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同盟会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重大发展,也是孙中山前期革命活动的最重要成果。

孙中山(1866 年—1925 年),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因留居日本期间曾化名为中山樵,所以又名中山。1866 年 11 月 12 日,他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父亲孙达成靠租种的二亩半田,维持一家生计。孙中山的哥哥孙眉 15 岁给别人做长工,1871 年只身到檀香山谋生,先在一家菜园做工,又到一个牧场做雇工,后来开垦荒地,经营畜牧业,开办商店,兼营酿酒、伐木,逐渐成了一个资本家。

孙中山自幼参加农业劳动,刚 6 岁,跟随姐姐上山砍柴,稍长,下田插秧、除草,干许多力所能及的农活。10 岁时,家里把他送到本村的一个私塾读书,在那里,他常听太平军的一个老战士冯爽观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在他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1878 年 5 月初,孙中山跟随母亲一起,从香港乘轮船,来到檀香山,依赖哥哥孙眉生活。他起初在茂宜岛茄荷雷埠他哥哥开设的店铺当店员,第二年,他哥哥送他到火奴鲁鲁英基督教监理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男子中学) 读书。1882 年毕业。他在这里学习到许多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之后,他又进入美基督教公理会设立的奥阿厚书院(高级中学)读书。在这里,他受到基督教义所宣扬的平等、博爱思想影响,热衷读《圣经》, 甚至想入教,他哥哥不愿他加入基督教,便中止他的学业,把他送回老家。

在檀香山的学习、生活经历使孙中山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他决心要“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回家后,一面帮家庭做些劳务,一面在村里宣传改革,抨击清政府腐败政治与落后习俗。有一次, 他与同伴竟然把村里北极庙的北极帝君捣毁了,乡里的绅士们大为恼火,孙中山在乡里呆不住了,便去了香港。他进入中央书院(香港殖民当局办的中等学校)学习。

1884 年 11 月,他哥哥孙眉又要他去檀香山,仍然让他到茄荷雷埠做店员,孙中山不满意这种生活,私自回了老家,继续入中央书院读书,1886 年夏天,他完成了中学学业。这时,他对前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但他选择了“救人之术”,决定学医。他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在 5 年的学习期间,他除了刻苦钻研医学,还广泛研读了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农学等方面著作,特别爱读《法国革命史》,达尔文《物种起源》。课余,他致力于革命的宣传,经常来往于香港、澳门之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1892 年 7 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从西医书院毕业。他曾在澳门独立行医,可是受到葡萄牙医生的排挤,于是回到广州开设东西药局。他的医术高明,尤其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态度又热情,来求医的病人非常之多。但是,国内政治的黑暗和帝国主义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使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他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决心“借医术为入世之谋”,因此在行医的同时,广泛结交爱国志士。不过这时候他的主导思想还是改良主义,寄希望于朝廷大臣。1894 年夏天,孙中山经上海,来到天津,写了一封 8000 字的《上李鸿章书》,想面交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信中提出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为楷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等等。李鸿章对他不予理睬。孙中山开始认识到,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更使他惊醒,他已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他已下定用“强迫”即革命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的决心。

1894 年 10 月,孙中山从上海经日本赴檀香山,在 2 万多华桥中宣传革

命思想。11 月,他联合了 20 多人,创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1 月 24 日,在火奴鲁鲁美商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宽的寓所举行了成立大会,会上, 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这个章程充满强烈的爱国情绪,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所造成的民族危机,谴责清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号召人们起来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振兴中华。在会场上,每个与会的人都填写了入会盟书,并举行秘密宣誓,誓词中明确写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它第一次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正式开始了。

1895 年 1 月下旬,孙中山由檀香山回到香港。2 月 21 日,在中环士丹顿

街 13 号建立了兴中会总机关,之后,孙中山来到广州,建立了广州兴中会, 同时开始筹集军费,召集宋居仁等组织兵操队,积极准备武装起义。1895 年4 月,《马关条约》签定,孙中山认为时机已到,立即筹备以暴力推翻清政

府。他先在广州成立“农学会”,作为掩护机关;同时决定 10 月 26 日炸毁

两广总督署,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陆皓东还设计了青天白日旗。可是在 10

月 25 日晚,起义活动被清政府察觉,两广总督谭钟麟破获了起义机关,大批革命党人被捕,陆皓东等英勇牺牲,孙中山被通缉,起义流产了。

  1. 月 27

    日,孙中山东渡日本。在横滨,孙中山剪掉了辫子,表示了反清的决心。此后,孙中山先后赴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联络华侨,继续宣传革命。在英国伦敦,孙中山被驻美公使龚照瑷绑架,龚照瑷企图把他装入木箱,偷偷运回国内杀害。孙中山通过使馆一个英国女工,透露信息给英国报界,引起社会舆论大哗,结果在英政府干预下被释放。孙中山在英国逗留一年,潜心研读和从事著述,他进一步研究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也

接触了有关社会主义运动学说,考察了英国社会经济情况,看到了英国工人的罢工,在他脑海里,产生了民生主义社会经济观点。

1897 年 7 月,孙中山回到日本横滨。1900 年,孙中山又派郑士良在惠州组织了起义,起义军坚持了半个月,因弹尽援绝而失败。此后,孙中山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觉悟的知识分子,他在东京青山秘密创办革命军事学校,以培养军事人才。

从 1902 年到 1905 年,孙中山作了一次环球旅行,到处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进一步扩大革命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国内,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在上海、东京两地,兴起办革命刊物的热潮,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出现了以黄兴为首的华兴会,以蔡元培为首的光复会,在湖北武昌, 成立科学补习所。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了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的客观要求, 同盟会随之应运而生。

1905 年夏,孙中山从欧洲到达日本,受到中国留日学生和各革命团体热烈欢迎。在孙中山倡议下,各革命团体决定联合。7 月 30 日举行了筹备会议, 孙中山提议定名为中国革命同盟会,讨论结果,简称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又提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有些人对“平均地权”表示怀疑,经孙中山解释后获得通过。

8 月 20 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这样,一个具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性质的革命组织建立起来了,它成为当时领导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