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时期浔阳柴桑,即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从此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主的清新诗风。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大约生于365年,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他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9岁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过着清贫的日子。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
孟嘉是当时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
于是,陶渊明日后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陶渊明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骞翮思远翥”的大志,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不久就辞职回家了。
陶渊明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400年,陶渊明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
陶渊明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对错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中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后来,陶渊明因丧母辞职回家。桓玄举兵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并做了皇帝时,陶渊明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陶渊明又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刘裕的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的所作所为,使他感到失望。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紧接着,陶渊明再次辞职隐居,于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后来,陶渊明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13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13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13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一生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脍炙人口。
陶渊明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在其《五柳先生传》中也有记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农村长期参与田间劳作,感情上越来越贴近劳动人民,更了解人民疾苦,在他的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多有反映。他在诗中写道:
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重华去我久,贫上世相寻。
虽然归隐田园,但陶渊明心中并不平静,他不愿也不可能完全抛却社会现实,他将自己未尽的政治理想寄寓诗中。在《桃花源诗》里,诗人描述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
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大家过着富庶和平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陶渊明美好的愿望,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它是他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是陶渊明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也足以证明,归隐后的陶渊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
陶渊明辞官回乡22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427年在他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63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时陶姓子孙所立。
[旁注]
大司马 古代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后世沿用,明清则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祭酒 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官尊长称祭酒。汉魏以后则为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督邮 古代官名。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
羲农、重华 羲农即伏羲和炎帝的合称;重华即舜,是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阅读链接]
陶渊明的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