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变化的戏曲艺术

到了清代末年,拉魂腔已经形成了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一家人组成小小的班社到处流动演唱。

由于生活困难,没有钱置办衣箱、行头,戏班里要有顶礼帽、两件长衫就算是好班子了。因此,艺人只能穿大褂,戴礼帽、穿彩裙、扎彩球,以“盘凳子”的形式演出,又因人少,还需要一人兼演多角,伴奏也只有一副梆子和一把柳叶琴。

另外,拉魂腔的演出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唱对子”和打地摊演出的“跑坡”,发展成为庙会主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的“堂戏”,以及请神敬鬼、烧香还愿的“愿戏”等多种形式。

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一些大型剧班开始出现,角色行当也逐步完善,拉魂腔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

在1912年前后,固定班社基本形成,如当时滕县有卜家班,张家班,常春班等。这时戏班均已初具规模,演员配备较为齐整,行当已有明确分工,有了简单的戏衣、行头,文武场也有了专人负责。戏班的伴奏乐器除了柳琴外,还增加了坠琴、三弦、小锣和鼓等其他乐器。

1933年前后,卜家班曾领班进入泰安岱庙演出多日,后来又进入济南,在大观园四台春茶社演出。此时,拉魂腔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后来拉魂腔最红火的时候,每天都要在滕县县城演上个两三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其流行程度可以从当地盛行的顺口溜中略见一斑,其中最有名的几句是:

拉魂腔一来,大闺女跑掉鞋;

拉魂腔一走,闪倒了十九。

拉魂腔一走,躺倒了十九;

回来吸袋烟,爬起来十三。

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

为听拉魂腔,错抱枕头去南庄。

这些平实风趣的语言,正反映出人们对这一乡土剧种的深厚感情。

此时,拉魂腔正式登上城市舞台,班社人员逐渐增多,有了较好的衣箱行头,演出上有了所谓的“拿手戏”,如《喝面叶》、《小书房》、《七装》、《小姑贤》等。

最常演的剧目有《观灯》、《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艺人称“四大台柱子戏”,也就是戏迷们常说的“观不尽的‘灯’,点不尽的‘兵’,讲不完的‘四告’,唱不完的‘花园’”。

到了1953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拉魂腔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最大的特色便是“自由性”。柳琴戏自由性的艺术特质概括体现为唱腔、剧本、伴奏三个层面。

首先,不定腔、不上谱,唱腔处理的自由性。艺人可以根据自己对情节的理解,相对自由地处理唱腔,既可以任意组合乐句,也可以随机处理花腔,甚至某些有经验的柳琴戏艺人通过和乐师的配合,可以创立出一些新腔。这样,柳琴戏的唱腔,始终在遵循末句拉腔的“前提”下,充满着丰富的变化。

无剧本、不定词,剧本体制的自由性。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柳琴戏还没有文本形式的剧本存在,演出剧目更多的是以口头形式,在艺人之间口耳相传,因此演唱什么样的唱词,很多时候要依靠艺人的即兴创作与发挥。

据说,当时最红火的卜家班唱戏时,戏班经常会请一个有文化的人,给艺人们讲讲戏,分配一下谁演什么角色,有时候教几句词,有时候什么词也没有,就告诉你一个大致情节。艺人们把那几句教会的词唱完以后,就套唱各种各样的篇子。

这种“大纲戏”,或者叫“幕表戏”的剧本体制,为艺人的表演留出了很大的“间隙”,在不影响剧目主要情节的前提下,艺人具有很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弦包音、乐随腔,伴奏方式的自由性。柳琴戏的伴奏规模小、人数少,伴奏形式相对简单,主要以衔接艺人演唱为目的,尚没有形成独立的音乐表现品格,这样的伴奏方式是柳琴戏演唱自由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柳琴戏的唱腔风格比较独特,它以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他剧种,感染力极强,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

柳琴戏的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四分之一击拍,除了大部分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

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柳琴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戏曲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至今鲁南一带还流传着一段名为“四大香”的顺口溜:

绿豆米饭羊肉汤,旱烟袋和拉魂腔。

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柳琴戏唱腔曲调有哈弦、起板、导板、连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叶里藏花、雷对调、一哟调、老公调、回龙调、垛板、调板、闸板、冒调花腔、四六长腔、男女拉拉腔等。

此外还有从民间小调变化而来的过河调、赶脚调、送郎调、补缸调、叠断桥、打牙牌、千金小组进花园调、小放牛、八段锦、调兵调、叶落金钱等。其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柳琴戏的角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在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行当中,小头即闺门旦,二头即青衣,二脚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头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脚即丑,毛腿子即花脸,奸白脸即白面。

柳子戏传统的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三大门头十二行。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柳子戏演出剧目的增多、演出阵容的扩大,角色行当的划分也日趋明确具体,演变为现行的生、旦、净、末、丑五大门类。

生行包括红脸、净面大王、外脚、帮生、秀生、大武生、武生、娃娃生等角色。红脸,又称“大红脸”,是柳子戏特有的角色行当。生行中的开脸戏,兼工净行中的唱功戏,俗称“黑红搅子”。

其唱腔高亢浑厚,动作威武刚健。表演以唱为主,重在造型。剧中所扮人物如《斩貂》中的关羽、《挂龙灯》中的赵匡胤等。历史上本行名角辈出,多为班社的台柱子,如早期艺人姚天机、王连壁、小王连壁、马修润等。

在1950年至1963年期间,生行最著名的演员是张春雷。他被称为“净面大王”,又称“净面文生”、“胡子生”。因其俊扮化妆而得名。多戴黑三髯,主要扮演剧中正面角色。重唱功,其唱腔流畅自如,圆润悠扬,念白抑扬顿挫,表演从容稳健大方,如《孙安动本》中的孙安等。

秀生,又称“文生”或“小生”,兼演穷生。其唱腔委婉柔和,身段潇洒大方,表演斯文儒雅。如《张飞闯辕门》中的诸葛亮等。大武生,又称架子生,主要扮演年轻武将,如《下江东》中的赵云等。

旦行中的角色有青衣、红衣、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老旦。青衣多扮演出身贫苦的成年妇女。其唱腔委婉,嗓音纯正,吐字清晰,身段动作稳重、文静。如《白兔记》中的李三娘。

红衣,又称“红衫子”、“花旦”、“小旦”。扮演年轻俏丽、大胆热情的姑娘、大家使女、小家碧玉或风流放荡的妇女。表演中身段灵活、举止轻快、眉目传情,其唱腔甜润,道白爽朗,如《玩会跳船》中的云霞,《雀山指路》中的穆桂英等。

闺门旦,扮演善良貌美、有教养的闺阁女子。其表演端庄秀丽、娇柔含情,道白柔声慢语、注重声韵,唱腔清爽,如《观灯》中的胡秀英、《玩会跳船》中的白月娟等。

刀马旦,因提刀跨马而得名。其唱腔洪亮圆润、身段潇洒大方,多扮演剧中女帅、女将、女妖、女寨主等角色。武旦,为武打戏中角色。其身段敏捷、轻盈,唱念响亮,表演中常用武术拳脚。如《打店》中的孙二娘等。

彩旦,又称“丑旦”,多扮演剧中凶狠丑陋或风趣滑稽的角色。其表演夸张、粗俗、泼辣。如《游西湖》中的媒婆、《大观灯》中的母老虎等。老旦,主要扮演老年妇女,并有官、民、贫、富之分。

净行中有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大花脸,也称“黑脸”,在剧中多扮演官员、将帅、好汉一类的角色。其唱腔高亢浑厚,表演气势磅礴、豪放、粗犷,如《错断颜查散》中的包拯、《曹操逼宫》中的曹操等。

二花脸,多扮演剧中性格豪爽、勇敢、机智或凶狠的人物角色。其嗓音洪亮,表演注重把子、折扇、云帚和腿功,如《安南国》中的邓飞虎等。

丑行,有文丑、武丑、老丑、公子丑诸类。文丑,有官民之分,多饰演性格风趣诙谐、富于生活气息的舞台人物,如《安南国》中的常不中、《凤簪记》中的李狠等。

武丑,表演轻盈机敏,常用“矮子步”、“矮子旋风脚”等技功,唱腔少,念白亦不多,打斗中常使用武术拳脚和多种刀枪花架,如《投西川》中的抓地虎、《花蝴蝶》中的蒋平等。

老丑系戴白吊搭或白四喜的老年丑角,多扮演剧中性格善良诙谐的人物角色。如《麦里藏金》中的李万良、《万盏灯》中的王半仙等。

公子丑多扮演剧中放荡霸道、愚蠢无能的富家公子、纨绔子弟等人物角色,表演中念唱花俏、面目表情丰富,如《游西湖》中的胡思、《胡罗锅抢亲》中的胡罗锅。

柳琴戏的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演员的身段、步法明显带有民间歌舞的特点。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喜闻乐见。

柳琴戏来源于群众,使它成为深受鲁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戏曲民俗文化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旁注]

庙会 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

还愿 傩戏中的一种法事的称谓。小孩满6岁时要请傩戏班还“过关愿”,满12岁要按许愿举办傩事“打十二太保”,以求小孩易长成人。傩事活动举办时间多则七天七夜,少则三夜三天。还愿是为了取悦酬谢神灵,它分文武两坛,整堂祭仪多达20多项。

柳叶琴 弹弦乐器。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我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

关羽(约160年~220年),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赵云 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穆桂英 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是杨继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曹操(155年~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的人物形象也出现于小说和戏曲中,为乱世枭雄。

[阅读链接]

滕州市柳琴剧团来源于早期的卜家班。20世纪初,卜家班是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卜端品老先生创下的“长春班”,人们习惯称之为“卜拉门”。

卜端品老先生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老先生爱戏成癖,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组成班子,在本村或者在周围的村里搭班唱戏,一时在鲁南影响很大。

“卜拉门的拉魂腔,卜拉门腿上挂铃铛,东庄唱戏西庄看,赶集上会唱满场”成为当时生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