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斯兰的起义》
《伊斯兰的起义》(简称《起义》)于 1817 年 9 月写成,第二年 1 月出版。它是诗人居住在英国小镇马洛时写的。雪莱说,长诗虽然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写成,但构思却长达数年之久。总结法国大革命的成败经验,探讨人类未来的命运,一直是激动诗人的课题。
《起义》正是一首探讨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现实发展趋向的长诗。它揭露了反动年代欧洲的现实罪恶,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远景。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一革命遭受了挫折,革命的成果被大资产阶级篡夺。在拿破仑称霸的年代,他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对外进行长期的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苦难。1806 年以后,以英国为首,连续组织了第四、五、六次反法联盟,集合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拿破仑作战,并取得了胜利;出现了封建势力全面复辟的局面,使欧洲人民陷入更为深重灾难的深渊。
长年战争,使欧洲大陆各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民不断流血、牺牲,生活陷入可怕的贫穷境地。因此,各国都不断发生人民反抗暴政的运动;这些运动不断遭到血腥的镇压。
当时的英国,由于拿破仑的经济封锁和战争消耗,战后国内也出现了经济凋敝的景象。物价不断上涨,工资降低,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日益贫困,不断激起游行、罢工的反抗浪潮。统治阶级采取了各种反动措施压制人民的反抗。
整个欧洲笼罩着黑暗,法国革命至此彻底失败。复辟了的封建势力对人民进行了变本加厉的统治和镇压;群众对黑暗的现实,表现了失望和恐惧。因此,欧洲的未来命运、它的发展趋向、它应该通过什么途径走向光明,就成为进步知识界思考、探索的迫切问题。雪莱的长诗《起义》,甚至包括他的后两部诗剧,都是力图以诗歌的形式对当前的迫切问题给予回答。
雪莱酷爱哲学,有很深的修养。他的思想又极为丰富和深刻,他喜欢把自己的哲学思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他的诗有一部分是相当难懂的。
《起义》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全诗完全采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的内容很有哲学意味。也可以说,这是一首表现革命斗争的哲理长诗。
诗题《伊斯兰的起义》,连同它的副标题《黄金城的革命》(亦即《伊斯坦堡的革命》)是比较费解的。从诗的内容看,起义者并非伊斯兰教的信徒,而革命的对象伊斯坦堡的暴君奥斯曼,也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信伊斯兰教的奥斯曼。那么诗题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我们从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莱昂的希腊文的意义是“人民”,莱昂称自己的情人茜丝娜为莱昂妮,也就是女人民。人民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人民革命的对象——奥斯曼,既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自然也应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即泛指一般的暴君。这样诗题的含义就明朗了,它是“人民反对暴君的起义”。至于“黄金城”和“伊斯兰”只是诗人为了扰乱统治阶级的视线, 免遭迫害而虚设的背景。这样,不仅使长诗具有了浪漫主义的东方色彩,又使它增强了普遍意义。
《起义》由十二歌组成。
第一歌是序曲。《起义》用一个海上壮丽的场景作为富有寓意的开端。实际内容是表现法国革命后的欧洲现实。诗人自身也在诗中出现,他就是动荡不安的社会的见证人。
法国革命遭受挫折,是长诗展开的起点。它写道,在“被践踏的法兰西已丧尽最后的希望”时,诗人摆脱了“失望的幻象”,爬上了高接云天的海岬的顶峰,看到了一场蛇和鹰的“恶斗”。大海和天空成了恶战的背景,风雨、冰雹、雷电交替出现,形成惊心动魄的场面。
先是雷声隆隆,惊天动地,之后有浓雾升腾,弥漫海面。风暴卷起巨浪,
闪电撕裂长空,骤雨和冰雹一起袭向海面。诗人用自然力的运动,为蛇与鹰的恶战烘托气氛。
战斗先是在远方的天边,逐渐逼向诗人的眼前。一条蛇一圈紧似一圈地缠住了一只苍鹰,还把柔软的颈项伸得很远、很高。它头上长着美丽的蛇冠, 注视着苍鹰的一时直勾勾的眼睛。苍鹰为了甩掉蛇,不断盘旋打转,哗啦啦拍打着翅膀,发出哀鸣,扑向云端。它用尖利的嘴和爪,向蜷曲的蛇猛袭; 蛇也对准苍鹰的胸膛死咬、猛撕。于是空中飘荡着闪闪的蛇鳞和发光的鹰毛, 接着鲜血染红了喧腾的白浪。战斗时松时紧,直斗得天昏地暗。鹰被蛇盘绕得昏昏沉沉、痛苦不堪,绝望地跌向海边。蛇放松了缠绕,苍鹰猛力挣脱了蛇的链环,像火山中迸出的一团浓烟,发出哀鸣,逃向天外。
蛇身被折断,僵硬了,失掉了气力,落入大海;大自然恢复了宁静。大地和海天,都光芒四射,波涛也被落日染红。诗人绕过陡峭的小径来到海滨, 景象壮丽动人。
他看到一个“明媚犹如晨光的少女”,在恶斗时,心神不安,此刻面对海中浮游的巨蛇,她发出呼唤。濒死的巨蛇游向她洁白的脚边,她敞开胸膛, 巨蛇就蜷伏在少女的心上。少女站起来,笑迎着诗人,她说:失望把你从梦乡引来。只要你敢同我和巨蛇一同航行,你就能寻到你所追求的理想。
长诗以蛇与鹰的激战象征人世的纷争,善恶的冲突。它总领全篇,紧接着由少女带着诗人,来到人间的黄金城,经历了反复的征战,才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诗人和少女一同乘一条精巧的小船,它像一个罗网,形如弯月,纤巧轻灵,没有风帆;一丝轻风,就能送它前行。
在海上,少女给诗人讲述了一个奇异、可怕的故事。远在太古混沌时代, 万物由善与恶两个精灵统治,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幻化成彗星和晨星, 从暴风雨的深渊底层跃出,发出激战。这场战斗,引起世界上最早的一个居民内心共鸣:当彗星陨落时,这个居民也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这样,世间“罪恶”得胜。
“罪恶”精灵是个千姿万态的形象,它的名字叫“魔军”:一个庞大的恶魔之群。死亡、腐朽、地震、摧残、贫穷、疯狂和憔悴症都是它的同类。黑暗是它的生命和呼吸,毒液是它的灵魂,它通过毒液才显出神通。恶魔得胜后,得意洋洋地统治世界。它使新的一代生命劳碌奔忙、饥饿、流浪、疯狂、相互憎恶、怨恨善良。
失败的善良,为了抵抗恶魔,也变幻了它美丽的星座的面目,化作一条蛇,在人间各地爬行。由于世界为恶魔操纵,人们不辨善恶,都把善良的精灵诅咒。恶魔奴役世界,占据着空气、阳光、思想和语言,霸占着人迹所到的一切场所。
当世界到了青年时期,善良的精灵跃出了海波,重新开始了战斗。虽然胜负未分,王座却开始摇震。被践踏的群众也纷纷觉醒,希腊起来了;它的古代歌手和圣贤的思想,为后代燃起了火种,展开斗争,出现了“一缕救世的晨曦”。这里是暗指十九世纪初期希腊人民首先奋起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在法国大革命失败后,进步人类又一次燃起了希望。少女说,人类一旦奋起和压迫者进行浴血恶斗,自由、正义、真理,就会来到人民大众的心头。于是,蛇和鹰上场,使世界的基础发生震荡。
小船载着诗人、少女和蛇飞驶,他们一直驶过世界的终极——北极海,
穿过一汪清澄的碧水,便看到了蓝色海水中的绿色小岛。岛上光芒四射,岛的中央是一座庙宇。小船在岛旁靠岸,他们踏上象牙的阶梯,走进水晶宫的大门,来到大厅。上面是金刚钻石的屋顶,四面的宝石墙上,挂满了画像。下面是蓝宝石做成的宝座,坐满了辞别人间的伟人。大厅中央有一个空宝座, 像高高的金字塔。少女高声呼唤精灵,倒地溶化;从她溶解的肢体上,迸出一团黑气,不断弥漫,遮没了光明的庙宇。接着有两盏雪亮的明灯,在紫英石的地面上,投下一圈圈的光芒,那是两只左扫右射的蛇眼,像两颗流星, 立即合为一体,化为星座。它的明亮的光劈开了黑云,显露出一个形影。
诗人见此情景,几乎晕倒,他感到有人把他扶住,说:两个伟大的精灵已归来,显示出人类的力量,别失望,要善于理解。于是诗人看到,这一形体有着难于形容的丰采,四肢像玫瑰般鲜艳。他“雄伟而谦和,沉静而慈悲”; 他站在那里,乌黑的眼睛豪放而深沉,乌黑的长发四散纷披。他身旁站着一个女人,拉着他的手,像他的影子。她的目光勾起了这男人——长诗的男主人公莱昂对往事的回忆。他的回忆,构成了第二歌的内容。
诗中的少女就是大自然和爱的精灵。她保护了善的代表蛇。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巨蛇,用它善的光芒,引导了长诗男女主人公,即作为人民化身的莱昂和茜丝娜在人间展开斗争。诗人通过对他们的斗争历程的描写, 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探索和理想。
第二歌,莱昂回忆他和茜丝娜在故乡黄金城的经历。
两人走出家门,投身于自然之中,相互倾诉自己的心声。诗人代替莱昂, 诉说着祖国的灾难。原本是幸福的家园,有孩子的笑脸、美貌的妇女、海滨动人的景色;可这一切都被世间的“毒液”侵害。祖国由于受毒而枯黄,暴君与暴君结成毗邻,占据了和平的家园。于是人民受欺凌,罪恶、奴役、暴政各显身手,恐惧和荒淫结盟,残害着人类。
欣欣向荣的世界,欢乐的家庭,如今变成同胞的地狱。人民在寻找希望, 可找到的是更阴暗的地狱,更沉重的镣铐,更凶残的暴君。就连教堂,也唱起了血腥和伪善的赞美诗,一切罪恶的象征都变成了神圣。
黑暗的、罪恶的现实,却激起了人们思想的叛逆;诗人相信,人类过去在罪恶中挣扎,但未来会光明、伟大、高尚,“一定会远远超过帝王公卿”。“不可一世的权力”一定会同宫墙的颓败一样被摧毁;希望、正义和真理将会结果,人们会起来把压迫者的王座击碎。
莱昂追诉他与茜丝娜的初恋和结合。她本是孤儿,同莱昂一起长大。她有一对北极星样的眼睛,在虚伪的人世,只有她能安慰莱昂受创的心灵。她才只有十二岁,就同莱昂一同去爬上高插云天的丛山,穿过古老的森林和长满绿草的谷涧。两人形影不离,一刻不分;共同的心愿使他们结合;共同的理想,促使他们去为人类而战斗。
一天中午,她睡在莱昂怀里,做着奇异的梦,突然惊醒,唱起一支自由的歌曲。这是莱昂谱出的英雄乐章,茜丝娜直唱得心神抖颤。歌曲的思想传遍宇宙,它的力量能驱散人间的灾难,“大地、海洋、天空、星辰、生命、命运、名誉,一切的事物”听到它都要俯首听命。于是,两人的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终身的伴侣。
莱昂对茜丝娜讲,除非男女平等自由,和平和人性是不会结合的。要让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必须将“奴役制度廓清”。茜丝娜回答说,有一天,你召集大军去解放黄金城,我也会领一支欢欣鼓舞的娘子军和你会师,唤起带
镣铐的女奴隶把暴君消灭。她还说,她要决心走遍穷人的居所,用莱昂的歌唤醒妇女,使她们摆脱暴君的压迫和宗教的欺骗;让人们把你当作解放的救星,簇拥在你周围,浩浩荡荡地前进。
他们将要离别,去进行“革命”,两人痛苦地拥抱在一起。她说:我们会重逢,不在坟墓,也不在天堂——
“惟有人类的心灵是重逢的场所, 等我们残剩的骸骨被践踏在荒原上,
人类的希望中有我们的光芒,百世留芳。”
第二歌是全诗思想的总纲,它表达了雪莱改造社会的理想。他认为,人类的苦难终会过去,只要充满希望,并且,要相信思想的力量,靠宣传,能打动人心,唤起民众,说服暴君,解放人类。这是雪莱一生坚持的理想。尽管残酷的现实经常使诗人对这种信念产生动摇,但他始终没能彻底穿破这种信念的局限,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主张暴力革命的诗人。这种信念表明,雪莱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在人性论、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三歌是从莱昂的一个幻梦写起的。一个夜晚,莱昂同茜丝娜坐在岩洞旁谈心,大自然生机盎然。忽听人们呼喊,脚步声杂沓,地壳震荡。二人拥抱凌空飞翔,飞过大海,茜丝娜却被幻影所抢掠,莱昂惊醒。这个幻梦预示着两人的命运,也暗示斗争将受到挫折。
回到现实世界,莱昂冲出住宅,面前站满了暴君的士兵,个个刀剑出鞘, 被绑的茜丝娜出现在眼前。莱昂杀死了三个敌人,茜丝娜对莱昂说,她愿做“真理的使者”,带上镣铐和奴隶在一起,开展斗争,为打好第一仗,“不论凯旋和战死,你我休戚与共,同仇敌忾!
莱昂在杀第四个敌人时,挨了一击,敌人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一个山巅的圆塔里,剥光衣服,戴上铁链和铜环,打入牢狱。这时,海上一只小船渐渐去远,茜丝娜就在船上;她将被卖去当奴隶。
莱昂口渴异常,饥饿难当,就在饿得昏迷时,进来两个幻影,送来了四具尸体,吊着长发荡在空中。莱昂用手触摸,身体还有微温,其中一个像是茜丝娜。这时,一个慈祥的老人突然出现,他给莱昂包扎伤口,还砸开了铁镣,并把他抱起。随着一声巨响,莱昂发现自己已在海上,老人掌舵,莱昂枕在老人腿上,龙骨船劈波斩浪,驶向海湾。
第四歌的情节,按着前一歌向前发展。老人把船划向海滩,停在一座石塔旁。老人把莱昂扶到石塔中的一张床上,对他精心护理。诗人借老人之口, 回述了莱昂同敌人的战斗,老人救出莱昂的经过,以及茜丝娜与莱昂离别后的遭遇和斗争。
老人向莱昂讲到,他曾经走遍城市、村庄,把人类的一切行径洞察分明。他来到莱昂的故乡黄金城,在那里,胜利的火焰燃得正旺,“每一颗心灵都成了真理的钢盾,每一条舌头都成了真理的刀枪”。当他看到莱昂被敌人关进圆塔,便来到圆塔下面,发表了雄辩的演讲,使守塔的卫士流泪感动,他这才把莱昂救出圆塔,把他送到这个安静的石塔中。时间一过七年,老人不断地向莱昂灌输仁爱的真理;莱昂懂得了这一真理,便和老人一起到各处向人们宣传这一真理,宣传人类的力量。在真理的感召之下,黄金城的男女老幼都苏醒了。真理的力量如暴发的山洪,传遍了大街小巷。黄金城的暴君在发抖,“王座在诅咒声中战栗”。
为了让一切人都环绕在莱昂的身旁,“结成庞大的营垒”。老人向人们
说,自己虽有智慧,但已年老,大家应听从莱昂,因为他的唇舌能使人们心悦诚服,把“罪恶的盔甲戳穿”。
为了证明仁爱的力量,老人谈到茜丝娜,她正是具有这样的威力。她在刑柱上还在宣传真理,使行刑者为之痛哭,替她松绑。谁也不愿让她受苦, 她走遍各大城,通行无阻。她用美德和雄辩对付诬蔑、死亡和痛苦。她被妇女们簇拥着,暴君派兵去镇压,她只“一席话”,士兵纷纷向她倒戈。她用仁爱唤起被遗弃的希望,人们纷纷起义,用“人类爱”动员统治者投降。
听老人讲完,莱昂感奋已极,决心要走向战场。他从映在湖里的自己的倒影中,发现自己已鬓发斑白,满脸皱纹,但他的眼睛和心中还燃烧着热情。他辞别老人,飞越千山万水,看到大地一片春光。他心中燃起希望,他确信, 茜丝娜没有死,她正在举起火把,同智慧老人一起,照亮他的前程。
第五歌写黄金城的起义。莱昂飞到小亚细亚丛山的上空,在黑夜里,他看见地上有起义者的兵营,他落下来同哨兵谈话。突然间,暴君的军队杀来, 大劈大砍,千万起义军士兵在睡梦中丧了命,人民又遭了灾殃。
人民被迫起来反击,一个战士把投枪对准了敌人要害,莱昂却上前阻拦,被刺出鲜血。莱昂赞美自己流的鲜血,他说,它能教育人们相爱。他向双方宣传仁爱和宽大。
讲完话,他昏迷倒下,当他醒来,发现被人们包围,有朋友,有仇敌, 他们全都停止了仇杀,结为兄弟和联盟。万众欢呼,避免了更多人的死亡。于是这联谊的友军,浩浩荡荡直奔城下。到处是欢呼,到处有美丽的双手为战士戴上花冠。有人告知莱昂,茜丝娜也参战了,她马上就会来见他。
莱昂带领起义者闯入宫殿,只见暴君正在沮丧。由于暴君作恶多端,人群要求制裁他。莱昂又向他们作宣传,使有些人惭愧,暴君也悔恨哭泣。
此刻,曙光满天,人们因喜悦而流泪。因为这一天将举行人人平等的盛典。莱昂走向高塔,在那里的王座上,正坐着茜丝娜,她也到处寻找莱昂。她颂扬莱昂:你矫健如鹰,在晨光中把“信条、愚蠢、习俗、地狱以及那尘世的忧伤”都打倒在脚下。自由的精灵为你翱翔,智慧也来祝福,不论是“造化、上帝、爱、欢娱或同情”,都在我们中间降临;而“轻蔑、憎恨、报复、自私”尽皆消亡。她又描述了自己的理想,让自由人在大自然中享尽自己的欢乐。让“科学和诗歌”两姊妹携手,把人间打扮得明媚如锦绣,魔鬼上帝听到我们的名字就将纷纷奔逃。胜利属于人民,让“真理和欢乐”按管倾圮的王朝。
这一歌充分表现了雪莱的社会理想。他不主张以暴力对付暴力,而是用仁爱感化敌人,避免牺牲。世界要靠真理、正义、自由、仁爱、科学来统治。这一思想是幼稚的,也是错误的。雪莱后来的许多描写,对自己坚信的思想也产生过动摇。
在第六歌里,雪莱尊重了现实生活的逻辑,没有用自己的向往歪曲生活的真实。他描写了黄金城的暴君卷土重来,残酷镇压起义人民的情景。战斗在黄金城外的海滨山间进行。场景是悲壮的,它无疑是对当时欧洲大陆灾难的象征性描绘。在这一歌中,雪莱写得真实生动,就连他长诗中的英雄,也不得不以暴力反抗暴君。
当莱昂正感受着和平、幸福时,突然城门大开,暴君带领雇佣兵杀了出来,人民惨遭牺牲,被杀得血肉横飞。莱昂只好把保藏的武器分发给人民, 进行抵抗。当他被敌人团团包围,处于危险境地时,远方出现一匹鞑靼马,
马上坐着一位姑娘,她直奔莱昂驰来。
鞑靼马把受伤昏迷的莱昂驮向山间,在百花丛中,他醒来发现,茜丝娜又躺在他的怀中。他感到极度的幸福,共同的志愿、理想和战斗的生活,使他们开始了真正的结合。茜丝娜讲述了她的遭遇。当莱昂被敌人包围时,她正被上了镣铐,成了暴君的俘虏。为拯救莱昂,她愤怒地挣开了铁镣,夺过敌人的剑和马,飞奔到莱昂的身边。说完二人拥抱,体验了新婚的幸福。
第七歌的开始,茜丝娜向莱昂回述,别后奇特的经历和遭受的苦难。她被动入暴君的宫中,暴君将她拖入秘宫强奸了。然后命一个水鬼把她囚禁在海底的一个岩洞里。不久,她在剧痛中生下了一个女孩,长得像莱昂,又像她的姊妹;这女孩陪她度着寂寞的时光。一天,水鬼劫走了女孩,把茜丝娜投入了痛苦的死寂之中。
有一天,突然爆发地震,岩石崩坍,茜丝娜恢复了自由,她来到海面的断岩上。远方驶来一只船,她用爱的语言感染了船上的人,上了大船。
第八歌仍然是茜丝娜的回述。她在船上向船员们进行了革命的宣传。船长以为她是梦幻中的魔鬼,但船员们认定她是高贵门第的妇女。她大胆地批判了上帝,指出只有爱、正义、真理,才会引导受难的人走出奴役和宗教的迷魂阵。她号召要为自由而斗争,哪怕要付出鲜血。“惟有人,能凭着意志的力量与天地争辉”。她号召勇敢前进,不停滞,不后退。茜丝娜的宣传, 表现了雪莱的积极思想,雪莱证明,只靠仁爱的宣传,不进行流血斗争,也将会徒劳无益,应该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为自由、正义、平等展开斗争。
在第九歌中,茜丝娜继续讲述自己的经历。她乘坐的小船驶向黄金城。海上、山间,人们一片惊呼、欢腾。她用宣传征服了所有的妇女。她教导她们不要信仰上帝,要信仰自己的意志和力量,这是战胜一切的武器。茜丝娜还揭露暴君利用教士残害妇女的事实,启发她们认识到,罪恶和地狱,就是上帝本人。她的宣传使宗教再也不能分裂自由人的联盟了。
茜丝娜讲完自己的经历,莱昂仍然依在她身边。她开始向莱昂诉说自己的意愿。她将用他的思想作旗帜,共同继承先贤的思想,去战胜罪恶、严冬和诽谤。他们俩的肉体会化为乌有,但事业和声名将万古留芳,为后世做出自强不息的榜样。
茜丝娜说完,仰望水晶天。莱昂充满幸福,他幻想飞向水晶天的那边, 使自己变成满天星星,来回望茜丝娜幸福的脸。茜丝娜回头对莱昂微微一笑, 莱昂像看到了一座乐园。
第十歌又转向战场的描写。暴君与暴君相互结盟,黄金城的人民遭受了更大的牺牲。
莱昂每天骑着高头大马寻找食物和给茜丝娜带来世上的消息。他看到天边涌来了奴才军,这是听从黄金城暴君的命令,各地暴君纷纷发来的大军。海上也驶来了舰艇。这些没有心肝的奴才兵,疯狂地制造新的灾难和死亡。在荒凉的田野和村庄,“饱餐的野兽和血腥的尸体和好相处”。在宫殿里, 暴君与王侯欢宴和歌舞。人民遭受劫难,市场堆卖黄金和儿童,母亲纷纷死亡,少女出卖色相。紧接着,大屠杀又引起了大瘟疫,连河里的鱼,林中的鸟,昆虫、牛羊,都中毒纷纷死去。惊人的灾难,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和极度的愤怒。于是欧洲的基督教主教便乘机出场,将全部灾难引起的愤怒都转嫁到莱昂夫妇身上,怂恿暴君追捕他们并将其烧死。国王发布命令捉拿二人: 捉到其中之一,赐为国王后嗣,杀死一对,招为驸马,并使他的地位、声望
显赫如国王。
为了惩治莱昂夫妇,暴君命令燃起火堆,彻夜不熄。暴君还在城内燃起了三百个火炉,环炉还要许多人围跪观看。只要莱昂和茜丝娜不被抓来烧死, 人民便要不间断地被送入火炉焚化。按照教士的欺骗,这是地狱中的蛇对人类的惩罚。
在夜晚,有时会有人大喊一声:“住手,我来了,烧了我吧!”他们是冒充莱昂夫妇的。于是暴君杀气腾腾,命令把这对男女焚化。这表明人民对莱昂夫妇的热爱,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因此,宁愿自身毁灭,也要换得莱昂夫妇的永生。
第十一歌写莱昂和茜丝娜的告别及莱昂赴刑。
茜丝娜站在高插云天的山顶,她发现莱昂向她告别,轻捷如风飞向了宫廷。他戴着隐士的面具闯入宫中,宣称自己是暴君的仇敌,但他愿为人民解除灾难。莱昂说:“我是莱昂的朋友,我可以告知你们他的行踪,但有一个条件,你们要对上帝宣誓,必须把茜丝娜送往理想的国度——美利坚。”暴君和元老们都发了誓,来者大笑,揭开面具,原来是莱昂本人。他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得天下太平,避开人类无谓的牺牲,因为人们纷纷代替他俩死亡。雪莱把美国当成理想的国度,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带有普
遍性。拜伦也曾一度把美国视为理想的国度。这是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矛盾还没有彻底暴露,同时,也反映了作家囿于自身思想的局限,对美国国家制度的本质,还没有正确的认识。
《起义》的最后一歌,描绘了莱昂和茜丝娜的牺牲和复活,以及叙述他们最后达到理想境地的历程。
暴君的仆从们拥着刑车,刑车中央坐着莱昂:光头、赤足、双臂反剪。旁边坐着暴君和一位绝美的少女。刑车驱向高高的火葬堆,堆旁有一座同样高的平台。暴君坐上平台,急不可待地命令将莱昂举向火葬堆。一声炮响, 火把点燃;再一声炮响,火葬堆也点燃。正在这时,一阵叩地的马蹄声由远逼近,一匹高头大马飞驰而来,上面是一个美丽的女郎;人民一齐庆幸莱昂得救,暴君却面如土色。主教站出来命令奴才军把美丽的女郎捆绑。
骑马的女郎却自动来到火葬堆旁,下马让奴才军把她举到莱昂身旁:她就是茜丝娜。这时突然一声巨响,一条巨大的火柱,把暴君和教士、奴才军全都送上天空。莱昂在昏迷中,看见女郎倒在地上,他立即失去知觉。
莱昂醒来后,发现自己又同茜丝娜坐在岩石上,远方群山环抱,有高塔林立;近处树茂花繁,更伴有飞瀑流泉和着缭绕的歌声:宛如进入仙境。茜丝娜向莱昂讲述了他俩火焚死去又复活的经过。她说那高塔是人类死亡的标志;从此以后,他们便永生不死了。
他们忽见海上驶来一只小船,它经过的水面,波光闪烁,一片光亮。撑船的是一位少女,背生白雪样的双翼,她用翅膀掌握航向。小船是空心珍珠所造,呈弯月形,飞驶如光、如思想一般迅疾。
小船驶到岸边,少女同茜丝娜拥抱。少女诉说,看到莱昂,就知道他是自己的亲人。她要撑船把双亲接向理想的庙宇。
三人上船,一路款款而谈,妙趣横生。小船由大海驶进大河,波涛汹涌, 飞瀑奔泻,水花四溅。四处有树林、山花、流泉。小船连续飞驶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他们看到湖心出现一个庄严的庙宇,像星球高挂天空。庙宇里发出呼唉声,小船向庙宇驶近,他们终于找到了港口,走进理想的庙宇,得到了
永生。
《起义》是雪莱诗中最难懂的一首。它完全是在象征性的寓意里展开故事。故事情节虽不很复杂,但诗人通过故事情节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很难一下理解。
诗人在长诗中表现的事物和人物,都不是直接取自现实世界,然而,它们又不是毫无现实依据,只是笼罩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折射式地反映了现实。
革命人民的受挫,暴君的复辟以及人民的反复辟斗争,相当准确地影射了当时神圣同盟扼杀法国革命,在欧洲进行总复辟的形势。对于反复辟斗争的描写,也是欧洲人民反对神圣同盟斗争和英国人民掀起反抗政府浪潮的社会现实的概括。
长诗批判了暴君、暴政与宗教三位一体对革命人民进行的残酷迫害,深刻地揭露了宗教势力在欧洲反革命复辟中所起的反动作用。同时也表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他们坚持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热爱人民, 坚信未来必胜的信念。
《起义》是一首浪漫主义的革命赞歌,也是一首歌颂信仰、仁爱、希望的哲理诗篇。
雪莱在这首诗中的思想局限是十分明显的。他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用善与恶的斗争来概括现实的阶级斗争,用仁爱的说教代替暴力革命,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他真诚探索的革命途径,是永远行不通的。雪莱在长诗中过分夸张了宣传的威力和仁爱的力量。尽管诗人表现得十分真诚,但读起来不免感到幼稚可笑,因为它违反了生活的常理,只能说是反映了诗人天真的愿望。
长诗在艺术表现上是很有特色的。
长诗虽然被诗人涂上了浓厚的哲学色彩,但并不损害诗歌的生动、形象、活泼的特点。抛开每个形象和每个场景的哲学寓意不谈,诗人展开的描写是成功的。如鹰、蛇的搏斗,既生动、真实,又细腻、精确,给读者留下鲜明、壮丽的印象;特别是自然环境的气氛烘托,更增强了这场搏斗的悲壮气势。这一特点,同时也表现在莱昂领导人民同暴君的战斗场面里,表现在男女主人公赴刑的场景里。丰富、瑰丽的想象,通过美妙的诗歌形式表现得惟妙惟肖,显示了雪莱诗艺的深厚造诣。
长诗对于茜丝娜遭劫后栖息于海底岩洞情景的描绘是奇特的,想象力的丰富令人震惊。特别是长诗开篇和结尾对于理想庙宇的描绘,更是瑰丽无比。它们虽然纯属幻想的情景,然而,在形象的鲜明,色彩的艳丽,状物的精细上,却给人留下了实体感和美感。
在长诗中,大自然是作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表现的。用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主人公展开活动的背景,作为揭示主人公的性格、思想、热情和追求的陪衬与烘托,是雪莱得心应手的表现技巧。雪莱向以热爱自然,对自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著称,因而,在长诗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色的精彩片断。
长诗的风格富丽堂皇,语言优美、高雅、丰富多采。在华丽的诗行里间杂有含义隽永的格言警句,在气势宏伟的叙事中伴以浓郁的抒情。奇特的比喻,抽象的概念,象征的音符,色彩缤纷的形容词相互交织,浑然一体,形成了长诗独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