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好学生吗?

李建树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好学生”与“坏学生”之间有一道明

显的界线吗?我现在年逾五十了,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我现在真的已经能比较透彻地剖析自己的前半生了,因此当很多学校邀请我去作文学讲座的时候,我常常以自己的童年经历来回答前面的两个问题。我的回答常常令少年朋友们颇感意外。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一直是一个受老师、同学欢迎的好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的桂冠一直戴在我的头上;班长、大队长、学生会主席等干部的头衔也一直跟着我走。成绩报告单上老师为我写的“操行评语”总有忠厚老实、学习刻苦的词儿。但这是我吗?我自己却常常怀疑自己。作为男孩,我也好动,嘴馋,愿意做一些越轨的事,只是我将真实的自己深深地隐蔽着,不在公众场合表现而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不与班上表现较好的同学交朋友了,因为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竞争”对手,我不让他们知道我的缺点,怕他们向老师打小报告。我特别喜欢和一些“后进”的同学相处,他们也愿意靠着我,寻找自己的“保护色”。每当他们做了什么“坏事”,被老师查问的时候,他们总会说:“不是我干的,不信你去问李建树好了!”他们说得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老师就放过他们了。

然而终于有一天,我的“真面目”暴露了。

我出生在偏僻的山区,所以我从上高小(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就一直寄宿在校,与老师一起吃饭。烧饭的厨师是一位胖女人,很和蔼的,平时对人很好,我管她叫“妈妈”(念 māomāo)。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张林根借给我一本叫《大红袍》的课外书,我看得如痴如醉,吃完早饭去上课的时候竟遗忘在饭桌上了。等我想起急急去厨房拿时,书已不见了。妈妈说:“这下你完了,书给老师没收了!”我以为是妈妈假装积极捡了去向老师告密的,为此对她怀恨在心,一星期不跟她讲一句话。

我小时候像当代武侠书那样的课外读物绝对是“坏书”,看这种书的人注定是坏学生。这个事件对我打击很大,我觉得自己这下全完了,老师肯定会记恨我。

然而那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由于全班同学的推荐,我依然当上了“三好生”,老师又将我树为全班同学的楷模。

我一下子又有点糊涂了,觉得以前一定是错怪了妈妈——那本“坏书” 肯定是她替我藏起来了,我得谢谢她,然后再把书要回来归还给张林根。可是当时抱着这个美好的想象去找妈妈的时候,她说的一席话却让我脸红到脖子根(应该说,这一席话对我终生都管用)。

她说:“你别想得太美了!你知道老师是怎么评论你的吗?那天,我到老师办公室去送开水,正听见几位老师在说你——他们说,学生的坏分两种, 一种坏是在明里,像张林根那样的,上天入地,打打吵吵,让人头疼;另一种坏在暗里,像李建树那样的,表面上老实听话,暗地里却‘蔫不登儿’的淘气,这种坏就是‘暗坏’,弄不好要出大事的!”

但我奇怪的是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向我指出这个缺点以及危害性呢?也许是觉得我这样的“暗坏”的学生比较好管理吧?出于工作需要,他们就这样

违心地一直将我送出校门。

但我知道我自己。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我一直牢记着妈妈的那一席话, 努力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光明磊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