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向往桃花源

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公元 420 年)6 月,当时已被封为宋王的刘裕逼迫恭帝禅让,自己即皇帝位。9 月,刘裕用毒酒将司马德文毒死。东晋灭亡了。

整个晋朝历时 156 年,西晋从公元 265 年司马炎称帝,传到愍帝司马业,

历四主,共 52 年(公元 265 年—317 年);东晋从晋元帝传至晋恭帝,历十

一主,共 104 年(公元 317 年—420 年)。

这 156 年中,只有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公元 280 年—289 年)这短短

的 10 年间号称天下安业,没有战争,百姓得以稍稍休养生息。可是,三国时

期的战争创伤远没有痊愈,从 291 年贾后专权起,接着八王之乱,中原 16

国混战,东晋偏安,到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前后 150 年的长期战乱,使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地区的黄河流域遭到彻底的破坏,而江南人民,为承担东晋朝廷的赋税和受内部战乱的困扰,也到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无论中原,还是江南,老百姓遭受的痛苦,都是空前的。下面我们只略举数例, 看看历史上那惨痛的一幕幕:

公元 296 年,关西连年大饥,再加兵祸,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数万家十余万人经汉中入蜀求食,推巴族人李特为首领;

公元 310 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大蝗灾,草茎树叶甚至牛马毛都被吃光, 接着发生大瘟疫,在广大地区上,逃也无可逃了。饿死,疫死以及被杀死的人,“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不再似人间世界。

公元 311 年汉王弥、刘曜攻陷洛阳,俘晋怀帝,杀王公、百姓 3 万余人, 纵兵大掠,烧宫庙、官府、民房。同年,刘曜攻陷长安,当时关中连年饥荒, 尸骨遍地,生存的人不到百分之一二。

公元 351 年,冉闵军与羌胡军互攻,没有一个月的停战,历来迁徙到冀州的汉人和氐羌胡蛮人,不下数百万,苦于战祸,各还本乡,路上互相杀掠, 饥疫死亡,能到达本乡的不过十中二三,平原上只有尸骸,看不见耕者,生产几乎完全停止。

公元 399 年起,孙恩四次登陆骚乱,第一次掳掠 20 万人入海岛;公元

401 年,攻陷沪渎,杀吴国内史袁山松,死者 4000 人。前后数十战杀死民众数万人。

公元 402 年,三吴(吴郡、吴兴、会稽)大饥,死亡相继,户口大减, 会稽减十分之三四;临海、永嘉竟然死散殆尽。富室皆衣罗衣,怀金玉,闭门相守,直至饿死。

上面列举的仅是随意拈出的几个例子,两晋 16 国时期,像这样悲惨的画

面何止千万!老百姓的生命真如同草芥。统治者为争夺权利,连年发动战争, 对老百姓犯下的罪恶,真是擢发难数的。

苦难是宗教的温床。两晋十六国时期,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大力的弘扬。然而,佛教的来世和道教的仙境都毕竟超离现实太远。特别是统治者为了麻痹群众的反抗而有意识地推崇宗教,更使百姓感到虚幻和厌倦。人们期望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理想,于是出现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的国度。而构筑这一理想国的,便是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人。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 365 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 427

年)去世,活了 63 岁。他生当东晋末年,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他是东晋著名的将军、大司马陶侃的曾孙。陶侃尽管有大功于晋室,最后被授予太尉、大将军,封长沙郡公,地位显要,但因他出身孤寒士族,不是像王、谢那样的名门大族,因而仍被士人看不起。甚至有人骂他“傒狗”。因此陶侃的显赫地位并没有给陶渊明带来家世的光荣,更何况到陶渊明时,家道已经衰落。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正如他自己所说: “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这种贫苦的生活,伴随他一生。陶渊明小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有“大济于苍生” 的志尚。然而出身贫寒,使他无法施展才能。同时,他性格耿介,孤傲清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当然,在那个时代,作为士人,再清高也得吃饭。为生活所迫,陶渊明 29 岁时,做了江州祭酒。但很快他就辞归, 在家里自耕自种,维持生活。35 岁时,做了桓玄幕僚,不久又辞归。刘裕灭桓玄,陶渊明又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旋即离开刘裕幕府,到建威将军刘敬宣幕下,任建威参军。405 年,担任了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县令,刚做了八十天,到了年底,郡县派遣督邮来检查工作。县吏对他说:“须束带拜见督邮。”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把印一挂, 辞职回家了。同时写下了一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这时 41 岁。从此,一直到去世,陶渊明再也未出仕。他在农村过着“衣食当自纪,力耕不吾欺” 的劳动生活。陶渊明与邻里非常友好,“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生活的贫苦,亲自参加劳动,与劳动人民的平等交往, 使陶渊明深切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终于在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写下了《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表达了劳动者之所思所想。陶渊明叙述了一个神奇的桃花源理想国的故事:

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今湖南常德)有一个渔人,划着小船缘着一条溪水前行。不知行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树林。树林很大,一颗杂树都没有;桃花正开,无比鲜艳,衬着下面的青草,真是美极了。

渔人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行,想看看桃树林究竟有多大。谁知桃树林一直延伸到溪水的尽头。那里有一座小山,山下有个洞,仿佛透出光亮。于是他拢船上岸,从洞里走进去。开头一段,洞口狭窄,刚刚容下一个人的身子。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开朗,只见一片开阔的土地,非常平整;房屋整整齐齐; 有肥沃的田土,修洁的池堰,到处种满桑、竹。道路纵横,村舍之间,鸡、犬之声相闻。道路上,来来往往,都是从事耕种的农民。从他们的穿着来看, 仿佛是另一世界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健康快乐。

村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把经过情况说了,那个村人便邀请他到家里去,杀鸡斟酒招待他。村里听说来了个外人,都来看望。

据村人们说,他们的祖辈为了躲避秦末大乱,携带妻儿子女结伴来到这里,从此与世隔绝。问他们现今是哪朝哪代,都不知道了。渔人把他所知道的汉朝、魏晋朝的事说了一遍,大家都惊叹不已。于是每个家庭都请渔人去做客,用好酒好菜招待他。

过了几天,渔人告辞回家。村人们说:“可不要跟外人说这件事啊!” 渔人走出洞,找到自己的船,登上船返归。一路行,一路做个记号。回到郡城,跟太守还是把这件事说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再去找,按着他做的记号走,结果还是迷了路。

自然,这样的桃花源只是一种空想,在那样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它表达了封建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人们正是靠这种理想的力量,支撑着自己,一代一代的奋斗,终于走到了光辉灿烂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