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火奇观

据考证,我国施放烟火(亦作“焰火”)的习俗可溯源到公元前 2 世纪汉代的蜡烛。据《南部烟花记》载,宫中蜡烛燃至根处,因烛心“皆以异屑制之,燃之有异彩数重”,大约是火药配制而成,故燃之如同烟火。隋炀帝曾以“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诗句,描绘了五彩烟火在夜空回转,并伴有乐声的情景。唐代,京都长安(今西安)元夕烟火甚盛。宋代的烟火技艺日臻精妙,《东京梦华录》、《乾淳岁时记》等均记载了京城和宫廷节日烟火的繁盛情景。汴京宣德门外,至夜深三更时刻,“宣放烟火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轻烟弥漫,霏雾融融, 皎如白昼”。民间则以枣肉掺合火药、炭屑为丸,系以铁丝而燃烧,称为火杨梅,与烟火争辉。

明清两代,烟火技艺更胜一筹。这时燃放的烟火可施放出绶带鸟、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五彩缤纷的图案,一时硝烟四起,光影五色,以致“月不得明”。《宛署杂记》也说,明代的烟火以铁丝、硝石、硫磺、石灰、火药等制成,由于构制不一,“因而有花草、人物等形者”达几百种之多。有的外面用泥封闭,称沙锅儿;以纸函之,称花筒;以篾筐函之,称花盒。明万历年间的《上元赋》,赞美烟火如同“朱雀夹烜”,“灿朱实之可摘,纷黛叶之鲜娇”。

清代,烟火品种更是丰富多彩,有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飞天十响、五官闹判等。最著名的是花盒,每于夜晚月下燃放时,盒中的人物、花鸟等五彩烟火图像,历历分明,如同挂画。又有洋式烟火,“变幻百出, 穷极精巧,不可名状”(《京都风俗志》)。光绪年间还专设机构花爆局。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宫廷曾在西苑设灯棚、烟火数百架,礼花弹腾空而起,只见飞星一道道直冲九霄,纵横驰聘,如电掣空,月色天光俱为烟气所蔽。

我国烟火不仅青史留名,还驰誉世界。1986 年 5 月 6 日,中国烟火代表团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烟火节,夺取传统烟火第一名, 荣获金像奖。那次燃放的烟火计 12000 多发,达半小时之久,有的在空中组成彩带、花环、银龙起舞、瀑布飞泻、万里长城等画面,烟火帘幕构成的中加两国国旗更为壮观,堪为现代中国烟火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