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讴歌——莱芜梆子

山东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奇葩。

莱芜梆子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壮、高昂粗犷、刚劲挺拔、激烈奔放,气氛热烈,旋律平实、行腔流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艺术魅力。长于体现正剧,特别是喜剧气氛。

莱芜梆子代表了爽直粗壮的泰沂山区人民的性格特点,因此深受莱芜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徽戏进山东变梆子腔

1790年,由于清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南北水陆交通的发达,盛极一时的徽戏,沿着大运河流传到了山东。

徽班进入山东以后,为了适应山东泰山赶山会等活动,徽班由山东济宁运河码头经御道到达泰安,落脚在那一带演出,得到了众多百姓的喜爱。

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于南北交往的频繁,流传在山东的徽戏,还能得到江南徽班在艺术上的接济。

到了清代咸丰初年,南北交通因为战争中断了,山东的徽戏失去了与南方的联系。于是,其中的一个班社,便在泰安县夏张镇王侍郞家定居下来,组建了一个新的班社,取名为“老春阳”。

老阳春与徽州的大阳春、新阳春、二阳春、三阳春同名,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山东徽班与南方徽班的血缘关系。

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山陕梆子经河南流传到山东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于是,徽戏和梆子便在泰安附近与老阳春班同时流传。

当时老阳春班的演出活动,还远远没有发展到剧场售票方式,一般由地方的会首邀请戏班包场付酬,为山会、庙会、大集或年节、喜庆、还愿等活动演出,称为“写戏”或“点戏”。

所谓的“会首”,就是指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头头脑脑儿们。当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会首们多数只点一台徽调戏。这便为本地梆子和老阳春班同台演出提供了机会。

徽班历来就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自打两个剧种合班演出后,他们为了适应群众口味多样化的需要,便彼此取长补短,丰富了各自的声腔,而且增加了各自剧目的数量。

在这之后,许多徽班开始设班收徒,自1874年,第一个科班小阳春班开始了。从那时候起,戏班就开始同时传授徽戏和梆子,同时,也完成了两者在艺术上的结合。

当时,由于徽班举办科班所收艺徒都是山东人,久而久之,它的特点也逐渐地山东化。如,在道白咬字上,艺人在演唱梆子剧目时,已完全改用山东口音了。而在演唱拨子、吹腔等徽班戏时,则保留着江南口音,如将“茶博士”读作“擦布司”。

此外,梆子还吸收了徽戏比较细致规范的舞蹈身段,以及大量的伴奏曲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本地的演员越来越多,再加上受当地群众喜好的影响,这些徽班逐渐改为以演唱梆子戏是主,徽戏的成分日益减少,以至于慢慢地绝迹了。

就这样,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也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声腔逐步定型以后,随后便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从清朝光绪末年的大约50年间,是莱芜梆子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科班和戏班的全盛时期。在当时,仅在山东省泰安、莱芜、新泰一带,就先后建立了10多个科班,培养了400多名演员。

在1874年,山东省章丘财主朱凤集成立了小阳春班,聘请的教师是山东省沂洲人卓挡。据后来老艺人讲,小阳春班社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演出剧目丰富,活动区域很广,是莱芜梆子历史上名声很大的一个重要班社。

小阳春班演员魔旦子,亦称“末囊子”,是莱芜梆子祖辈演员的代表人物,姓陈名福庆。因生活所迫,不满10岁时,就偷跑到章丘“小阳春班”跟班学戏。因其聪明伶俐,虚心好学,不久收入科班,学习花旦。

陈福庆学戏认真,功底扎实、唱做俱佳,唱腔和表演都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尤工闺门旦,拿手戏是《虹霓关》、《打樱桃》和《荷珠配》等。

民间还流传有顺口溜:

孩子孩子你别哭,一会就出来你“魔旦子叔”;“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魔旦子”出角不出角。

据传有一位村妇听说“魔旦子”登台了,抱起孩子就往剧场跑,不留神在南瓜地里绊了一跤,到剧场一看,自己怀里抱的却是一个南瓜。由此可见,陈福庆高超的艺术魅力。

到了1895年,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北勺山艺人田用子所成立了长顺班,继而成立了吉庆等十几个科班。长顺班的教师是田用子、宋贵春、邹顺清。

在长顺班,胡宗立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艺人,他外号“胡大彩”,是山东莱芜东关人,他擅长扮演红脸行当。他的演唱字正腔圆,清晰优雅,最拿手的戏是《八宝珠》。

还有亓长贵,外号“板凳子”,山东莱芜高庄梨沟人。他擅长扮演花旦行当。还有朱长宝,他是山东泰安岱岳区崅峪小河西人,他擅长扮演大花脸行当。

吉庆班是1895年左右,由山东沂源县鲁村艺人贺长春所成立的班社。吉庆班的教师是贺长春、邹顺清、潘贵。吉庆班著名的艺人有段洪彪,他艺名“洪福”,外号“段四子”,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颜庄人。他擅长扮演红脸行当,最拿手戏是在《打渔杀家》中扮演萧恩。

还有孙竞成,外号“随子”,山东省沂源鲁村人,擅长扮演二花脸行当。他功底扎实,唱做俱佳,有活周仓之称。孙竞成的拿手戏是《战洛阳》和《水淹七军》等剧目。

恒盛班是1905年左右,泰安市岱岳区范镇财主刘振永所成立的班社。恒盛班的教师是赵风春、刘福才、崔明德、邹顺清和邹城人赵光平。

小长顺班是1905年,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小西窖艺人吕庸甲,在山东新泰市翟家庄所成立的班社。小长顺班的教师是吕庸甲、赵殿起、张叔原、邹顺清。富盛班是1907年,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赵宗佐所成立的班社。富盛班的教师是亓德贵、王佐湘和河南人刘庆祥。

庆丰教育社是由泰安市泰山区城东刘家刘森林、徐焕洞所成立的科班。庆丰教育社的教师有王佐湘、王佐明、孙竞成、丁延生。这4个人专门教梆子戏。赵贵东、青州人高凤魁和临朐人马同礼三人是特聘的京剧教师,他们重点教授武戏。

兴华班由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艺人刘鹤隆所成立的科班。兴华班的教师是邹开勋、奚凤贤、陈富全、高凤魁。继庆班由山东省新泰市南师店艺人娄云宝所成立的班社,继庆班的教师是孙竞成、吕庸甲、胡庆松、张庆海、栾尚文。

吉庆班是1934年,由山东省莱城区高庄街道办南王庄王福佑所成立的班社。吉庆班的教师有刘希文、孙竞成、胡宗立、张凤水、奚凤贤、郭继武、王麻子。

这些科班都是艺徒满三年出科的正规班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业余的科班。

新长顺班由山东泰安市刘宋艺人宗恒森所成立的泉字辈的科班。新长顺班的教师是陈福全、任洪喜。

玉顺班山东沂源县大张庄艺人王金成所成立玉字辈的科班。玉顺班的教师是王麻子、李光俊、臧仁。

此外,还有一个由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行头白玉航所成立的吉字辈科班。它的教师是奚凤贤、孙竞成、陈福全、丁达生。所谓的“行头”,就是以前称在剧团管理服装的人为行头。

以上共计14个科班。其中艺人所成立的7个,官员所成立的6个,行头所成立的1个。

后来据老艺人回忆,由于各科班的班主不同,各方面的待遇、规矩也不一样。官员所成立的科班,都是三年以上出科。

艺徒在科班学戏,由东家管吃穿,雇聘教师。学戏集中时间很短,便外出卖戏演出,收入全部归东家。三年学徒期满后,艺徒可以任意去留,随意搭班。

艺人所成的科班,一般是请艺人帮忙凑钱成立,也大都三年出科。艺徒集中学习几个月后便外出演出,随演随学。期满出科后,整个科班便变为职业演出班社,按人划股分红。

也有的科班实行“三年满、四年愿”的办法,即在科班期间艺徒三年不拿收入,第四年的收入除少量给艺徒外,其余全归班主,艺徒以此来表示对班主的感谢和报答,四年以后,艺徒可随意去留。

当时的科班规矩很大,要求很严,有不准带家属,不准喝酒上台,不准嬉笑耍闹等“十大班规”。

学徒学戏时,因受到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既无剧本也无曲谱。演员要全凭记忆,口对口地跟师傅学会几百个剧目和六七种艺术形式的演唱声腔,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但也正是在艰苦条件下学徒们坚持学习,使得莱芜梆子成为了名震一方的戏曲。

清代光绪末年到1937年前夕,是莱芜梆子的兴盛时期。当时各地的专业班社大量涌现,演出活动也十分活跃,流行区域更是不断扩大。

在这期间,莱芜梆子主要活动在山东莱芜、泰安、新泰一带,后来它又向东流行到山东日照,向西流行到山东平阴,向南流行到山东临沂,向北流行到山东济南一带,并且备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阅读链接]

徽戏 泛指古徽州产生的戏曲。在古徽州的历史上,戏剧演出活动源远流长。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徽戏起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徽戏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艺术大厦的基石,南方许多主要剧种如滇剧、粤剧、闽剧、桂剧、湘剧、赣剧、婺剧、淮剧等都与徽戏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关系。

曲牌 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科班 我国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科班起源于明代,随着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除官办的梨园、教坊之外,大多数都是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带有很大局限性,于是采用以班代班方式培养演员的大小班和专门培养童伶的科班便相继出现,其性质仍然是师徒相传。同时,科班也是成为演员必须也是唯一途径。

《打渔杀家》 京剧中著名的剧目。这个戏本是《庆顶珠》中的两折,又名《讨渔税》。似取《水浒后传》中李俊事改编而成。为京剧优秀剧目之一。

《水淹七军》 清代戏曲舞台上出现的不少“关公戏”之一,着重表现关羽的大将风度和谋略。“观书”一场词白不多,主要通过表演动作,刻画了他从冥思苦索到豁然开朗的心理过程。“观阵”唱腔高亢激越,“水战”武打繁重。

[阅读链接]

从1937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间的时间里,由于战争山东省整个泰安沂濛山区除有少数民间业余剧团季节性活动演出外,没有一个职业班存留,也无一个科班建立。莱芜梆子日趋衰退,达到了没落的边缘。

后来在1954年,山东省莱芜县建立了莱芜国营民艺剧团,这是莱芜历史上第一个国营专业文艺团体。1956年,这个剧团正式改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从此,莱芜梆子这个濒于灭绝的古老地方剧种,重新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