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幽默的艺术

在言语交际中,巧用转移,可以产生强烈的幽默感,形成宽松活泼的氛围。

  1. 反语。使用与本意恰恰相反的话表达本意的一种方法叫作反语。它可以正话反说,也可以反话正说。请看莎士比亚一段咒金词:“黄金呀!闪烁的宝贵的黄金,有了你,黑的会变白,丑的会变美,错的会变对,老的会变幼,怯弱会变勇敢!神呀,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他可以引走身边的牧师和仆人,抽去莽汉头下的枕头?这黄金的奴才,会弥缝宗教,打破宗教,会向奸徒祝福,把癞子变成雅士,使强盗受到册封,受人跪拜,受人颂扬,叫他和元老院议员同席,可以使哀哭绝望的寡妇再嫁,这个被诅咒的东西,这个人类共同的媳妇。”在这里莎士比亚运用反语正说,揭露了资本主义与人金钱关系的丑态,既诙谐又深刻。

  2. 断词。有意识地切断人们比较熟悉的固定词组(或比较稳固的短句), 只抓住其中最为敏感的颜色、动感、字形等字眼,不及其他,变通使用的方法叫作断词。例如:

君知道自己长得“帅”,走在街上,他从不放过从橱窗里欣赏自己的机会。一般说来,头发是“浪涛滚滚”的,裤线是“罗马 11 点”,皮鞋是“蓝光闪过之后”。君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有些青年一样,熟知父辈所不屑一顾的实用美术知识。

“浪涛滚滚”、“罗马 11 点”、“蓝光闪过之后”是三部影片的片名。说话者故意把影片片名中的信息联系割断,舍弃整个专名的特定涵义,也舍弃了片名中能量欠强的信息,只取那些刺激性强的“浪滚滚”、“ 11”、“蓝光闪”等字眼,分别描绘“头发是波浪型的”、“裤线笔直笔直”、“皮鞋闪着蓝光”的情况,多么新颖、形象、生动、诙谐、机趣。

  1. 析词。有意把不能随便拆开的词素拆开的方法叫作析词。例如,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说:“他写些古而怪之怪而古之的奇字,用些颠而倒之倒而颠之的奇句。”“古怪”和“颠倒”是不能随意拆开,也不能随意颠倒使用的词素,但是郭老在这里故意把它拆开而且又把前后字颠倒命名用,造成了强烈的诙谐效果。此外,还有“慷慨——慷国家之慨,荒唐——荒天下之大唐,滑稽——滑天下之大稽,改良——改我这良,沙市——只有沙而没有市,流寇——不在于寇而在于流,古稀——古而不稀”等等,都是巧用析词引出的幽默感。

  2. 易色。有意变易词语色彩的方法叫作易色。易色有褒贬换用,也有古今易用,有公文与文艺语体移用,也有政治与俗务色彩变用。有这样一段谐趣的对话:

甲:我得到一条信息:你爱我,是吗? 乙:这个信息反馈得真快!

甲:这太好了!我⋯⋯恨不得⋯⋯恨不得承包⋯⋯ 乙:承包什么?

甲:承包您的全部爱情!

乙:妈妈原来说由我自己做主的,就怕到时不给我落实政策。甲:我们不需要父母的赞助!

乙:小声点!你的喉咙,立体声似的!又不是做广告,要搞得人人皆知!

甲:不会有人听到的!这儿是公园里最僻静的地方,是恋爱的特区! 在这段情语中,有许多地方用了经济和商业等词语,不但幽默风趣,而

且给爱情凭添了一层浪漫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