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是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岩浆分异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有用组分聚集而成的矿床。可以说它是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第一批矿床。这类矿床一般形成于具有较高温、压环境的地下深处,相当于深成岩的形成部位。形成矿床的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由于是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形成的,故矿石矿物一般为熔点高、密度大、成分简单的矿物,如铬铁矿、铂族元素等。矿体几乎都产于超基性或基性侵入体母岩内,实际上矿床就是火成岩体内有用组分相对富集的地段,母岩即是围岩,二者多呈逐渐过渡的关系。绝大多数的铬、镍、铂族元素及相当数量的钒、钛、钴、稀土等矿产, 都产于岩浆矿床中。

岩浆矿床又分为早期岩浆矿床、晚期岩浆矿床和熔离矿床。

(一)早期岩浆矿床

是指有用矿物在岩浆冷凝结晶过程中,比主要造岩矿物的硅酸盐矿物

(橄榄石、辉石等)早结晶或同时结晶所形成的矿床。

这种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结晶分异作用有关。岩浆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开始结晶。由于不同组分有不同熔点,再加上其它因素影响,有的先结晶,有的后结晶,各种组分按照一定顺序结晶,叫作结晶分导作用。再加上重力作用,从岩浆中析出的晶体,重者下沉,轻者上浮,那些结晶较早的铬铁矿、铂族金属等以及橄榄石、辉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因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坠落聚集于岩体底部或边缘部分,形成矿床(图 6-1)。这种矿床主要存在于橄榄岩或蛇纹岩等超基性岩中。我国西北某产于超基性岩体中的铬铁矿,属于这种类型的矿床。

(二)晚期岩浆矿床

是指有用矿物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在主要硅酸盐矿物结晶后形成的矿床。

这种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气体分异作用(即通过气体使某些有用成分从岩浆中分异出来)有关。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成分,愈到结晶晚期岩浆中所富集的挥发性成分也愈多。这些挥发性成分有几点主要作用,一是化学性很活泼,常跟分散在岩浆中的微量金属元素相结合,形成“携带”金属元素的挥发性成分;二是有很强的运移能力,随着岩浆结晶分异过程的进行,这

些挥发性成分常从岩浆底部向上层移动集中,从而使克拉克值很低的金属元素也跟着得到富集,创造形成矿床的条件;三是可以降低岩浆熔点,形成含矿熔浆,到岩浆晚期才结晶成矿。如图 6-1 的 2 图所示,富含挥发成分和金属的熔浆,最初可能分散存在于各硅酸盐矿物晶体颗粒的空隙中,后来由于重力下沉集中到岩体的中下部(3 图),形成条带状或似层状矿体;也可能受到挤压以及在挥发性成分内压力作用下,挤入到母岩的或围岩的裂隙中(5 图),形成贯入矿体。

此类矿床亦主要产于超基性或基性岩体中,矿体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贯入者例外),世界上许多大型铬铁矿、钒钛磁铁矿、铂族金属、稀土矿等多属于晚期岩浆矿床。

有名的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即属于此种,矿体产于延伸 35km、宽2km 的辉长岩体中,矿石为含钒的磁铁矿和钛铁矿,呈致密块状或浸染状, 并伴生铜、钴、镍、铬等以及稀土元素,可以综合利用。

(三)熔离矿床

岩浆的成分原很复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混熔在一起,但由于温度逐渐降低或压力减小,岩浆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分离出来,就像水和油在高温时可以溶在一起,而温度下降,水和油就分离开来是同样道理。这种由于物理或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岩浆在液态情况下发生分异的作用,称熔离作用或液态分异作用。凡是由于熔离作用使有用组分呈液态从岩浆中分离出来而凝结形成的矿床,称为熔离矿床。

实验证明,基性岩浆在 1300℃以上时可以溶解 6—7%的金属硫化物, 当温度降低,再由于挥发组分的逸出和某些成分的加入,岩浆中的金属硫化物便呈珠滴状分出来,又因其密度较大,便向底部富集。待硅酸盐矿物结晶后,这些低熔点的金属硫化物才结晶成矿。总之,这类矿床是在早期岩浆阶段便熔离分异,而到晚期岩浆阶段才结晶形成矿床。

这类矿床主要分布于基性或超基性岩中,产于侵入体的底部或边缘,矿石矿物以金属硫化物如黄铜矿、镍黄铁矿等为主,常构成铜、镍硫化矿床。著名的加拿大肖德贝里铜镍硫化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同类矿床,一向认为是熔离矿床的典型代表。1964 年,海底扩张说的倡导人 R.S.迪茨提出“陨石成矿说”,认为该矿床是由于陨石冲击产生高能量使陨石熔化,经过熔离和结晶分异而成。图 6-2 为吉林某铜镍硫化矿床的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