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楼船下益州

穆宗(李恒)长庆四年(公元 824 年)夏天,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途经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时,写下一首著名的《西塞山怀古》诗: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歌就是歌颂王濬平吴事迹的。王濬平吴在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 年),到公元 824 年,已过去了 500 多年,王濬事迹仍为后人所凭吊, 说明王濬在历史上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今河南阌乡县东)人。出身官僚家庭。他博览群书,很受羊祜器重。王濬在担任益州刺史时,卓有成绩,晋武帝已经决定授予他右卫将军,让他担任大司农(主管农事)的职务。羊祜听知后,向晋武帝上了一个密折,意思说圣上要是决心平吴的话,就让王濬呆在益州好了, 王濬将来足可担任平吴的重任。晋武帝采纳了羊祜的建议,撤掉了调王濬入京的旨意,重新拜他为益州刺史,并密令他作好伐吴的准备。

王濬开始秘密地大造船舰。他建造的大船,又称“连舫”,是把几条船并连起来,上面铺上木板,长宽都是 120 步,可以载二千多人。船上用木头建造有楼阁,有好几层。四边都有门。在船上面可以骑马奔跑。船头或者做成像砲(yì)鸟的头,或者做成像怪兽的头,形象凶恶,据说这样可以吓跑水神。这样大规模地制造船舰,自古以来还没有过。由于大规模造船,那些木屑刨花,满江漂流。吴国建平(今四川巫山)太守吾彦算是有点头脑的人, 看到上流没完没了地漂下来的木屑刨花,心存疑虑,连忙捞起一些,带着木屑去见吴主孙皓,说:“从沿江漂流的木屑情况看,晋国很可能是修造船舰, 正作伐我的准备。望圣上增加建平的兵力。建平守住了,晋人必不敢渡江。” 孙皓这时正喝得醉眼矇眬。他有一条奇怪规定:凡宴请群臣,一定要每个人烂醉如泥;同时派一些人监视,看哪些人礼仪失态,哪些人口吐胡言,然后抓住治罪。他自己呢,当然随心所欲,尽兴而已。这时听到吾彦的报告,说: “甚么?‘莫歇’?对,莫歇,莫歇,继续喝!”孙皓就是如此荒唐堕落的一个君主。他动辄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残暴过于纣王。他把吾彦的忠告完全不当一回事。

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 279 年)11 月,司马炎终于下达大举伐吴的诏令: 命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镶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兵沿江而下,东西并进,共 20 万人。

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正月,王濬与唐彬率领 8 万巴蜀水军从成都出发,开始东征。晋军水兵经过长期训练,士气正锐。一经奉命,乘舟东下, 首战攻克丹杨(今湖北秭归县东),俘获丹杨监盛纪。

王濬率军乘着楼船顺流直进,忽听前哨报告:前面岩石险要之处,吴人都用铁练把江面锁住了。江心还抛下许多丈把长的铁锥。晋军先遣队的战船, 有的就被铁锥撞沉了。王濬立即乘小船到前面来探看。只见晋军先遣队的船舰已经停泊在一起,江面上,迷雾已经散去,一条条粗大的铁索横亘在眼前。没想到吴主孙皓沉迷于享乐的同时,吴军将士却为了保卫国家,创造了如此惊人的奇迹。这巨大的铁索,须付出多少辛劳与汗水呵!又见前面沙洲上, 露出铁锥尖锐的棱角,碰上这样的棱角,任何坚固的船只也会顷刻间散成碎

片!王濬看了有点怵头,立即返回楼船,召集军中长史、参谋等共同商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倒是王濬一个贴身侍卫老兵开言道:“将军,卑职可以斗胆说一句吗?”王濬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吧!”老兵说:“照卑职的看法,既上有铁索,下有铁锥,铁索可用火烧,铁锥可作木筏带走,管保可以通过!”王濬听了,眼前一亮,把大腿一拍,道:“你这一说,倒把我提醒了。对,就是如此主意。”他大大犒赏老兵一番。

王濬立即指挥抢做大竹筏,每只筏方百余步。又扎起许多草人,一个个披甲执杖。然后挑选了一批水性好的高手,在水中牵筏先行。筏遇到铁锥, 就把铁锥挂住,带走了。又做了许多个大火炬,长十余丈,灌满麻油,爇着猛火,在战船之前运行。遇着铁锁,经烈火猛烈炙烤,铁索被烧熔,哗啦就断了。这样,战船又可以乘风冲破阻碍,顺利前进了。

真的是“千寻铁锁沉江底”,王濬率晋水军所向披靡,二月初攻克西陵

(今湖北宜昌),乐乡(今湖北松滋),俘虏了吴水军都督陆景。顺流而下, 吴军不战而降。经夏口、武昌,直抵三山(今江苏江宁县西南),吴都建业

(今南京)已经危在旦夕。吴主孙皓登上石头城一看,只见漫江船舰,都是打的晋军旗号,楼船上兵甲器杖,齐整鲜明,映天耀日,不禁丧胆,便连夜向王濬呈递了投降表。

太康元年二月十五日,王濬率军进入吴都石头城,接受了孙皓的投降。孙皓裸着上身,双手反绑,口里衔着玉璧,牵着羊,大夫穿着丧服,士兵抬着棺材,跟在素车白马后面,这就是投降的礼节。王濬赶忙替孙皓解开绳索, 接下他口衔的璧,把棺材烧了,将孙皓送往京城。王濬所率晋军,进入石头城时,收缴印信文书,封锁仓库,秋毫无犯,表现了良好的军纪。

王濬为平吴立下了丰功伟绩。但随后也带来不少的麻烦。原来晋武帝下平吴令时,各路伐吴晋军各有任务。晋武帝起初要王濬受杜预节度,到进军建业时受王浑节度。当王濬快到建业时,王浑要王濬暂缓攻城,而过江去与他会面。王濬因看形势有利,可一鼓作气攻占石头城,便借言“风利,不得泊”,没有去与王浑会面。显然,王浑是不愿王濬占首功。但这样一来,王浑向晋武帝递上一表,告王濬不受节制,应照例论罪。许多朝臣也趋奉王浑, 甚至扬言要用槛车征濬入朝。晋武帝还算英明,没有采纳王浑等人意见,但在论功时,仍只好把王浑评为首功,进爵为公,增食邑八千户。王濬为辅国大将军,封县侯。

王濬自以为功大,可是没有得到应得的奖赏,心中抑郁不平,因此十分颓唐。到晚年,竟改变了当年以清廉自重的操守,放纵享乐,锦衣玉食,生活十分奢华。他在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 285 年)去世,享年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