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艺苑风采
江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地域广袤、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文化多样,在我国社会历史和区域文化研究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作品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如百业综合全书《天工开物》、戏曲杰出作品《牡丹亭》,以及优美高亢的赣剧、古色古香的东河戏、以茶会友的采茶戏、热烈奔放的灯彩等。
百业综合全书《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是宋应星。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中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黄、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明末清初科学家。1615年他两次考中举人,但以后5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5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
宋应星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宋应星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1634年,宋应星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期间,他将其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1637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刊行。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宋应星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全书按《序》“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谷物《乃粒》、纺织《乃服》、染色《彰施》、谷物加工《粹精》、制盐《作咸》、食糖《甘嗜》、食油《膏液》、陶瓷《陶埏》以及《冶铸》、《舟车》、《锤锻》、《播石》、《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共18卷。
书中包括了当时许多工艺部门世代相传的各种技术,并附有大量插图,注明工艺关键,具体描述生产中各种实际数据,重量竟然准确到钱,长度准确到寸。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123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3卷。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如筒车、水滩、风车和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
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
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在物理学方面,《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旁注]
教谕 古代学官名,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而嘱托则是约聘教员。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杀青《天工开物》中此篇指造纸之术。“杀青”一词源于先秦时代。那时,书大都用竹简、木牍制成。因为竹竿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容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阅读链接]
宋应星除著有《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
近年来,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4篇佚失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
《思怜诗》包括“思美”诗10首,“怜愚”诗42首,反映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感情。《论气》和《谈天》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从这两篇的标题来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种》中的部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