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广场

“蛤蟆迷”见闻录

秋同

我从小就喜爱癞蛤蟆。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镇边上,院子外面是很大一片菜地。有年夏天, 一连几天都看到后门台阶上有一只胖胖的大肚子癞蛤蟆。

它是冲门灯招引的蚱蜢、蛾子来的。我赶紧去菜地捉大把的青虫、蛞蝓招待“客人”,它吃得很开心,吃完也不走,钻到台阶下的缝隙里休息。

我知道了它的住处,看不见它时,常趴在地上找。当眼睛适应了洞里的黑暗后,我总能看到它像菩萨一样蹲在里头,肚子一鼓一鼓的,圆睁两粒宝石一般的泡眼,闪闪发亮。我给它吃什么,不等手伸到,它便低头来够。一连几个夏天,我俩混得挺熟。我在院子里刨地、松土时,它也会跟在后面, 抢我翻出来的蚯蚓和蝼蛄吃。我不能天天翻地,干脆就把它装在衣袋里带到菜地去玩。看来这是它最高兴的事儿,尽管胖得要命,它还要一跳一蹦地散步、捉虫子⋯⋯

后来,我长大了,到博物馆工作,走南闯北,见到了各式各样的癞蛤蟆。了解越多,对它们的感情也就越深。

癞蛤蟆即蟾蜍,种类的确不少。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新几内亚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常见的癞蛤蟆比拳头大一点,但墨西哥的海蟾却有 30 厘米

长,南非的红蟾还不足 5 厘米。普通蟾蜍不爱动,可在非洲竟遇见了能像耗子一样出溜的——它见了我还像羊一样来撞呢?那回上喜马拉雅山,都爬到4000 米高了,竟意外地发现了蟾。它那么漂亮,完全不像寒冷地区的动物: 奶黄的皮色上布满浅绿的道道儿,有几处白斑,还夹杂着红点,真像刺绣一样美妙。慢慢地,我把见到的癞蛤蟆都画下来,日子一长,竟集成了厚厚的癞蛤蟆画册。其中顶有趣儿的要数助产蟾,它把产下的卵拿线穿起来,挂在雄蟾后腿上,白天藏在湿泥里,夜晚出来找露水或水沟湿润卵串。还有一种更别出心裁的南美蛤蟆,它在自己背上的皮肤里开好多小洞,洞中有盖,做成一个个袋子,每个袋里装一粒卵,孵化出来的长尾巴蝌蚪也住在里面。等长好 4 条腿才出去闯荡江湖。亏它想得出!

总之,我每到一处新地方,都能见到一种甚至几种各有特点的蟾。不过, 最令我开眼和感动的还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荒漠地带的旱地蟾。

亚利桑那荒漠旱得厉害,有时一年只下一场雨,又热得出奇,夏天经常是 40℃,中午空地上能达 50℃。想想看,没毛的冷血两栖动物怎么活法?

可天下就有这样的奇迹。有一天挖地,挖下一米多深,忽然发现撂上来的土疙瘩自己动起来了。幸好我习惯了对这类事谨慎小心,生怕误伤什么小动物。但怎么也没想到那竟是一只癞蛤蟆!

原来,这地方并不是没有蟾,相反还不少,只是都在地底下睡大觉。可我又纳闷,一辈子埋在土里,怎么繁殖后代呢?访问了专家,才揭开了这个谜。

别看这荒漠地区秋、冬、春三季肯定不下雨,夏天偶尔却有一两场大雨。这一下,凡是坑坑洼洼的地方都积满了水。癞蛤蟆躲在泥里等的就是这个时机,时候一到,几万只蟾一下子都涌到地面上来。

这可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生死搏斗!因为大多数坑洼只能贮 30~50 厘米深的水,在烈日下每天还要减少 2~3 厘米。就是说,旱地蟾必须在几天到十几天内完成吃饭和生儿育女的任务。而一般蛙类产卵后从孵化到蝌蚪再变成

蛙要 10 个星期!因此,时间真正是生命,它关系到种族的兴衰与存亡!饿了一年甚至两年的蟾顾不上吃喝,先以最快的速度找配偶产卵,然后才趁地湿赶着找虫吃。好在它们肚子特大,半天能吃足一年的粮。如果雨下得大小, 产完卵没时间吃饭,它即使钻到地下也得饿死。为了后代,这些癞蛤蟆要做多大的牺牲啊!

大多数蟾在水里产卵后就不再照管,旱地蟾也一样,老天不许它照看自己的宝宝,它只好在卵的保护措施上动脑筋来弥补缺憾。它给卵包上一层透明的胶,这胶既防害虫啃,又不妨碍阳光透射,里面黑色的卵还能吸收热量, 加快孵化速度。当一个坑洼里的蝌蚪发现存水很少,或兄弟姐妹太多时,它们就知道不可能都活着出去了。怎么办?说起来真让人难以置信,所有个头小点儿的弟妹都不吃不喝,把宝贵的水和粮食让给长得最快的大哥大姐们, 让它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变态上岸去,大哥大姐们也不负众望,利用这个机会加快生长,同时它们一改只吃微末的习惯,拼命吞食其它害虫。一方面增强营养,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敌人对弟妹的威胁——不少甲虫和蜻蜓的幼虫都在水里拿它们下菜呢。

大约第 7 天上,发育最快的蝌蚪伸出了 4 条腿。它不吃东西,只吸收、消化自己的尾巴就能完成从腮到肺的转变,而且它会立刻游到水最浅的坑边去,把省下的水与食物留给小弟妹。这时候如果运气好,再赶上一场大雨, 那真皆大欢喜,小弟妹们也能变成蟾上岸啦!

你看,旱地蟾的生活多艰难,它们为自身生存和种族延续的奋斗又多么可歌可泣啊!如果你有机会到亚利桑那荒漠去,正好赶上大雨,夜晚忽然听到成千上万只旱地蟾吵闹着求偶的叫声,想想这感人的生命诗篇,也许你就不再为无法安睡而恼怒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