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铜文明为主的商文化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二个社会阶段,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江西近千处商周遗址的发现表明,江西的青铜文明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序列。

江西在夏商时代的文化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自身特色;西周以后,吸收了吴、越、楚、徐等周边文化。其中,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吴城商代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是最为重要的青铜文化遗存。

商代青铜伏鸟双尾虎,就发现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通长53.5厘米,重6.2千克,可谓虎之王者。虎立体圆铸,内空无底,四腿扑伏于地,抬头平视,背直脊凸,腹部略垂,双尾垂卷。背伏小鸟,尖嘴圆睛。

伏鸟双尾虎形象奇异神灵,双目圆凸,口张露齿,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呈静伏蹲立欲纵之势。在其身上透露出了虎的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伏于虎背的那只小鸟与虎的关系还朦胧不清,留给人们不尽的想象。

虎身遍饰花纹,脸、腹部饰卷云纹,背部则饰云雷纹,鼻面、正脊、尾部与四腿下部饰变形鳞纹,四腿上部则为醒目的雷纹。虎形体大,造型奇特,它把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表现到了极致。

商代青铜器的虎纹多在南方出现,其中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上的虎纹最为集中,9件青铜鼎的27只扁足采用虎形,10件鼎耳上立有20只虎,2件戈以虎首装饰,青铜铲柄上有2只虎纹,1件青铜杖首以虎首为造型。

这说明在商代江西青铜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虎崇拜,虎是江西当时最具地域文化的标志。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也发现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通高105厘米,重78.5千克。这件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最大的青铜甗,有“甗王”之誉。

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

在江西新干还发现一件奇特的商代双面神人青铜头像,通高53厘米,面宽14.5×22.0厘米、銎径4.5×5.0厘米、管径6.0厘米。中空扁体,两面对称。

该器人首造型,面呈倒置等腰梯形,额宽,顶圆,边直,颌方。眼眶窝凹,眼球突出,内开大孔。鼻梁修长,翼肥蒜状,两孔较小。嘴张齿露,中牙铲形,侧牙钩卷。上竖方管,下接圆銎,旁安两耳,顶插双角。

头像顶上圆管插羽冠,下部方銎安装木柄,管銎相通。上管圆、下銎方的造型和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正合,暗寓着其贯通天地之功能。

商代巫风盛炽。巫师的职责乃贯通天地,上天见神,使神降地。此头像前后两面完全对称,一幅神秘诡异、威严慑人的面容,其半人半神的形象与通行于人神之间的巫师身份相符。

而新干的商提梁方腹卣则是发现最早的专用水热温酒器。它通高28厘米,重2.3千克。器形别致,上圆颈,中方腹,下圈足。两侧肩钮联系扁平半环形提梁。腹立面横置长方形,截面正方,方形空槽穿通各面中央,水平面呈“十”形。

全器满饰纹,口沿下共目夔纹;颈部二层兽面纹;肩部环柱角兽面纹;方腹以槽口为中,分为内外两层,槽口上下的内外四层皆以正中轴分别兽面纹,两侧的内外分布纵向四条共目夔纹。

提梁表面层层鳞片,两端高浮凸兽首朝上,双角内卷,圆目特凸,张口露出三角形齿,如衔咬宽扁提梁。一条“s”形蟠蛇联系盖和钮,蛇头口咬一环,环中孔洞以插销与盖连接。蛇尾勾于提梁的环系。矮圈足镂出花纹。

方卣不仅纹饰纤细精美,而且器形特别,功能新奇。盛酒之卣坐于热水之中,腹的槽孔扩大了冷酒与热水接触的面积,酒温提高加速。热水烫酒饮之舒适、酣畅。

鼎更是商代最常见也最重要的青铜器,江西发现的大型鼎如商乳丁纹虎耳方形青铜鼎,造型古朴庄严,器立耳,口近正方形,折沿,腹部呈方斗形,壁微斜,平底,下承四柱足,中空。腹部四壁两侧缘与下缘饰乳丁纹,上腹部与四足上部饰带状饕餮纹。

新干大洋洲还发现有4件青铜乐器,包括1件鎛和3件铙。它们都是南方特有的器物,造型及装饰风格与中原商文化迥然不同。最有特色的是一件牛角兽面纹立鸟青铜镈,高31.6厘米、舞横17.5厘米、舞纵11.4厘米。

早在青铜时代出现之前,礼器就主要用玉石制作,成为统治阶级显示地位,沟通神灵的工具。商代玉器亦用来作为重要的祭祀仪仗。

江西新干大洋洲同时发现各类玉器754件,包括礼器琮、璧、瑗、玦、璜,仪仗器戈、矛、铲,饰品侧身羽人、神人兽面形饰、镯、蝉、蛙、鱼、柄形器、水晶环等,完整器计25种75件。

如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羽人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叶腊石质,呈棕红色,色泽匀润,无瑕疵。通体作侧身蹲坐式。高冠,呈鸟形,鸟尾以掏雕法琢出3个相连的链环。

羽人臣字目,粗横眉,半环耳。嘴巴呈高勾,并内卷成喙状,几与下颌相连。双臂拳曲于胸前,臂、肩高耸,采用减地法而呈浮雕状;双腿弯曲成蹲坐式。腰、背两侧有竖列鳞片纹,采用减地法而呈浮雕状,鳞片纹外侧雕有羽翼。

羽人涂有朱砂,可能是在某种礼仪场合使用的神器。

新干大洋洲玉器群,种类繁多,工艺娴熟,制作精致,打磨光滑,刻纹细如毫发,图案十分规整,令人惊叹叫绝。这些鬼斧神工般的玉器与大洋洲青铜器争奇斗妍,交相辉映,共同展示了赣江流域商代文明的最高水平。

新干大洋洲共有完整和已复原的陶瓷器139件,有炊器、盛食器和生产工具等,其数量之大在商代墓葬中少见。

与新干青铜器鲜明的中原文化特色相比,新干陶瓷器具有更多本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从造型、纹饰及质地来看,大洋洲无釉陶器上的中原文化因素与吴城文化因素并存,而带釉陶器与原始瓷则几乎是纯粹的吴城文化器物。

陶器上大量的陶文和符号等实物资料,也证实了殷商时期赣鄱地区不是“荒服之地”,而是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化的文明区域。

[旁注]

卷云纹 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起于战国,秦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汉、魏时代流行的装饰花纹之一。以“W”、“á”为基本线形,通过粗细、疏密、黑白和虚实等对比手法,组成各种卷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甗 我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卣 我国先秦时期酒器。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卣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西周则多圆形。

礼器 我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商周青铜礼器又泛称彝器。

吴城文化 位于江西樟树市的吴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文明的新篇章。

[阅读链接]

如果从“……贞,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十一月……”等甲骨文研究入手,可以得知“虎方”是商代存在于南方的一个方国,是殷商之外的地方政权。

对于“虎方”国的地属,有人根据考古实物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意见。江西新干县大洋洲遗存的发现,为“虎方”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有人提出赣鄱地区实为商代“虎方”国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