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氏理论”诞生

修瑞娟从未想到过,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世界上的知名人物。

其实,她想得很简单,她只想发现肺心病患者在生命弥留之际微血管的长度以及管径的变化,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有这一想法的人在世界上也许有千百个,但是,能够找出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微血管秘密的人则是凤毛麟角,能够将这种科学的方法付诸实践的,可能修瑞娟是最早的一个。

这种方法做起来太难了。根据一般规律,肺心病患者发病总是在清冷的夜晚。修瑞娟远离自己的家来到省医院就是要寻找这样的机会。医院里职工的住房很紧张,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给修瑞娟支上一张床。照常规,一个外单位人员来到这里办事,只能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招待所里。修瑞娟每天下午两点钟开始离开招待所,去挤一辆通往省医院的汽车。下车以后,她又急匆匆地直奔肺心病患者的病房。她透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病人手指的甲皱微循环,然后测出微血管的长度和管径的大小,最后拍下照片,写下记录。每一个病人的手指都要在她的显微镜下经过,每一个病人微循环世界的轻微变化(哪怕是一点点)也逃不过修瑞娟的眼睛。修瑞娟就是这样一秒钟一秒钟度过的,从下午到傍晚,从傍晚到子夜,从子夜又到黎明。当病人从沉睡中清醒的时候,当病房里有了一点生气的时候,修瑞娟这才发现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直到这时,她才真的感觉有一点累,才意识到一天的工作该结束了。她整理好东西,离开病房,下意识地走出医院,挤上通往招待所的汽车,来到自己的住所。这时,她真想闭上那双疲劳而又锐利的眼睛休息一会儿,但是,一夜的观察结果还需要进行总结,如果有一个可疑的数据出现在记录上, 会使她异常兴奋,疲劳和困倦一扫而光。做完了这一切,她才倒在床上睡一

会儿,算是对“再生产”的一点投资吧。她的睡眠时间很短,仅仅有四五个小时。如果不睡觉也能工作的话,修瑞娟就永远不会闭上她的一双眼睛。

在病房里,修瑞娟除了进行她的课题研究以外,她什么事情都能遇到。夜深人静,病人口渴了,修瑞娟放下手里的仪器,喂病人喝水;有的患者要大小便,修瑞娟就找来便盆,直到病人躺下重新入睡,她将便盆冲刷干净之后,才又开始她的事业。有时,危急病人突然发作,修瑞娟找来医院的医护人员,帮助他们采取急救措施之后,她抢准时机,用照相机拍摄下患者的生死关头微循环世界的奥秘。

修瑞娟的实验室是喧闹的,有时又是寂静的,死一般的寂静。她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太平间里度过的。“九死一生”是说人在经历了重重劫难以后,大难不死。如果把它仅仅作为一个数据来理解,那么修瑞娟的“实验室”不是“九死一生”,而“十死一生”或“二十死一生”,因为停尸房里,只有她一个人是有生命的活人。修瑞娟需要活人的数据,更需要死人的数据。肺心病患者在结束生命的一刹那以及死后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 是修瑞娟获取数据很重要的时机。她经常随着死者从病房转移到太平间,用显微镜对准死者的手指,仔细入微地记录下血液从死者手指的甲皱完全排空时微血管的变化。萧瑟的秋风和凛冽的寒风都会给人带来某些凄凉和恐怖之感,更何况是在深夜,是在周围布满尸体的停尸房内。这一切,修瑞娟似乎已经习惯了,她没有时间考虑周围的人和她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更没有时间去体会神话中鬼魂索命的意境,她只想着她的微循环,想着她能从微循环的世界中找到使肺心病患者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随着光阴的流逝,修瑞娟的菩提树终于结出了硕果,她完成的《肺心病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修瑞娟通过无数个详实的科学数据,真实地再现了肺心病患者在发病时微循环血管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她做出大胆的判断:肺心病患者的休克或死亡,不一定是心脏发生了问题,很可能是由于微循环出现了障碍。

修瑞娟的重大发现,不仅为中国同行们认为这是“我国医学科学界的又一硕果”,而且得到国外专家的承认。1982、1983 年全美召开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微循环协会,她应邀出席,并发表了她的研究学术论文。1983 年 6

月,由 5 位权威学者发起成立了国际微循环研究所,她是发起人之一。她发现和总结的微循环血管变化的规律,被世界同行称为“修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