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归属清版图

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成为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郑成功攻取台湾的最初目标是建立一块牢靠的反清复明的根据地。在收复台湾后,随即建立了郑氏政权,与清政府对抗。这样, 台湾实际上仍处于与统一的中央政府版图割裂的状态。清政府出于统一中国,巩固政权的考虑,决计将台湾收归版图。于是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和互补,剿抚并举的方针,先后使用和谈、招抚、封锁和围剿四种手段,历时40 余年,最终统一了台湾。

最早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施琅曾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部将。后又随郑成功起兵抗清。因诛杀犯罪的仆役触怒郑成功,父兄子侄几尽杀光,唯独施琅侥幸逃脱,投归清朝,被授予水师提督、靖海将军之职。康熙六年(1667 年),施琅上书皇上:台湾一日在外,国家便无宁日。15 岁的康熙帝对施琅上书非常重视,下诏召施琅进京,面奏所见。次年三月, 施琅奉旨进京,再次向康熙奏明统一台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统台大计正式

列入清政府的议事日程。

郑成功在康熙元年(1662 年)病殁台湾,其子郑经承继郑氏政权。此时集团内部发生权力争斗,人心惶惶,政权支柱不稳。清政府没有趁此大好机会武力攻台,而是遣使与郑氏议和。郑经迫于解决内部纷争,以除后顾之忧, 遂密令心腹与清使谈判,还上缴了明朝廷赐予郑氏的敕命等,骗取了清政府的信任。第二年 6 月谈判仍在进行。而在这拖沓的谈判中,郑经已平息内乱, 稳定了政权,便马上翻脸拒和,并率军登陆金厦,在福建沿海与清朝对抗。

清政府虽知中计,但仍未放弃和谈的努力,在以后的 20 多年中,屡屡遣使主动与郑氏和谈,但因郑经顽固坚持“台湾远在海外,非属版图之中,对他们要以外国之礼相待”的立场,致使和谈屡屡失败。清政府作出的最后一次和谈努力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十二月。清政府表示完全满足郑经提出的“不削发,只称臣纳贡,照高丽、朝鲜事例”的要求,但郑氏集团还是将和谈的大门关死。和平方式走到尽头,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清政府在实行和谈政策的同时,对郑氏集团广泛展开招抚纳降,以达分化瓦解的目的。清政府很早就规定,凡海上武官率众投降者,不问真伪,一律照原职补官。还下令对沿海等地与郑军有乡邻戚党关系的人实行保护,不许挟嫌陷害。康熙十八年(1679 年),清政府在漳州开设“修来馆”(又称招来馆),招来的文官照原衔报补,武官一律保留现职。对士兵和平民分别赏银 20 两和 50 两。士兵愿入伍者立即拨营领饷,愿回乡者送回原籍。对来而复去又来者,屡来屡赏,不加追问。对郑军间细,不但不究,反诱以厚利, 收为己用。这一招抚举措,深得人心,来降者甚众。康熙十九年(1680 年), 郑经的总督朱天贵一次率文武官 600 余人,兵士 2 万余人,大小船只 300 余艘归清。清政府借投诚的郑军将士及他们带来的战船和海战技术,迅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师,并在郑氏旧将施琅的统率下,作好武力攻台的军事部署。

招抚纳降虽然瓦解和削弱了郑氏政权的力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回台湾的问题。清政府在和谈与招抚并举的同时,还采取了严密封锁台湾岛的政策,以挫动郑氏政权的经济支柱,削弱郑氏的军力、物力和财力,为武力攻台奠定基础。

台湾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强,对外贸易较为发达。郑氏政权利用对外贸易维持生计和军用开支。但其粮食和用于造船的木材均需从大陆和外国进口。清政府抓住这个弱点,一方面专门遣使发布恩诏于与台通商各国,断绝其与台来往。另一方面采取严禁出海和内迁沿海居民的“迁界禁海”的办法,封锁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清政府的封锁政策使得郑氏集团的财源断路,军需财政日益难支,只能频频加重对百姓的苛捐杂税。百姓自然怨声载道,陡增离心。由于粮食紧缺,郑氏军队不得不分兵屯田,军力自然削弱。战船因得不到木材而连年失修,海战优势也丧失殆尽。

经济封锁虽效果良好,但对清政府本身也不是没有影响。长年的迁界禁海,使得沿海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对外贸易的停顿,国家财政税收也不堪重负。于是武力收台已迫在眉睫。

早在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时,郑经曾跟他遥相呼应,率兵登陆,在厦门、泉州一带作乱。三藩剿灭后,郑经退归台湾,不久病死。郑氏一些部将违背郑经的意愿,杀死了他指定的继承人,拥立他 12 岁的儿子郑克台湾归属清版图 - 图1(音 shuǎ ng)上台。统治集团内江又起,郑氏集团出现政治危机,清政府武力攻台的最好时机来到了。

康熙帝在清政府最后一次与郑氏集团和谈的前一年已密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专筹攻台事宜。施琅从首次上书康熙,奏明解决台湾问题起,已过去 30

余年。年已 60 余岁。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六月十五日,施琅率领水师出征。施琅在战略上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以攻取澎湖为第一步,然后直逼郑氏老巢。在战术上采取速战速决,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针。

郑军派出久惯海战的大将刘国轩坐镇澎湖,当听得巡哨船报告清军战船密密麻麻飘向澎湖后,他胸有成竹,马上调船遣将,镇守各处要隘关口。郑军对这场海战也早已有所准备,他们知道清军武力攻台是迟早的事,所以在澎湖修建炮城,排列战舰,静候清军到来。刘国轩熟悉海峡气候,知道每年此时常有台风,便采取严密布阵,以守为攻的战术。

清军依仗船多,顺风,直冲敌阵。不料船多顺风此时反倒变成劣势,挤在一起,难以把持,进退两难。郑军各营镇战船四面出击,围着拥在一起的清军船队猛攻。清军船队施展不开,极为被动。一马当先的施琅的指挥船被郑军船只包围。施琅眼部被流弹擦伤,血流满面,倒在甲板上。部下大惊, 施琅却翻身站起,大吼“无妨!”他包好头,继续指挥战斗。郑军炮船围着施琅的帅船不放,情势危急。一些清军将官见郑军气势凶猛,畏怯不前,只见提标右营游击蓝理驾船独冲敌阵,救援主帅。他一连击毁两条敌船,自己也中炮负伤,铠甲烧透,腹裂肠流。但他不肯退却,在另一名勇将金门镇千总游观光的配合下,帮助施琅指挥大军退出战场。

第二天,清军诸将上中军船议事。施琅头部裹伤,沉脸呵斥十数个懦怯将领:“尔等不思协力迎敌,互相观望,若无蓝理,本军门岂不险乎!”随即命人绑了推出斩首。众将齐跪在地,请求宽恕,施琅方才稍平怒气。令重赏蓝理二千两白银,游观光一千两白银。

随后施琅与诸将共商破敌良策。一将献上五梅花阵法:“郑军船少,我军船多,可以五只船结为一队,攻击郑军一条船。不结队的则当游兵、奇兵、援兵,相机接应。这样既不会自相冲撞,又能各尽其能。”施琅听后大喜, 下令用此法破敌。次日,施琅又亲驾小船潜探郑军营寨。回营后忽闻天空雷声大作。施琅暗喜,以为天助。因他深知六月打雷,就不会有台风。

二十二日清晨,清军编队出战。施琅中军编为八队直冲敌阵,50 只船为左军,50 只船为右军,从西侧外围进入战场,80 只船作后援。郑军果然上当, 全军出动围住清军中军猛打。清军 50 余条中军船拼死抵抗,双方炮火如电闪雷鸣,浓烟遮天蔽日。战至中午,清军大将林贤的战船被郑军大将刘国轩指挥的十多条战船团团围住,炮弹石矢雨点般落下。林贤弹尽石绝,砸碎铁锅装入炮膛杀敌。连中三箭的林贤正欲下令放火自焚时,施琅率船队赶来救援, 杀退围攻的敌船。施琅登上林贤的战船,对林贤抚背赞道:“今日如若得占澎湖,你是第一功啊!”

这时,清军左、右军和后援船队从外层包围了战场,清军内外夹攻,郑军损失十之七、八。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忙带残兵退回台湾。

清军攻占澎湖,台湾的郑军闻风丧胆,一批将领纷纷派人与施琅接洽, 准备里应外合,配合清军。刘国轩见人心瓦解,便向郑克台湾归属清版图 - 图2提议降清。而郑氏权臣冯锡范却倾向建威中镇黄良骥的主张,放弃台湾,逃往吕宋。最后刘国轩一批主张回归祖国,和平统一的将官占了上风,迫使冯锡范与刘国轩一

台湾归属清版图 - 图3道说服了郑克 降清。郑氏派冯锡范等人到澎湖送缴册印,奉表归降。施琅率军和平登上台湾岛。

消息传到京都,康熙帝大喜,脱下“龙袍”赏给施琅,并封为靖海侯。同时封郑克台湾归属清版图 - 图4为汉军公,移驻北京;封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对郑族人氏、投降官兵、亡明宗室都给予优厚待遇,妥善安置。不久康熙下诏,将郑成功、郑经父子灵枢归葬南安。

随后,施琅力驳朝廷一些人“放弃台湾不管”的主张,上疏奏请设府台湾,委吏主政,以免被荷兰人重占。康熙帝十分赞同,下令设台湾府,辖三县,归福建省属下。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中央政府,列入清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