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山推动戏曲完美

1917年,章丘青野村村民马夫远和马敬鸾带头组建了五音戏社,这是章丘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他们还把已经声名赫赫的靳成章和靳成花聘为教师。

1920年,周姑子戏社扩充股份,股东为青野村村民马夫远、马景兰、张朝君、张同岭、张敦、马奎林、明鸿图、杨瑞林、冯悦增等。其中,班主为马夫远和马景兰,每个股东交100吊钱。

在这时,周姑子戏社收徒弟40多人,戏班学徒规矩非常严格,有“三年学徒、一年谢师”的说法。在这批学徒中,有很多学员后来都成为名气很大的演员。如明鸿钧、冯亭、赵明玉、冯兰亭、李炳伦、明先柱等人,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在这个时期,周姑子戏发展到能够唱故事情节复杂的专场大戏,这一创举,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20世纪20年代,靳氏兄弟率周姑子戏班赴济南大观园演出,在济南引起了轰动,场场爆满。后来,梆戏班主邓洪山看到周姑子戏很受群众欢迎,大有发展前途,便放弃了自己的章丘梆子戏而与靳氏兄弟的戏班合并,并拜靳氏兄弟为师,正式开始学习周姑子戏。

按照当时的规矩,邓洪山在靳家要学戏三年,还要同时兼做挑水、劈柴做饭等家务活。但是,因为邓洪山很有艺术天赋,靳氏兄弟对他也另眼看待,精心细教。邓洪山出生于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坝子村一个梨园世家。从他祖父到他儿子“红樱桃”,四代从艺,主工青衣,花旦。

邓洪山天资聪慧、灵性超人,他7岁登台,9岁唱红,人称“九岁红”。进入戏班后,邓洪山学戏刻苦、认真,勤于钻研,善于观察生活,能够从生活中提炼形象和各种形体动作,这使他的戏路广阔宽广,表演纯熟老练,不久就崭露头角,很快成为戏班的台柱子。

邓洪山的唱腔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声情并茂,字字情真。他扮演的《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在骑驴、数钱和抱包袱时,在表演上有“三绝”,即飘眉、送目、飞老鸹,这形成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

随着邓洪山的演技越来越突出,喜爱听他演唱的观众也越来越多,济南小清河码头的船工们,因长期看他的演出,还送他了一个爱称,叫“鲜樱桃”。当时,章丘、西城、济南、淄博一带的观众曾有这样的顺口溜:

卖了裤和袄,也要看看鲜樱桃。

三天不吃饭,也要把鲜樱桃的戏来看。

这些顺口溜,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周姑子戏的喜爱和对邓洪山的钟情。

后来,邓洪山接任周姑子戏班班主,他在演出时,大胆改进原来的锣鼓伴唱声乐,增加了二胡、三弦、月琴伴奏,并重新设计唱腔和剧本,使周姑子戏达到了新的水平。

邓洪山的艺名叫“鲜樱桃”,所以他也将周姑子戏班正式改名为“鲜樱桃小戏班”。在此后的演出中,邓洪山与艺名为“两盏灯”的艺人赵明玉互相配合唱戏,在山东省内一度红遍了半边天。

邓洪山在济南市顺风茶园一唱就唱了近30年。由于他年轻,又唱、做俱佳,名声一时传扬四方,齐鲁大地几乎无人不知“鲜樱桃”这个名字。

“鲜樱桃”这个响亮的名字,伴随邓洪山走过了70多年的艺术生涯,记录了他整个艺术生涯中的酸甜苦辛和荣辱悲欢。

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邓洪山成功地塑造了100多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他刻画的人物既细腻逼真,又生动形象,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五音戏特色。

这是周姑子戏走向成熟的一个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它受皮黄、梆子、落子、曲艺的影响,剧目逐渐向中型、大型戏发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复,表演也不再单一化。

北京京剧名角梅兰芳看过“鲜樱桃”的《王小赶脚》后大为赞赏,从此与邓洪山结为好友,并经常往来。这些情况,在《梅兰芳舞台艺术》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

1951,京剧旦角程砚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济南,听说“鲜樱桃”在周村演出,便专程去了周村。在邓洪山不知情的情况下,程砚秋观看了邓洪山的表演,对他的演技深表佩服。

下台后,程砚秋和邓洪山二人相互切磋技艺,程砚秋向邓洪山学习小姑娘的表演动作,邓洪山向程砚秋学习了京剧中的甩腔。在这以后,邓洪山与其他京剧名旦荀慧生、尚小云也成为好友。

1933年秋,邓洪山率班在北京城南游艺园的半年演出期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去看望过他们,并要去8张花脸脸谱。这些活动,对周姑子戏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靳氏兄弟的戏班在济南演唱期间,还经常与山东梆子以及刚兴起的吕剧同台合演,当时称为“二六合班”。1935年秋,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到上海灌制了7个戏共计6张唱片。

在这次灌制唱片时,邓洪山要价很低,使唱片公司大受感动。该公司后来赠给以邓洪山为首的周姑子戏班一面锦旗,上题“五音泰斗”4字。

周姑子戏虽然红极一时,但仍然没有个正规的名称。邓洪山便借用唱片公司赠给自己锦旗上的前两个字,改“周姑子戏”为“五音戏”,从此,这个名称便沿用下来。

随着五音戏唱片的发行,这个剧种被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它的观众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济南到淄博、潍坊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相继涌现出大批专业五音戏演出队伍,仅在济南市区内就有五六个戏班常年演出,而在农村地区也有五六个小戏班出现。

在这个时期,五音戏逐渐吸收了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式和锣鼓伴奏体系,使它的体系显得更加完善和完美。

章丘青野村是周姑戏的演出地、根据地和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子戏班,在济南市唱红了,唱响了,并延绵了半个多世纪。

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淄博市张店东南村还有一个40余人组成的五音戏社团。另外,章丘青野村则有邓洪山等人成立的30余人的五音剧社,淄博市博山还有刘方玉的五音戏班。

后来章丘青野村五音剧社和刘方玉的五音戏班合并,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并于1950年在淄博市博山区落户。

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正式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舞台。

1956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邓洪山、明洪钧、王化同等几十名老艺人建立了第一个国营五音戏剧团,即淄博市五音戏剧团。他们重整剧本,设计、改革音乐和唱腔,使五音戏焕发了新的生机。

从1958至1965年,五音戏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了淄博大地。其间,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

1960年国庆期间,五音戏团进京汇报演出。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历经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75年,淄博市五音剧团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多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

“进了青野庄,家家周姑子腔。”现在的青野村人依旧对周姑子戏偏爱有加,青野村党支部对周姑子戏年年予以扶持,使该村剧团经常在外演出。

历经100多年风云变幻,五音戏又在它扎根、成长的故土上,结出了更丰硕的果实。

[旁注]

梨园世家 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

落子 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冬季农闲时排练,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示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落子系秧歌类型的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唐山落子发展成为后来的评剧。

梅兰芳(1894年~1961年),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程砚秋(1904年~1958年),著名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1922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1923年再次到上海,使上海观众欣喜若狂,艺术也逐步趋于成熟。从1925年到1938年,程砚秋步入他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和“程派”艺术的成熟期,此时程砚秋已经集创作、演出、导演三者于一身,成为较具实力的艺术家。

昆腔 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阅读链接]

新中国成立后,邓洪山改编整理了《王小赶脚》、《换魂记》等10多部五音戏的优秀剧目,并请来音乐工作者尝试加弦,正式加上弦乐伴奏,结束了五音戏打锣鼓干唱的局面。

晚年的邓洪山,积极热心地辅导青年演员学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演员,他对五音戏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鲜樱桃”就没有五音戏。1985年,已迈入耄耋之年的邓洪山随团进京演出。他的《王小赶脚》再次受到专家们的好评。

邓洪山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五音戏事业,他的表演不拘泥于形式,不受制于舞台,而是从实际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他一生所演剧目无数,塑造了大批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格传承至今,为五音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