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曲——吕剧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
吕剧既是“戏曲”又是“曲艺”,这是它最为突出的特点,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
最初的吕剧班子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53年戏曲改革中定名“吕剧”,并成立山东省吕剧院,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时殿元改革产生新剧
在清代光绪年间,山东乐安县北部地区“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百姓迫于生计,背井离乡,逃荒要饭。
当时,有一个孩子,名叫时殿元,他也跟家里的大人四处讨饭。时殿元从小家境贫寒,早年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8岁时,时殿元的父亲去世了,他便和母亲流浪到河南、江苏一带。
一天,时殿元见有的盲人拉弦唱曲要饭,他为了多求点施舍,时殿元和同乡的人也随身带着胡琴,手拿竹板,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唱成小曲儿进行乞讨。时殿元虽然不识字,但记忆超人,在乞讨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很多小段子。
1879年,16岁的时殿元邀请同村能演奏二胡的时秀江,随谭家村民间艺人谭立盈,到山东省临淄、寿光、潍县一带卖唱。
在这期间,他向谭立盈学会了《逛灯》、《画扇面》和《裱绣鞋》等曲调。此后,时殿元便以唱曲为业维持生计,开始了他的艺人生涯。
1880年,山东琴书传入山东东营市广北一带,民间艺人争相学唱。这期间,时殿元也学会许多山东琴书的曲牌和篇目。打这以后,时殿元不断吸收其他曲种的唱法,于是逐渐形成自然洒脱、幽默夸张、善于形象表演的艺术风格,当时的人送他绰号叫“时鸭兰”。
鸭兰是指一种叫声清脆婉转的小鸟,取这样的绰号是表明时殿元唱法新颖,嗓音洪亮。另外,时殿元的表演也感情真切,为农村妇女所喜爱。于是当地就有了“听到鸭兰儿唱,饼子贴到门框上”的说法。
此后,时殿元便以演唱扬琴为业,常与叔弟时殿乙、姑表弟崔心悦和崔心庆搭伙在山东省广饶、东营区、博兴、临淄、益都、潍县等地演唱。
1887年,时殿元为提高演唱技艺,到山东西南部菏泽一带学艺,随后又到河南开封、安阳一带边卖唱边学艺,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这期间,他学会了《三打四劝》、《洞宾戏牡丹》、《王天保下苏州》、《鹦哥当媒人》、《鸳鸯嫁老雕》和《后娘打孩子》等扬琴书目,以及铺地锦、相思调、莲花落、大汉口和哭迷子等曲牌,也能演唱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等曲调。
在演唱过程中,时殿元善于把学到的腔调与本地流行小曲,如艮秧光、姐儿调等融会贯通,以适应群众的欣赏习惯,受到广大观众欢迎与喜爱。
1893年,时殿元和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武春田5人组成同乐班,以唱扬琴为职业。崔心悦的嗓音婉转柔美,表演质朴细腻、性格鲜明,曾在广饶、博兴、潍县、淄博、胶东等地名噪一时。
崔心悦不仅演唱技艺精湛,而且在改编整理剧本方面也有较大成就。在同乐班里,他是唯一念过两年私塾的“秀才”。戏班演出剧目中的唱词、道白等都由他向演员解说教授。当时,崔心悦把戏的主要唱词和念白先写出来,然后再经时殿元和参加演出的演员加工完善,最后再排练演出。
崔心庆是崔心悦的弟弟。他在同乐班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参加打扬琴伴奏,他精通四胡、扬琴、坠琴等乐器,尤其精通演奏扬琴。
谭明伦出身贫寒,受父亲谭立盈的影响,他从小爱唱小曲,曾经跟随父亲长年漂泊异乡沿街卖唱。他加入时殿元的同乐班后,同乐班每到一地,就先让他唱几个段子,每次都博得观众的齐声叫好。经几年的跟班学艺,他的演唱技艺大有提高,会唱的书目逐渐增多,成为同乐班的主要演员。
谭明伦的嗓音纯正甜美,唱腔清晰明亮、珠圆玉润,扮相俊美,表演自然细腻。他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他不仅戏演得好,而且戏路子也宽,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全部通晓,被誉称为“五顶网子全戴”的人。他尤其以青衣,花旦、小生最为精通。
1806年春,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从安徽带回凤阳歌后。当地艺人都想学唱,但张氏兄弟不愿意将这些绝活轻易传人。
当时,16岁的谭明伦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因为和张氏兄弟有点亲戚关系,便前往拜师学唱。于是他学会了凤阳歌的演唱技巧,为他后来改造、发展吕剧的唱腔奠定了基础。
武春田在幼年时就拜了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并且还精通坠琴、扬琴等乐器。在同乐班第一次演出化妆扬琴时,便操琴伴奏。
同乐班组班初期,他们主要在山东广饶、博兴、惠民一带活动。后来他们又到山东潍坊、淄博、胶东等地演出。
有时候,他们还远赴辽宁的大连、沈阳,以及黑龙江的哈尔滨等城市演出。从此以后,他们开始在社会上有了名气。
1896年后,京剧、河北梆子等各种戏班不断增多,山东琴书的演出市场面临激烈竞争。1900年冬,同乐班在山东诸城赵村与一个京剧班唱对台戏时惨遭失败。
于是,时殿元决心改造传统的山东琴书。随后,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启发,与班内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商议,决定将角色少、道具简单的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妆演出。
1901年12月,同乐班在时家村首次上演化妆戏。当时,谭明伦用竹片、纸、布扎成一头驴型,驴脖儿拴一串铜铃,驴肚四周用花布围绕,直垂到地面。花布上再用彩色描画。
这头纸糊的毛驴,它的头、耳朵、眼睛,尾巴都能活动。当演员把它挂在腰间表演时,驴头的摆动,铜铃的响声,正好合着演员的脚步,进退自如活灵活现,就如同骑着一头活毛驴。
崔心悦便将扎好的“驴”,用带子系在腰间,头戴假套,身穿花衣,右手挽驴,左臂挎一个红包袱,扮作骑驴的二姑娘。
时殿元则在鼻眼之间抹了一块白灰,头戴一顶毡帽,腰里系块白围裙,手执马鞭,扮作赶脚的王小儿。
二人边跑边唱,边唱边舞,幽默风趣,赏心悦目,令观众喝彩不绝。唱腔套用琴书中的曲调。其他人则用坠琴、扬琴等乐器加以伴奏。
这种新的演唱形式表演生动活泼,令观众耳目一新,吸引许多观众。他们每到一处,大家都争相观看,因此,他们初次演出,便获得了成功。后来,广大群众形象地把这一演出形式称为“跑驴戏”。
时殿元等人的这一创新,使原以坐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琴书,面目一新。就这样,化妆扬琴《王小赶脚》的演出,标志着一个新的剧种吕剧的诞生了。
[旁注]
竹板 竹板适用于各种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因伴奏的曲种不同,板的数量也有2块、5块和7块之分。传说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因数来宝及竹板艺人都供奉朱元璋为祖师爷,供奉朱元璋的画像为手持竹板。
扬琴 击弦乐器。扬琴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私塾 我国古代家庭、宗教或者教师个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四胡 清代用于宫廷乐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他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坠琴 民间拉弦乐器,是河南曲艺坠子书的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音箱如三弦而稍小,鼓面由蟒皮改为桐木板,琴杆保留了三弦的指板,用马尾竹弓拉奏,因而改成为拉弦乐器。音色浑厚。主要流传于豫北、鲁南、冀南,尤以河南最为盛行。
琴书 曲艺中的一种,因演唱时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琴书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等。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大多是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有些是受滩簧、南辞的影响或由大鼓演变而成。
[阅读链接]
吕剧的创始人时殿元培养了诸多戏曲名人。张玉书是时殿元晚年的得意门生,他12岁时,拜时殿元为师学唱化妆扬琴,主要扮演青衣行当。
张玉书的唱腔很有特色,演唱时先着力于吐词,把词交代清楚后才着力于行腔,唱词的疏密急缓和词意紧密接合,安排得当,听来使人感到既明快利落,又灵活多变。他这种演唱技巧对当时硬套四句腔的模式是一个突破,受到同行的称赞和观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