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元古宙一、元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
元古宙同位素年龄从 25—6 或(5.7)亿年,共经历 19 亿年的悠久时间。元古宙划分为 3 个代。25—18 亿年为古元古代,18—10 亿年为中元古代, 10—6 或(5.7)亿年为新元古代。其中新元古代的后半段,即 8—6 或(5.7) 亿年单划分称震旦纪。元古宙的地史具有下述特征。
(一)从缺氧气圈到贫氧气圈
由于藻类植物日益繁盛,它们营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CO2,放出O2,使气圈和水体从缺氧发展到含有较多氧的状态。大约从中元古代开始, 地层有含铁紫红色石英砂岩(如常州沟组、大虹峪组等)及赤铁矿层(如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形成,说明当时大气中已含有相当多的游离氧。大气及水体中氧的增多,不仅影响岩石风化及沉积作用的方式及进程,而且也给生物发展和演化准备了物质条件(参阅表 11-1)。
(二)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太古宙已出现菌类和蓝绿藻类,到元古宙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岩层中广布蓝绿藻类的群体,经生物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常保存在石灰岩和白云岩中。从横剖面上看呈同心圆状、椭圆状等。从纵剖面上看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就象扣放着的一摞碗,称做叠层石(图11-4)。
叠层石的基本构造单位叫基本层,一般为弧形或锥形,向上凸起。基本层组成集合体,最常见的形状为柱状、锥状、棒锤状,有的呈墙状(图 11- 5)。集合体有各种不同的分叉现象(图 11-6)。集合体组成大群体,在地层中多呈透镜状、似层状等礁体现象。叠层石主要分布于滨海的潮间带和潮上带,有的能分布于潮下 100m 深处。近年根据叠层石的形态、分叉形式、体壁构造、纹饰及内部构造,划分为许多类、群、型,对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一定意义。
另外,近年在元古宙地层中分离出形体微小的(常小于 10μm)微古植物,主要指一些单细胞藻类。到了晚元古代,微古植物形体增大(50—100 μm),种类繁多。大约从中元古代起还出现了褐藻及红藻等高级藻类。近年在中国北部中元古代串岭沟组地层中发现最古老的真核细胞生物化石,名为丘阿尔藻(Chuaria),距今 16—17 亿年。1978 年在中元古代雾迷山组中也发现真核生物化石,命名为震旦塔乌藻(Tawuia),距今 12—14 亿年。这些单细胞藻类,分类位置尚不明,总称为疑源类(Acritarcha)。太古宙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而元古宙则是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标志着在地球发展史和生命演化过程中进入一个新阶段(参阅表 11-1)。
(三)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
在太古宙晚期的构造运动即阜平运动之后,中国和世界大陆上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稳定核心,称为陆核,这是陆壳构造发展的第一阶段。早元古代中期的构造运动,在中国称五台运动;早元古代晚期的构造运动,在中国称吕梁运动。通过这些运动,陆核进一步扩大,形成规模较大的稳定地区,称为原地台,在原地台上开始沉积了类似盖层的沉积类型。由于沉积、喷发、侵入、挤压、褶皱、变质、固结等作用反复进行,陆壳某些部分更趋稳定,到中元古代晚期原地台进一步扩大,在世界上终于出现了若干大规模稳定的古地台(参阅图 11-11)。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是陆壳构造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四)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很大区别
从岩石性质看,古元古代地层即下元古界往往和上太古界具有共性,多属活动类型沉积和浊流沉积变质而成的绿岩系,同时和上太古界一样,常含有规模巨大的铁矿床,性质和鞍山式铁矿近似,以低价铁为主,反映当时大气和水体的缺氧状态。下元古界(Pt1)和上太古界(Ar2)共同构成地台的基底。到了中、新元古代,原地台已经出现,出现了稳定地台浅海,真核及藻类生物繁盛,大气及水体中含氧量增加,红层、高价铁、碳酸盐等沉积出现,形成地台盖层,因此,中元古界(Pt2)特别是上元古界(Pt3)震旦系
(Z)已经属于盖层沉积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