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萨之战

外兴安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各族人民长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

17 世纪,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代表封建贵族和新兴商人利益的沙俄政府更加积极向东侵略扩张。明代崇祯五年(1632 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亚库次克城(今俄罗斯雅库次克),作为南

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从这以后,沙俄政府不断派遣武装人员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

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 年)夏,沙俄雅库次克的长官鄂罗文派波雅科夫率兵 132 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于这年冬天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11 月,这些侵略者到达精奇哩江(今结雅河)中游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辖地后四出抢掠。一次,波雅科夫抢不到粮食,竟杀食达斡尔族 50 人。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 年)夏初,波雅科夫率领人马闯入黑龙江,一路遭到我国人民的抗击。有一次波雅科夫派出 25 名沙俄士兵

外出抢劫,被朱舍里人(即虎尔哈人,女真族的一支)击毙 23 人。波雅科夫所部到处挨打,清顺治三年(1646 年),他率残部逃回雅库次克。

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 300,修上 3 个堡寨,每个堡寨驻扎 50

人,其余 150 人到各地去收取贡赋,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雅库次克统领普什金的极大重视和赞许。普什金接到波雅科夫的报告后,立即上奏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

清顺治六年(1649 年),雅库次克的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 70 名,从雅库次克出发,年末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强占我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包围达斡尔头人阿尔巴西的驻地雅克萨城寨(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自知兵力不足,他将大多数兵士交斯捷潘诺夫统领,自己带领少数人于次年五月初七(1650 年 6 月 5 日)回雅

库次克求援。不久,哈巴罗夫带来了 138 名亡命徒。这年夏末,哈巴罗夫携

3 门大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寨。哈巴罗夫在盘踞雅克萨期间,作恶多端。他下令将全部男俘溺死。清顺治八年(1651 年) 六月,侵略军攻占雅克萨与呼玛尔之间桂古达尔的城寨时,一次就杀死达斡尔人 661 名,掳去 243 名妇女和 18 名儿童。同年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

200 多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俄罗斯宏加里河)我国赫哲人居住的乌扎拉村,赫哲人英勇抗击。在攻打哈巴罗夫的冬营失利后,他们请求清政府给予支授。顺治九年(1652 年)二月,清政府命令宁古塔章京(清代军职多称章京)海色率所部攻打哈巴罗夫军,战于乌扎拉村。我军民协力奋战, 打死沙俄军 10 名,打伤哈巴罗夫等 8 人。顺治十五年(1658 年)六月,顺治十七年(1660 年),清政府曾先后派兵攻打过沙俄侵略不,并取得了胜利。

经过我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军一度被肃清。后来,沙俄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反复同沙俄交涉,都无济于事。清朝皇帝决意出兵征讨沙俄侵略军。为此,清政府从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 之后,为驱逐沙俄侵略军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准备,比如,设置黑龙江将军统一管理边疆军政,加强边疆驻军,建立墨尔根、齐齐哈尔等军事基地,实行屯田政策,制造战舰和运粮船只,征集军粮,建立驿站,侦察水陆进军的道路和敌军情况,征集熟悉战地情况的向导,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保障反击作战胜利和反击取胜后建立起一条较完整的边防线奠定了基础。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九月,康熙帝派员前去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迅速撤离清朝领士。侵略军头目米呈尼可夫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由雅克萨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米呈尼可夫击败,并焚毁了沙俄侵略军在黑龙江下游建立的据点,雅克萨成了一座孤城。这时,米呈尼可夫不但不投降,反而向国内求援,妄图顽抗到底。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

二十三日,清帝命都统彭春赴爱珲指挥,收复雅克萨。三月五日,清军从沙俄军俘虏口中弄清了雅克萨城的设防和兵力情况。四月,彭春等统率 3000 人,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清军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命沙俄军迅速撤离雅克萨城, 还我清朝领土,否则,大兵必将攻破雅克萨城,歼灭侵略军!托尔布津不听清军通碟。五月二十五日黎明,清军炮击雅克萨城,城垣渐毁,侵略军力不能支。托尔布津遣使要求在允许其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俄军撤至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

沙俄侵略军撤离雅克萨后,并未死心,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秋,莫斯科派兵 600 名增援尼布楚。尼布楚头目得知清军已撤离雅克萨

时,便于这年 8 月由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军再次到雅克萨,筑城盘踞。康熙帝查明军情后,于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十三日(1686 年)下令反击。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 2000 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睬。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死,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等待援兵;清军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挖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沙俄侵略军被清军围困近一年, 826 名侵略军只剩 66 人了,雅克萨城旦夕可下。

这时,沙皇急忙向清康熙帝请求:除遣使议定边界外,乞撤雅克萨之围。康熙帝立即答应了俄国沙皇的请求,准许沙俄军残部撤往尼布楚。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八月二十日,清军后撤至爱珲和墨尔根。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中俄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在中俄谈判期间,清朝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叛乱,为应付国内变乱,康熙帝在谈判中一再退让,失去了石勒喀河西面音果达河一带的领土,又将尼布楚等地划给了俄国;对属于中国的乌达河(乌第河)地区, 清朝也作了“暂行存放”,“再行定议”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