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集成——柳子戏

柳子戏属弦索声腔系统中的古老剧种,它的唱腔是在元明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逐步衍变发展起来的。

柳子戏早期用三弦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因此流行于运河以东的曲阜、泰安、临沂、莒南、沂南等地,群众习惯称它为“弦子戏”。到黄河以北,称其为“百调子”或“糠窝窝”,在临清则称为“吹腔”。

在清代中叶之前,柳子戏与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并列为我国四大古老声腔剧种,在戏曲史上有过较大的影响。

民间小令演变新剧种

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中原地区的民间俗曲小令蓬勃兴起,正如明代文学家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中所记载:

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

……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

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

这些民间俗曲小令的蓬勃兴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这些俗曲原系农村及中小城镇中流行的民歌,经过艺人加工或文人墨客加以润色修订,然后弹奏演唱,广为流传,从而逐渐形成了弦索腔系,音乐质朴无华的独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弦索清唱逐渐衍化为化装表演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予以充实和发展,其早期剧目中的《十大思夫》、《貂蝉思夫》、《樊梨花思夫》、《莺莺思夫》、《李亚仙思夫》、《李三娘思夫》、《佘太君思夫》、《赵花奴思夫》、《陈妙常思夫》、《王玉蓉思夫》和《尼姑思夫》,这些都是由一个旦角主演的独角戏。

实际上这是将原来的弦索清唱的曲调改为由演员化妆登台演唱,从而使其由说唱转化为戏曲表演形式,人们称它为“弦子戏”。

后来弦子戏又与通俗易懂的“柳子调”相结合,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昆腔”、“高腔”、“青阳”等声腔剧种中的若干剧目和唱腔,以丰富和完善自己,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多声腔的曲牌体剧种。后来,因曲牌“柳子”好听上口,群众变称其为“柳子戏”,实为约定俗成之名。

在清代乾隆初年,柳子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委婉柔美的声腔,新颖生动、富有朝气蓬勃的演出形式,由山东传播至各地。在1775年以前,就已传入河南境内,李绿园脱稿于1777年的小说《歧路灯》中记有:

那快头是得时衙役,也招架两班戏。一班山东弦子戏,一班陇西梆子腔。

栾星《歧路灯》注释:

弦子戏,也叫“柳子腔”。是在山东生长起来的一种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和河南、江苏的部分地区。

随着柳子戏的不断发展,除在山东毗邻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流传外,还北上进入北京。小铁笛道人在1803年的《日下看花记》自序道:

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声磬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往者六大班旗鼓相当,名优云集,一时称盛。

这记述的是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前的情况。然而那时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时称盛”的剧种,与昆、弋、梆相提并论,被称为“东柳、西梆、南昆、北弋”。

然而,自1790年徽班进京后,皮黄逐渐占据京城剧坛,柳子腔只好返回山东、冀南和豫东一带,在农村集镇中演唱。

1851年前后,演红脸的艺人姚天机在鲁西南创立科班,培养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演员,如“十里轰、盖山东、玻璃水眼、张道洪”。

1861年前后,柳子戏名旦戴金枝,曾在一天之内连唱15次《锯大缸》。在这之后的著名演员有小生刘玉柱、旦角江米人、丑角姚兰臣、净角周保三等。

到了1915年,在曹县孙老家镇温楼村曾礼堂成立了一个科班,是一个柳子戏班,管主是该村的曾礼堂,简称曾家班。

该班共培养了三期学员,按入学早晚分为春、秋、明三代。曾家班每期学员为40人左右,学员的年龄10至15岁,大都是温楼附近村庄的孩子。在此任教的老师,春字辈、秋字辈为王福润,明字辈是姬春花。

1935年,由张春雷集合毕业的学员组成一个柳子戏班,在东明、菏泽、丰县、曹县一带演出,获得了很大反响。

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子戏几经磨难,艺人们或改唱他戏,或弃戏务农,只有个别剧社勉强维持演出,惨淡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柳子戏这一古老戏种得到恢复和发展。

[旁注]

小令 元朝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不同。

沈德符 明朝文学家。1618年中举人。他曾在国子监读书,聪敏好学,精通音律,熟谙掌故。所撰《万历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除《野获编》外,他的著作还有《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三卷、《顾曲杂言》一卷、《飞凫语略》一卷,《秦玺始末》一卷。

高腔 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高腔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李绿园(1707年~1790年),清代文学家,长篇古典小说《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出生时,《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7岁,李绿园10岁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他们是同一时代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的三位巨匠。

四大徽班 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剧坛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1790年,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以唱“二黄”声腔为主,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中,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

[阅读链接]

1942年,唱柳子戏的曾家班改为公义班,1944年改名为“新生剧社”。在曾家班出科较有影响的演员有花脸张春雷,红脸杨洪善,武生何方善,小生张兴城,青衣李保安等,主要上演的剧目有《孙安动本》、《大河北》、《虎牢关》、《改金牌》、《张飞闯辕门》等。

柳子戏原没有女演员,新中国成立后从河南商丘四平调剧团内招来一些女演员充实到柳子戏班。因柳子戏曲调难学,她们一时难以学会,所以这个戏班既演柳子戏,又演四平调,后改为四平调剧团。

当时全团有57名柳子戏老艺人,不愿改变剧种,就脱离四平调剧团转去郓城,成立了郓城县工农剧社,1959年调到省里,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