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彻底

未明湖厚厚的冰层,在温暖的阳光下化为盈盈春水。春风吹过,湖面漾起神奇的变幻无穷的水波。这是催化波么?是的,只有催化波才这样诱人! 1977 年,电分析小组恢复工作后,高小霞首先想到的就是中断了的很有

基础的极谱催化波研究“一个题目,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彻底。”这是她的主张,她的信条。在她的领导下,电分析小组着重开展了稀土元素的催化波研究,以后又进一步开展了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探讨。

为什么选择稀土元素?她经过了这样的考虑,第一,17 个稀土元素在中国非但不稀,还是丰产元素——工业储量为国外 5 倍多,远景储量为国外 3 倍多,外国一家季刊《稀土新闻》就曾撰文说,“中国=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为什么不充分加以利用?第二,稀土是个宝,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就农业来说,各地试验表明,一亩农作物施一克稀土化合物就可以增产 5%~10%。如果普遍推广,将增加多少财富!

国外进行过一些试验,证明稀土对小麦、豌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从未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的试验虽然逐步开展,并取得了增产效果,但对稀土的植物生理作用研究较少。稀土化合物为什么能使作物增产? 能增产多少?哪些稀土元素对哪些作物特别起作用?用量多少为宜?施过稀土化合物的作物对人体有无影响?这些,都没有很好解决。

“课题是重要,难度太大了。”有人说。“国家需要,我试试看。”

高小霞的回答留有余地,同时充满了信心。

实验室里,放着江西庐山云雾茶、上饶雨前茶、四州宣汉茶⋯⋯不要以为这些名茶是供人饮用的。这是高小霞教授从外地出差时,特意搜集来做分析用的植物样品。

实验室里还堆着一捆捆菠菜。不要以为它们是餐桌上的副食。这也是植物样品,是高小霞的研究生张曼平、焦奎特地从海淀区菜市场买来做分析用的。

高小霞和她的研究生,将处理后的植物样品,用他们提出的分析方法, 一次次地测定其中的稀土元素的含量。

19 世纪的科学家威廉克鲁克斯曾写道:“这些元素(稀土)使我们的研究为难,使我们的思索受到挫折。它们时时萦绕在我们的睡梦之中,并且在我们面前伸展开像一个不可知的海洋,带着神秘莫测和嘲弄地诉说着奇妙的启示和可能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稀土已不再是“不可知的海洋”。

但高小霞对这段话仍然很欣赏。因为它们今天仍在“诉说着奇妙的启示和可能性”,仍时时萦绕在研究者的睡梦之中。

高小霞和她的博士研究生利用他们建立的极谱络合吸附波(催化波的一种),测定了菠菜、茶叶及某些植物叶中的稀土含量。

他们将一篇论文交给校长。校长看后高兴地说,这一结果很有意义,要北京大学学报马上发表。

他们还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研究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发表了论文《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初探》,引起了有关方

面的广泛注意。

高小霞教授年逾花甲,患有冠心病,但她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带研究生,继续向稀土科学的高峰攀登。同时还主编一套 28 册的《分析化学丛书》, 并亲自撰写其中的一册《极谱催化波》。

“科学无止境。对于催化波的研究,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 我准备再做它 10 年,20 年。”

这,就是化学家高小霞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