按照教学目的,有的放矢的进行设计。

  1. 鲜明的针对性

板书设计要针对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因文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3.高度的概括性

板书设计的概括性有三个要求:一要紧扣课文,否则概括就失去了对象; 二要选用关键词语,否则概括就没有根据;三要精炼恰当,以简驭繁,否则概括就无法体现。这三个要求是互相联系的。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课本上是这么写的:“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 规定十五税一”,共五十八个字,板书时可概括为“兵、民、奴、税”四个字,书写省时省力,学生也好记多了。

  1. 清晰的条理性

板书既要概括课文的内容,又要便于学生记录和掌握,就必须讲究条理性。在形式上,相同层次的标题或序号,尤其是较大层次的标题或序号,要排列整齐;在词语上,前后之间要做到“言虽断而意相通”,即所谓“藕断丝连”。

  1. 周密的计划性

板书不是一下子出现在黑板上的,而是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形成的。因此, 教师上课之前,对于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内容间相互的呼应和联系、文字的详略大小和去留、布局位置的调整、虚实的配合、符号的运用、板书与讲述的统一、板书与其他教学活动的配合等等,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强调板书与讲述的统一。写与讲如果有脱节现象, 教学就显得生硬。

  1. 适当的灵活性

已经设计好了的板书,也不是不可变动的,而是应当因势变通,因而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方面,是指布局上的灵活性。教师设计板书,总是以自

己常用的黑板为板面依据的。如果换个讲课地点,遇到的黑板,或者在面积上,或者在形状上,与原来依据的黑板是不会一致的。这时候,就必须进行临时变通。即使是在本班上课,也必须在板面上留有余地,以利某些临时性的板书。另一方面,是指内容上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中, 常常会遇到原定的板书难以自然出现,不能“水到渠成”的情况,这时候, 教师就要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采取应变措施,主动给学生留有余地,使他们获得“填补空白”的思维机会。这样做,上课就灵活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能得到进一步调动。

  1. 布局的美观性

板书设计是讲课艺术的一部分。它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组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构思,按着一定规则勾画出的直接图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板书时既讲究合理性、科学性,又讲究直观性、形象性。只有这样,才能从视觉上给学生以清晰、顺畅、整洁、明快的美的感觉。要显示这一点,首先要板书整齐、布局合理,同一层次的标题序号和字体要相同;如果需要画图,文图配合要得当。其次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行距一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需要彩色粉笔加重印象,颜色要搭配合理,力求鲜明美观。

至于板书的形式,最常见的是提纲式。它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条理、简明、扼要、适用范围广,因此为广大教师所惯用。但是,仅此一种形式,就显得过于单调乏味,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创造出不少新颖、美观、显明、易记的好形式。各种类型的板书都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变化无穷,已有各种图示教学的书籍问世,在此不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