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高腔剧种蓝关戏

明代末年,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并且风靡全国。所以,弋阳腔也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传到山东莱州。

弋阳腔戏班来到莱州演出,并在莱州百姓织布的地窨子落脚投宿。在这期间,艺人们常为莱州本地的百姓唱些曲牌小令,这些曲牌小令易唱易记、顺口可歌,从而在当地迅速流传。

莱州本地的艺人们以“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和模仿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表现形式,又吸收了胶东的民间曲调,而演变成了一个新的地方戏曲剧种。由于演唱的主要剧目是韩湘子的故事,韩湘子的叔父韩愈,处处过难关,取了“难关”的谐音,故名“蓝关”戏。

蓝关戏备受人们的喜爱,在当地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去听蓝关戏,冻死也愿意”之说。

在1821年,蓝关戏极盛时期,相继涌现出以龙埠、东季为代表的十几个“连字班”和一大批专攻此业的会唱者。

东季班以演《东游记》为主,称“文蓝关”,龙埠班以演《西游记》为主,称“武蓝关”。一文一武,轰动一时。蓝关戏由此而更加蓬勃崛起,并开拓了流传地域。先后传入掖县的马回沟,程郭、麻渠、李家疃等地,一度遍布山东全境。

清代光绪年间,龙埠、东季、马回沟、小河头等村的艺人交往甚好,“非蓝关戏不请”。每逢各种庙会、山会,这几个村子的艺人便云集一堂,献艺交友,同台搭档演出。这一壮举为艺术上相互吸收,彼此增益创造了条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域的差异,蓝关戏逐渐形成了以龙埠、东季为代表的东西两路。艺人说:“十里蓝关音不同,音同唱不成。”从而呈现了各派竞奏、绚丽丰繁的盛况,至此,蓝关戏名声大振。

蓝关戏的班社属业余性质,农忙务农,农闲传艺,不计报酬,旨在育人。其班社又常称“脸子班”、“拨脸子”、“耍儿会”等。班主被尊称为“师傅”、“师长”、或“会长”,多是当地艺术造诣较深的艺人长者或学员自己的父老长辈,学员多为当地的晚辈儿童、青年。

“拨脸子”活动,既非正式坐科,亦非跟班学艺,因而其师徒体制也就不像专业科班那样严格。往往是邻里相授、街邻互取,或者是父子相传、祖孙数世。学员在“脸子班”与师傅形影不离接受真传,朝夕相处聆听教诲。

同时,教师们在此期间也常聚一起,彼此切磋,相互增益。学员靠他们逐字逐句口传心授,手、眼、身、法、步也由他们一招一式言传身教。

就这样,周而复始,从不间断。通过年复一年的“拨脸子”活动,培养了一代一代的蓝关名伶,派生出一代一代的艺术风尚,大致都是缘于其师承的拓展延续。

清代道光年间,莱州东季的季京文、季丕京,莱州龙埠的张君柴、李京元,马回沟的郭同弓、郭福先,招远县小河头的王贺义等,均都各有师承,各有建树,名闻当时剧坛,成为蓝关一代宗师。同时,他们又都能推心赐教,传于后人。

继之而后,清代光绪年间,也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中,张义堂、唐京祥等师承于张君柴、李京元。季希奎、李振平宗法于季京文、季显文。王贺义、王喜莲传艺于周子舜等。郭同弓、郭福先授艺于郭楞云、于占海等,也均遐迩闻名。

蓝关戏的唱腔,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帮、打、唱”三位一体的完善结构,数百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其节以鼓,其调喧”及“一人唱而众和之”的艺术特点,备受四方人士的喜爱。

蓝关戏的唱腔结构是联曲体。全部唱腔由多种曲调不同的曲牌连缀而成。同时也揉进了许多饶有风趣的民歌、小调等与之联套。从而,更加丰富多彩。常用的曲牌有:高腔、平腔、悲腔、老腔、赞子、昆调、说书调等。

帮腔是蓝关戏“帮、打、唱”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程式性、丰富性和典型性构成体系,从而对形成蓝关高腔的音乐风格特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无伴奏的干唱形式增添了活力和光彩。因而,当地蓝关艺诀有“七分帮、三分唱”之说。

蓝关戏的帮腔演唱主要由打击乐队的成员担任。打鼓老领头唱其他人跟上来。帮腔的演唱以真声和假声相结合的方法,二者熔于一炉,既幽雅纤细,又粗犷豪放,颇有诗意和交响性。

锣鼓是蓝关戏音乐的另一显著特征。它在长期的演奏中形成了独特完整的艺术风格。它以独具的气势,鲜明的节奏,进一步强化保持了蓝关戏“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艺术特色。

流行于当地的戏谚有:

半台锣鼓半台戏,没有锣鼓没有戏。

打蓝关、打蓝关、无打不能唱蓝关。

这些谚语都说明打击乐在蓝关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蓝关戏常用的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堂鼓、木鱼、铜铃等。常用锣鼓经有数十种之多。

蓝关戏的历史,是一部不同地域声腔剧种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既坚持自己风格,又汲取诸艺之长,融汇发展的历史。

源于古老弋阳腔的蓝关戏,不仅能继承弋阳腔之古风,保持其余绪,同时又食古能化地走着自己的路子,而奇迹般地存留于世,其历史经验是值得探讨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风靡全国的弋阳腔,早已销声匿迹,其原始风貌已不可复寻,日前几乎已成绝响。然而美丽富饶的莱州北部边陲及周边地区,在民间仍幸存着一支弋阳腔的遗脉,那就是蓝关戏。因其历史悠久,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旁注]

弋阳腔 戏曲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戏谚 指划定在戏曲范畴内的一种戏曲行业谚语。戏谚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背负着中华戏曲艺术传承的重任,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堂鼓 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都不一样,一般是鼓心的音比较低,鼓边的音比较高。经由通过敲击鼓边、鼓心和控制敲击的力量,可以获得大幅度的音量和音色对比,也能演奏出复杂的花点,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有较大的作用,是民间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木鱼 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的伴奏乐器。明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后来,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阅读链接]

蓝关戏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厚的家底,据不完全统计,它的剧目有近百出之多。剧目的来源一部分是根据元末明初的古典章回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另一部分是根据《东游记》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又名《上洞八仙传》,主要叙说了八仙的传奇故事。

此外,当地艺人还精编了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小戏《刘客钓鱼》、《绒花记》等。在1836年左右,莱州龙埠艺人张君柴编写了《乌计国》一戏,并成为蓝关戏的保留剧目。

1875年龙埠文人张云贵用了3年的时间编写了《刘全进瓜》一戏,这些剧目都凝聚着历代艺人、文人的心血,也成为蓝关戏久传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