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才庞秀玉

章翟边庞秀玉,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今年 13 岁。别看她年龄小,

可是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却屡屡夺魁。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被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入选《中国青少年年鉴》和《中国当代少年英才大辞典》, 成了一颗小星星。

庞秀玉,憨厚、朴实,看上去并不太聪明,可是为什么她能早早成才呢? 我们还是到她家去看看吧。

一推开她的家门,就进入了书山狭谷,前厅两侧的书垛直上屋顶,窄小的过道只能容一人通过。大间居室是庞秀玉的“勤耕书屋”。那里看不到彩电,就连庞秀玉的床上也依壁码起一面书墙。仅有的三个大书架上,摆满了世界名著、古今辞书、《诺贝尔文学全集》63 卷、《世界名著珍藏本全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资治通鉴》⋯⋯

秀玉的母亲朱莉莉是天津第二电表厂的工人,因病久治不愈,长休在家, 每月只有 60 元生活费。父亲是房管局三房建一工区的工人,有限的收入还要赡养没有工作的祖母。因家风节俭,秀玉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从来不买零食。所穿衣服,大都是拣父亲同事孩子穿过的。那年,母亲刚出院不久,听说女儿为买一套《傅雷译文集》而节省早点钱,积攒数月还没有攒够,就托人找了一份饭馆洗菜涮碗的活儿,为女儿挣钱买书。

一天,放学后,秀玉找到妈妈工作的餐馆。她看到妈妈拖着病弱身躯吃力工作的情形,不禁泪流满面。她在文章《反哺》中表达了自己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心情。

秀玉的父亲庞毅是个 16 岁就在内蒙古草原磨练成长起来的老知青。他深知勤奋、毅力、意志对一个孩子成长有多么重要。秀玉不是个天才孩子,小时因营养不良,迟迟不会说话。长至 3 岁半呀呀学语时又舌尖发硬,吐字不清。庞毅立志做女儿的第一任教师。他让秀玉含着豆粒、小沙石,每日三餐前对着镜子发音,一天反复练上几百遍,一两年从不间断。终于秀玉在上学前说话利索了。庞秀玉上学了,每天一页日记,从最简单的“我向老师致敬” 几个字开始,篇篇都有父亲认真热情的批语。

庞秀玉的启蒙教师,是天津华宁道小学年过 50 的老教师赵淑珍。她发现秀玉虽不算聪明,反应也不算快,可是却有一股韧劲儿。她正想找这样一个孩子做她的教改“实验田”。她让一年级的小学生提前起步写日记,从每日写一句话开始,渐渐增加到写两句话、三句话,逐步扩展到写一段话或小短文。在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刚上二年级的庞秀玉已写了十几本日记。其中记 1989 年春节的那一篇,已远远超过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引起许多人的惊叹。

上小学三年级时,庞秀玉的处女作《津门揽胜游盘山》发表。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全国各地少儿报刊上发表了 30 篇散文和诗歌。1990 年元月,她在华宁道小学创建了“华宁文学社”,并创办了手抄报《笔花》月报。1993 年秋,庞秀玉升入了天津实验中学特长班。到校不久,就参加全国征文大赛,短短几个月,就荣获 5 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