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和文学艺术家改名撷趣

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因为他热爱马克思和伊里奇(列宁), 便改名艾思奇。他的一生中,撰写了许多哲学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者、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原名永祥,号晋祥。他的三哥叫永康,二人合起是“康祥”。兄弟俩感到“富贵荣华,隆盛康祥”封建色彩太浓,便一起改了名字。三哥改名“公愚”。他改名“公朴”,“公朴”即“公仆”, 意思是作人民大众的仆人。

著名新闻工作者、出版家邹韬奋。原名邹恩润,幼名荫书。“韬奋”是他 1926 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才开始用的笔名,后来成了他的真名。至于“韬奋”两字的含义,他曾对人说:“韬”是“韬光养晦”,“奋”则是“奋斗不懈”,含有自勉的意思。

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原名王昭文。为了寻求艺术、人生和革命的真理,1933 年他 22 岁时将王昭文改为“王朝闻”。取意《论语》:“朝闻道, 夕死可也”,决心以拼死闻道的精神求知求真,让自己的生命微光与祖国独立富强的光明未来融为一体。

当代画家李苦禅。为了维持生计和坚持学习,他不得不在晚间去租人力车拉。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发愤刻苦学艺。当时一位者同学戏谑地赠他“苦禅”一名,以后他便沿用了这个名字。

著名画家徐悲鸿。原名徐寿康。少年时,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家境贫寒,只得去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瞧不起他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的渺茫,世态的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以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警,并以愤绘画,终于成为艺术大师。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他把自己原名的“仕”去掉“人”, 把“錤”去掉“金”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改名时,他回答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为钱。”

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原名赵树礼。“理”与“礼”,虽一字之差,却完全是两种色彩。赵树理参加革命后,1930 年改赵树礼为赵树理,以示不再树孔孟的礼义,而要树立革命的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