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幸福

1977 年 2 月,不满 17 岁的马拉多纳首次随国家队迎战欧洲劲旅匈牙利队,成为国家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名队员。这场比赛阿队以 5∶1 大胜,其中马拉多纳漂亮地打进一球,显露出他在足球运动方面的天赋。自此之后, 他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他进入了阿根廷足球传奇人物的行列。他和那个难舍难分的好友豪尔赫·希斯特皮莱尔一起携手走向世界,去进行球星的远征。

一切都很顺利,但 1978 年他遭受到有生以来最严重的打击。阿根廷作为

东道主举办第 11 届世界杯赛,阿根廷教练麦诺蒂在组选参赛阵容时曾将他列

入 40 人名单,又经过一次筛选只留下 25 人时,他仍榜上有名,但在最后时

刻确定 22 人名单时,由于肯佩斯的入选和马拉多纳年龄太小,麦蒂诺只得忍痛割爱。麦诺蒂认为,他是一个优秀选手,但他更喜欢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老手。这对马拉多纳是一次沉重打击,要知道这四年一度的世界大赛是多么难得啊!这正是他雄心勃勃欲冲向世界足坛顶峰的大好时机,可是却失掉了。他像 1973 年随小洋葱头队输了那次重要比赛一样,再次痛哭不止。后来阿根廷队胜了,最后夺得世界冠军。肯佩斯成了英雄,而球迷们却把他忘却了。当百万爱国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7 月 9 日”大道上,庆祝阿根廷国家队的伟大胜利之时,马拉多纳立下誓言:“不成为国家队内不可缺少的队员,绝不罢休,不使所有人的眼睛转向他,绝不罢休。”

1979 年秋天,伟大的转机终于来到了。他作为阿根廷队队长率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 2 届世界青年锦标赛。18 岁的马拉多纳,风华正茂,尽管身高只有 1.69 米,但他体质健壮,技术娴熟,灵活机智,奔跑快速,带球突破能力强而且射门干净、利落,准确无误。他那神奇的速度、轻盈的盘带,逼真的假动作,精湛的射门,风靡全日本,使球迷们为之倾倒。阿根廷队以 6

战 6 胜的成绩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特别是阿根廷队和前苏联队争夺冠

军的那场决赛,马拉多纳在终场前 10 分钟时,打进关键一球,从而使阿队夺得了冠军。赛后,马拉多纳被评为最佳队员,日本掀起了“马拉多纳旋风”, 这股风很快吹遍全世界,“小贝利”的美名从此名扬四海。

在阿根廷,《号角报》、《民族报》、《人民报》、《体育画报》和电台的特派记者从东京发出的对马拉多纳赞美的稿件充斥了各报的大部分版面。一时间他成了风云人物,人们称他为“马拉维利亚”(意为奇迹)。他在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时,受命手捧金杯,受到无数狂热球迷的欢呼。马拉多纳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成为国家队内不可缺少的顶梁柱,并将阿根廷人,甚至世界球迷都吸引到他的身上,他成了国际足坛最红的人物。这一年,他在 26 场比赛中打进 26 球,特别是在全国锦标赛中,8 场比赛进 12 球,

年终被评为最佳队员和最佳射手。美洲 19 国 100 多名记者,每年一度评选美洲最佳队员时,将马拉多纳列入首位,他的票数遥遥领先于上两届最佳队员巴西的济科(这次仅列第五)和阿根廷的肯佩斯(这次列第九)。贝利把马拉多纳在 1979 年打进世界联队的一球称为他看过的最精彩的射门。在那次比赛中,马拉多纳用左脚盘球从右侧切入,遇到后卫堵截时,突然急转身,从后卫身后用左脚劲射,球破网而入。素来对阿根廷抱有偏见的智利人也发出评论认为:“没有比马拉多纳更像贝利了;马拉多纳的初速度(起动速度)、摆脱对手的巧妙,左脚的灵巧和娴熟,30~40 米远传和准确性等方面均超过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