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优化提问设计四原则

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当然不止上述七种方法,然而不论提问设计的方法有多少,教师要使设计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启发性原则

要求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具有思维量,能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遨游,这是历史课堂提问优化设计的首要原则。那些平庸的、刻板的提问应尽量摒除。当然,设计课堂提问时不能削弱“双基”,“双基”的落实与思维素质的培养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主张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

  1. 兴趣性原则

兴趣对培养思维素质极有关系,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专家都与他们在某方面兴趣爱好是分不开的。兴趣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能促使人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提问质量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它们是否富有情趣和吸引力,是否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因此,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刻意求新,平中出奇,使学生在生疑、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并使他们体会到积极思维的欢乐。

  1. 量力性原则

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这就是量力性原则,具体体现在:第一,问题必须深浅适度,如果脱离学生实际,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第二,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班级中上级水平设计问题,同时也要为优、差两头的学生和针对一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出一部分问题, 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怎样才能使提问设计的难易适度?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为提问提

供了数量依据。难度PH = 1- P ,W表示课堂内学生总数,P是答问通过

W

的人数。难度 PH 在 0 至 1 之间。若难度为 0,全体学生都能作答;难度接近1,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 0.3 至 0.8 之间,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作答。

  1. 循序渐进原则

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间。目前,历史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级是单纯的记忆性问题,即为识记级水平;第二级是识别性问题,即为简单理解级水平;第三级是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进行论证;第四级是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后两级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理解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应用力。各级层次各具功能,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要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制定一个能力序,按计划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还必须注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提问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