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心理种种

当一个人能善处社会关系、能使自己与周围人和平共处时,他便具有了幽默感。他便能仰天开怀大笑。

耶鲁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杰考伯·莱文博士认为,在六个月到一岁之间, 孩子就开始象成年人那样有目标地大笑了。当一个父亲把孩子抛在空中时, 孩子会是什么反应?他也许会大笑,但决不是在扔第一下时,谁知道爸爸能不能接住他。一旦孩子知道知道爸爸肯定会接住他,他便会放心大胆地享受这个游戏了,而这时孩子的笑,更多的是因为他不再害怕了。

成年人的笑要复杂些,一种取得成功(或者没有成功)的感觉是个极重要的因素。对于一个新娘来说,举办第一次宴会是个令人紧张的场合。一切顺利,宴会结束了,于是她畅快地笑了。获得成功的喜悦是她今后回忆这晚情景时的喜悦的基础。没有这一个,她便不可能有第二个喜悦。

弗洛伊德第一个推出一种结论性理论。他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抑制了某种人类基本的、又是社会“不能接受”的欲望。不少玩笑常常是因为反映了这些欲望,使我们觉得它们可笑。因为我们通常用来约束这些欲望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在笑声中了。在危机之中时,每个人都调动了全部能量来应付任何可能降临的灾难;一旦危机过去了,我们就需要释放这些能量。有人会哭,有人则笑。在听到坏消息时我们也常常会笑,我们用笑来否定某个严酷的现实,直至我们有能力承受它。笑缓冲了我们的紧张,我们会用笑来表示:“这算不了什么,你看,我在笑呢!”

如果我们能够在烦恼的时候微笑,便能够更多地为欢乐而笑,我们可以通过笑的能力来检验自己对周围世界的适应程度。一个能在困难面前开怀大笑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困难压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