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杰出作品《牡丹亭》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江西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他的《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旧礼教的精神。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
汤显祖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权贵的招揽而落选。直到33岁时才中进士。中进士后,明万历年间曾任给事中,49岁时弃官回家。
汤显祖从小受心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
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戏曲。他是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玉茗堂四梦”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史赞道:“为官不济,为文不朽。”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
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3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
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
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在皇帝主持下,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旧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
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历代舞台上,《牡丹亭》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冥誓》、《还魂》等几折。
[旁注]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诗经》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宾白 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我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明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一说“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阅读链接]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并称我国四大古典戏剧。
汤显祖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汤显祖也是世界伟人之一,有人将他和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