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江西道教文化

江西道教源远流长,教派叠起,高道辈出,影响很大,在我国道教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江南占有主导地位。后来道教又分为正一派与全真派两大派别。正一派之源即在江西龙虎山。

自古以来,江西的名山大川、风景胜地,就是神仙方士和黄老道家们活动的重要场所。传说黄帝的乐官伶伦曾隐居于南昌西山修道炼丹。西山,古称洪崖山,因伶伦或曰洪崖先生而得名。

西山还被称过逍遥山、散原山、南昌山等。据周景式《庐山记》记载,传说西周威烈王时,有一个“生而神灵”名叫匡俗的人,曾隐居在九江庐山的深谷老林中,求仙学道,“时人敬事之”。后匡俗被热衷求仙、希望长生不老的汉武帝封为“南极大明公”。

还传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麻姑女寿仙就诞生在山姿奇秀、风景美丽的南城麻姑山。麻姑山,原名丹霞山。唐开元年间,因山上道士邓紫阳奏立麻姑庙而得名。

早在汉昭帝时,就有仙人浮丘公及弟子王、郭二仙在丹霞山修道。

还有峡江县玉笥山,原名“群玉山”,早于秦时就有孔丘明、骆法通、何紫霄等10人隐居修炼于此。传说孔丘明等9人仙去,惟紫霄终隐何君洞。

据《宁都县志》记载:西汉初民女张丽英在宁都县原名金精山的翠微峰金精洞修炼成仙。后乡人建仙女庙以祭,遂使金精山成为道教圣地。

更有西汉末年的南昌尉梅福,由于不愿为官,一朝弃官、舍家入深山学道修真。梅福先后到过西山梅岭、抚州之梅山、隆兴府丰城县、临江军新淦县玉笥山、瑞州新昌县之梅墩等地。

在东汉有组织的道教形成之前,像上述神仙道士的传说在江西还有很多,道教在江西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丰厚的沃土。

从我国道教创始人首任天师张陵在东汉永元初年到江西龙虎山等地从事创教活动之后,江西有组织的道教开始发端,龙虎山遂成为道教发源地。此后在历代朝廷的大力扶植和利用下,江西道教各门派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唐、宋、元、明时期达到了鼎盛。

据道书说,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从四川南下江西龙虎山,继承祖业,开创天师道龙虎宗。龙虎宗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成长壮大起来,到宋时张天师已由一教之主,发展到提举三山符篆,即龙虎山、周皂山和茅山,前两山都在江西。

到元时,龙虎宗进一步被封为“正一教主”和主领江南道教。明初,天师道达到鼎盛时期,发展到掌管天下道教事;明中叶以后天师道逐渐衰落。

天师道自创教以来,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曾繁衍出一些支派,如清水道、南、北天师道、天心派、清微派、玄教、正乙派、闾山三奶派等。

天师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3位出众的天师,即祖天师张道陵、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

此外,天师道的传承时间特别长,达1800多年。龙虎山天师府一直发挥着正一道祖庭的作用,其巨大影响远播海内外。

灵宝派周皂宗的祖庭在樟树周皂山,开创于三国东吴时的葛玄。据说葛玄以《灵宝经》传授弟子,几传之后到东晋末葛巢甫“造构灵宝”、“风教大行”。

刘宋时,陆修静刊定了《灵宝经》35卷,编成灵宝科仪多种,于是灵宝派更为盛行,直到元代才归人正一派之中。

灵宝派与其他道派的不同之处,一是创造了后代各派公认的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二是大量吸收佛教教义,如三世说、度人说等。尤其是度人说,把道教历来以自己修炼功成得道为主的教义,发展成必须积德行善,普度众人后才能成为神仙。

从此以后神仙便也有了救苦救难的责任,更能号召一般民众了。

晋代南昌许逊教团忠孝大法信仰的长期流传,至宋元间在江西产生了儒道融合的新道派“净明道”。

许逊生于南昌,年轻时虽有学问,但不求功名,而专事修道,希望用仙道法术,拯救人间时政弊端。朝廷闻许逊贤名,屡加礼命。许逊不得已曾任蜀旌阳令,为官清正,济世救民。离任时不少百姓宁愿背井离乡跟随。

许逊后从兰公谌母处得孝道、孝悌二王的净明道法,门下有吴猛等11位弟子,连许逊共12人,号为西山十二真君,并以许逊为中心,形成一个教团。许逊率众人设坛传教,宣扬净明忠孝之道。

许逊仙逝后,其后代在其旧居建起许仙祠,继续传道。南北朝时许仙祠改为游帷观。

唐高宗时,道士胡慧超重振西山道教,并撰《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传》和《许逊修行传》,以游帷观为中心的许逊仙道传闻和“灵宝净明宗旨”,乃广为流传。

北宋时,游帷观赐名为“玉隆观”。徽宗崇道,改观为宫,号玉隆万寿宫,上许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

南宋时,金兵南侵,万寿宫主持周真公祈请许逊救民于水火之中。传说许逊下降,出《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净明黄素书》等经典,于是周真公托神建道,“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创立净明道派。

元初,西山隐者刘玉自称数遇许逊、胡慧超等,得净明道法,应许逊谶记当为800弟子之师,于是净明道复兴,流传后世。特别是对许逊的信仰在江西历久不衰,每年农历八月到西山万寿宫朝拜许真君的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

南朝陆修静也为道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461年,周游四方布道的陆修静来到庐山,爱匡阜之胜,建太虚观,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

7年当中,陆修静采炼丹药,收徒布道,并致力于太虚观的拓置和扩建,最终建成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别致的一方名观。

陆修静在太虚观最重大的活动便是建置道藏阁。据传,阁中珍藏有宋明帝御赐的道家经书、药方和符图1200卷,“龙箧贮之”,相当贵重精美,是当时最大的道教经库。

陆修静在阁中遨游于道家经籍,潜心于道教理论研究,获得渊博道学,为日后编辑《道藏》和创立道教仪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去世后,朝廷追谥封号“简寂先生”,太虚观故更名为简寂观。

唐代江西出了高道施肩吾。施肩吾元和年间考中进士后,无意仕进,慕洪州西山十二真君羽化之地之真风,于是“不待除授即东归”到西山隐居。

施肩吾为道教中内丹派的先辈,著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和《钟吕传道集》等,论述补养、内丹之法,主张养形为先,其次补益精气神,然后才能练内丹,反对道教传统的辟谷、导引、房中、外丹等方术,为当时较系统的一本丹功著作。后代道教尊其为华阳真人。

北宋末年南丰道士王文卿,创立神霄派。王文聊自称遇火师汪君得飞章谒帝之法,后又在金陵清真洞谒雷母得雷书。从而能以五雷法役使鬼神,祈雨祷晴,诛邪斩妖。

王文聊回乡之后,以雷法传新城人高子羽,高传临江徐次举,徐传金溪聂天锡,传到临川谭悟真时,神霄派名声大振。

神霄派的雷法以内丹与符篆结合为特征,认为只有炼就内丹,才能施法,故关键在己而不在人。神霄派对后代道教影响较大,南宗从陈楠起就兼行雷法,白玉蟾还有诗歌详细地吟诵行雷法的过程。

从宋末元初开始,全真道逐渐传入江西。全真道最早是从湖北武当山传人江西武宁太平山的。据《太平山道谱》记载,1233年,武宁县顺义乡人章哲自武当山学道归来,辟荒结庵修炼于太平山,招收弟子,创立玄门广惠派。广惠派与南、北二宗并列为全真道。

稍后,南宗嫡系李道纯的弟子赵道可来到江西婺源隐修。之后,又有李珏——陈致虚一系、桂心渊和金志扬及其徒裔劳养素、郭处常、李西来、方方壶、方丘生等活动于江西南昌、九江、上饶、萍乡、吉安一带。

此外,全真道也传到赣南。属全真道的龙门派等,主要分布在宁都、石城、瑞金、赣州等地。赣南原有正一道、净明道许多道观,全真道士慕名前来修道,并逐渐占据其中许多道观。

元代江西出了一位融合南北宗的高道陈致虚,是江西庐陵人。陈致虚先得全真派马丹阳一系的丹诀,后自称遇青城老仙,又受金丹火候之秘,主张阴阳双修,继承张伯端一系的南丹宗法,著有《金丹大要》,发挥全真派“道释同阐,仙佛合证”的思想传统。又把南宗五祖列入全直派的祀典,最终把南北宗统一起来了。

陈致虚在江南、荆湘、云贵一带传道,弟子多达百余人,是元代全真派在南方的代表人物。

明代江西又是高道辈出。元末朱元璋进攻陈友谅时,据说遇神仙道士周颠,听其建议在鄱阳湖一战大获全胜,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庐山立碑纪念,又亲撰《周颠仙人传》。

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传说善于方术,其师即为上高的术士曾义山,则明代的开国,江西道教功不可没。

其时又有高道赵宜真,为安福人,从小习道,得净明道法,清微雷法和全真道法,成了当时道教中兼擅各派道法的“通人”,因而受到明朝诸帝的礼遇。后定居于都紫阳观,行医治病,从事著述,有《原阳子法语》、《灵宝归空诀》等收入《道藏》,深得时人推重。

其弟子刘渊然,少年时在当地祥符观当道士。仁宗时赐号长春真人,给二品印诰,与正一真人共领天下道教事。世宗朝,贵溪上清官道士邵元节进京,为嘉靖帝求子,深受宠信,赏赐穿一品服,官拜礼部尚书,是江西道士在明朝中最为显赫的一位了。

[旁注]

黄老 我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为而治”。

天师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衣钵弟子,被选为道教的首领。但后世也有道士称天师,从元代忽必烈开始,官方正式承认天师的称号,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张道陵子孙自称,以及道教和民间的称呼。

葛玄 三国吴道士。字孝先,又称葛天师。《抱朴子·金丹篇》称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于閤皂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在部分道教流派中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许逊 江西南昌人,道教著名人物,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晋时曾举孝廉,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在江南地区留下了斩蛟龙治水的传说,受历代朝廷嘉许和百姓爱戴,誉为“神功妙济真君”、“忠孝神仙”,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陆修静 字元德,三国吴丞相陆凯的后代。笃好文籍,穷究象纬。早年弃家修道,好方外游,遍历云梦山、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名山胜地。461年来庐山,“爱匡阜之胜”,构筑精庐居处修道,是为太虚观。自此,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庐山道教势力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极大贡献。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创于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道号重阳子,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

周颠 字信甫,周敦颐后裔。14岁的时候,得了发疯的怪病,大家就都叫他周颠了。他又是和尚,还是道士,又被皇帝认定为“仙家”,他每次总是道破天机,千钧一发的时候总是给朱元璋莫大的帮助,以至朱元璋临死前还在念念不忘,亲自给他撰写传记、诗歌,进行无以复加的赞扬。

[阅读链接]

明末至清前期,江西又出了两位内丹功法大师伍守阳和柳华阳,都是南昌人。伍守阳在明末放弃儒业,专习全真派龙门功法,参照禅学,隐迹深山,最后得道。

传说伍守阳在100年之后出山,传授给柳华阳。柳华阳少年时即好佛法,后在皖水双莲寺出家,故后人称之为“禅师”。然一遇伍守阳,便尽得其传,且有所发展。

伍守阳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柳华阳著有《金仙正论》、《慧命经》,后人把此四书合刻,称为《伍柳仙宗》。这一套功法叙述详明,比较浅显易懂,对后代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