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俚曲——柳琴戏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4省接壤地区。

柳琴戏的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柳琴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

柳琴戏来源于群众,发展于群众,创新于群众。形式的多种多样和内容的通俗易懂,使它成为深受鲁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艺人聚集诞生新剧

在清代乾隆年间,贫苦农民四处流浪,一部分人就用唱门子的办法代替叫门子。那忧郁而凄怨的曲调,那献媚并讨好的表情,不得不让人心动。

后来,穷困的人们逐渐地觉悟,那些靠演唱谋生的艺人竟然也能混饱饭吃,便都唱起了小曲儿,人们称这种小曲儿为“不拉门”。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山东临沂滕县北部有一个苏姓的名门望族,在苏家尚字辈中有一位才子,他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榜眼的功名,后来又被招为驸马,于是苏家更是名声大噪。

后来,苏家有一个小辈,仗着家族的背景在乡里横行霸道。突然有一天,那个小辈无意中犯了满门抄斩的大罪,缉拿归案的官员动了恻隐之心,为了保住苏家根苗,就暗自释放了两名孩童,让这两名男孩跟着母亲连夜逃跑了。

这两个孩子的母亲孙氏,为了避仇人带着老大苏道一,小名苏来,还有弟弟苏千一,四处流浪,唱“不拉门”乞讨度日。

后来,驸马的好友运河县令看到老友的妻子儿子这么悲惨,就出资在滕县东郭徐楼为他们母子三人安家落户了,又送给他们良田数顷。

他们母子三人在徐楼生活,家资渐丰,苏母就送两个孩子去读书了。兄弟俩看到母亲这么辛苦,于是发奋读书,到了乾隆末年,兄弟两个分别考中文、武秀才。

运河县令看到老友的孩子如此有出息非常高兴,于是赐给苏家金匾额一块,上书“龙虎居隐”4个金字,落款是清嘉庆二十三年,即1818年,盖有县令大印,并把徐楼改名为“苏楼”。

但是后来,兄弟俩乡试未能考中贡生,回到家后非常惆怅,愤世不公。小名叫苏来的文秀才,精通音律、酷爱唱歌,就连他家做活的也都要有好嗓子的,干活时也要唱着戏干。

苏来为了解除烦闷,决定重操旧技,他亲自编写剧本,管饭教唱本村与邻村子弟,并且招长工的时候,如果不会唱歌就不录用。

此时,民间的乞食艺人们也从挨门卖唱变为了打地摊演唱的形式,演员由一人增加为两人,出现了对白和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时候演唱的大都是小段子,后来这些小段子发展形成了篇子。

这种篇子的唱词自由,曲调丰富。在许多篇子里,有的有故事情节,有的没有故事情节。在有情节的篇子里,有一部分故事仅有两个人物,两个演员就按照人物分工演唱,身份固定了,表演的目的性加强了,在其他剧种的影响下,很快就发展成为对子戏。

当时的对子戏主要有《打干棒》、《小书房》等。后来,又出现了两个演员表演较多人物的演出形式,为了区分不同人物,艺人们借助了简单的行头,如礼帽、毛巾等,在演出中,不断变换,群众称为“当场变”或“抹帽子戏”。

这些乞食艺人看到苏家在招唱曲儿的,便纷纷到苏楼入伙,这样苏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雏形的班社。清代道光年间,滕县东门外有武氏兄弟,因唱肘鼓子出身,人称“武大周”、“武二周”,并且,他们还学会了当地流行的花鼓。

苏来知道后,便把武氏兄弟请到了苏楼。那时,到苏楼搭班的还有滕县南部高庄唱花鼓的艺人高二,艺名“高老板”,滕县西部磨庄唱花鼓的艺人安得有,峄县李村唱三句半的艺人八戒等。

各曲剧种的名伶义士纷纷到苏楼集结,年头唱到年尾,尤其春节前后,从腊月十五到正月二十,十几口艺人在苏楼及邻近乡村通宵演唱,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增强技艺。

如此一来,就使花鼓、肘鼓子、怡心调来了个大汇集,在相互碰撞、相互交杂、相互浸透、互为转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剧种,称为“锣鼓统子”,但民间仍称“花鼓”。

锣鼓统子形成后,经过艺人们的共同努力,在文秀才苏来的指导下,借鉴了柳子戏曲牌山坡羊、耍孩儿的词句格式,把锣鼓统子的腔调与鲁南民间小调四句腔合流。

四句腔流行于滕县南部,唱法是一个人叫起腔来唱三句半,后半句由其他人齐声帮腔,拉尾音翻高八度,近似运河畔拉纤呼号之声。

苏来还吸取了起源于滕县山区牧羊人唱出来的溜山腔,保留了锣鼓统子的打击乐,使四句腔、溜山腔、锣鼓统子融为一体。

因这时的锣鼓统子已经吸收了许多曲种,并带有一些随心所欲演唱的成分,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原唱花鼓的艺人仍称它为“花鼓”,原唱锣鼓统子的人仍称它为“锣鼓统子”,艺人们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剧种名称。

后来有一天,县令的师爷说:“这些叫法太乱,不好听,我们现在一句唱完后边拉腔,就叫“拉后腔”吧!”

于是这个新的锣鼓统子戏就有了拉后腔的名字。拉后腔经过不断吸收民间小调、运河号子和其他地方剧种的营养,使腔调不断丰富、创新,以其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他剧种,唱者如痴,听者如醉,群众爱之入迷,美其名曰“拉魂腔”。

[旁注]

科举 我国古代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

榜眼 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是我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在民间很早就有这个称呼,但是作为科举术语广泛使用是自宋代开始。

驸马 我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

匾额 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我国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它把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并且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是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花鼓 指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始称“打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是根植于安徽省凤阳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凤阳花鼓起源于元代末年,它原系凤阳民间社事活动中娱神歌舞的片段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春节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县令 古代官名。战国时和秦代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商鞅变法后,合并诸小乡为县,设置县令及职责。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

师爷 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其佐治人员则统称幕僚。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为各级军政官署的代称,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之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称谓,也称为“师爷”。

[阅读链接]

拉后腔便是后来的柳琴戏,关于柳琴戏的伴奏乐器柳叶琴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传说,当时的肘鼓子艺人,如高二、安得友等人到苏楼演唱时,也跟苏家学唱一些新词新调,因无弦乐伴奏,显得单调。苏来便与艺人研究想要造一个乐器,他们思来想去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案。

忽然有一天,苏来看到自己画屏上“王昭君”的琵琶形状,心想:如果把它缩短一点就好了。于是叫苏家的木工王清仿照琵琶刻制了第一把土琵琶,因形似柳叶,所以也叫“柳叶琴”。

从此,滕县一带的艺人,因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伴奏灵活,便纷纷采用,广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