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震预报
研究地震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地震活动的规律,以便解决地震预报、控制和利用问题。目前主要是企图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
地震预报,又称地震预测,其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目前人们对地震成因及其发生规律还知道的很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地下深层变化过程,不同于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单纯进行的样品试验过程,其影响因素不仅过于复杂,而且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目前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其介质的物化状态及其变化过程,而只能做到在地面上进行某些物理量的观测,有时这种观测是不完全或不完善的,甚至也不能确知这种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发生真正相关。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
目前地震预测研究包括三个方向,即由于地震大部分是发生在地壳中、上层,少数是发生在深入地幔的部位,故认定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地震预测应着重研究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特点,这个方向可以称为地震地质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是着重地震统计,即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设法得出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地震发生时间序列的规律,这种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的方法,可称为地震统计方向。还有一个方向是搞地震前兆,认为地震过程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及其异常变化,可以找到地震发生的征兆。这个方向称为地震物理方向。但上述三个方向或三个方法,都有其片面性,不可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来求得地震预测的方法,而必须采取综合观测的方法,才可探索出可以利用的规律。
地震预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强度(震级)。地震预报可分为长期预报(预报 10 年或更长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中期预报(预报数年内的地震活动情况)、短期预报(预报几天到半个月内将要发生的地震)和临震警报(预报 24 小时或几小时内即将发生的地震)。中长期预报是一种地震形势的估计,可以及早做好战略准备,对于一切工、交、水利设计和建设采取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措施;而短期预报和临震警报则可及时采取战术上的措施,及早做好防震、抗震工作。现将与地震预报有关的问题简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