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性强的应用题

  1. 甲乙两人加工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加工 36 个,乙每小时加工 42

个,两人先后开工,到共同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 48 个。已知甲做了

6 小时,问甲乙两人中谁提前了几小时开工?

想:先求 6 小时内甲工作总量,再求乙的工作总量,用甲乙工作时间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最后答案。

解:(36×6-48)÷42

=168÷42

=4(小时)

6 小时—4 小时=2 小时

答:甲提前开工了 2 小时。

  1. 明星浴池运进一批煤,第一天烧去总重的 20%多 500

    千克,第二天烧去余下的 20%多 500 千克,还剩下 500 千克。这堆煤共多少千克?想:先把第一天烧后剩下的煤看作单位“1”求出千克数,再把这堆

煤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天烧后剩下的千克数与 500 千克的和就是全堆煤的(1—20%),这时就可求出全堆煤的重量。

解:第一天烧后剩下的重量:

(500+500)÷(1-20%)

=1000÷80%

=1250(千克) 这堆煤总重量:

(1250+500)÷(1-20%)

=1750÷80%

=2187.5(千克)

答:这堆煤共 2187.5 千克。

  1. 红光服装店运进一批服装,每件成本 40 元,售价为 90 元。当卖

出一半时,不仅收回全部成本,还盈利 600 元,这批服装一共多少件?

想:据题意当服装卖出一半时,可以把每件售价看作(90 1

2

再由盈利钱数及看作售价与成本的差求出服装件数。

解:600÷(90× 1 - 40)

2

=600÷(45-40)

=600÷5

=120(件)

答:这批服装一共有 120 件。

  1. 育华小学图书室原存文艺书、故事书和科技书共 3000 册。当借出

3

文艺书总数的 5 和60本故事书以后,又买来30本科技书,这时三种书

(三)综合性强的应用题 - 图1的本数恰好相等。问图书室原存文艺书、故事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想:

如图所示,把文艺书看作单位“1”,从故事书里去掉 60 本,科技书补上 30 本,则故事书和科技书这时 各相当于文艺

书的(1- 3 ),由变化后的总量及它对应的分数可先求出原文艺书本数。5

解:(3000 - 60 + 30)÷[1 + (1- 3 )×2]

5

2

=2970÷[1 + 5 ×2]

=2970÷ 14

5

=1650(本)故事书:

1650×(1 - 3 ) + 60

5

2

=1650× 5 + 60

=660 + 60

=720(本) 科技书:

3

1650×(1 - 5 ) - 30

2

=1650× 5 - 30

=660 - 30

=630(本)

答:文艺书 1650 本,故事书 720 本,科技书 630 本。

  1. 一批零件,甲单独加工用 10 小时完成,乙单独加工用 15 小时完

成。现在两人合做 2 小时后,所剩的 80 个零件由乙完成,乙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想:把这批零件总工作量看作单位“1”,从“1”里去掉甲乙两人合做 2 小时所占的分数,就是 80 的对应分数,由此可先求出总工作量, 再求乙一共做的件数。

1

解:80÷[1- ( 10

1

+ 15

1

)×2]× 15 ×2 + 80

=80÷[1- 1 ×2]×

6

2 1

1 ×2 + 80

15

=80÷ 3 × 15 ×2 + 80

=16 + 80

=96(个)

答:乙一共做了 96 个零件。

  1. 红光化肥厂 1996 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 125 吨,97 年头三个季度的

产量就比 96 年全年的产量还多 183 吨。97 年的平均月产量比 96 年增产百分之几?

想:先求 97 年平均月产量,再求 97 年的平均月产量比 96 年增产的百分率。

解:97 年平均月产量:

(125×12+183)÷9

=(1500+183)÷9

=1683÷9

=187(吨)

97 年平均月产量比 96 年增产百分之几?

(187-125)÷125

=62÷125

=0.496

=49.6%

答:97 年平均月产量比 96 年增产 49.6%。

  1. 农民李大伯在承包的地里种粮食、油料和蔬菜三种作物。粮食作

2

物的公亩数占总公亩数的 5 ,油料作物的公亩数与蔬菜作物的公亩数之

比是 2∶3,种的蔬菜比粮食作物少 1.5 公亩。李大伯共承包了多少公亩土地?

想:把总公亩数看作单位“1”,则油料和蔬菜两种作物共占(1-

2 ),据这两种作物公亩数之比,可先求出蔬菜占总公亩数的几分之几,然

5

后找出 1.5 公亩的对应分数,便可求出最后答案。解:蔬菜占总公亩数的分数:

2 3

(1 - 5 )× 2 + 3

3 3

= 5 × 5

9

= 25

总公亩数:

=37.5(公亩)

答:李大伯共承包了 37.5 公亩土地。

  1. 某厂甲仓库原有货物50吨,现在从甲仓库中运出 1

10

到乙仓后,这

时甲仓库中货物比乙仓库的 92%还少 1 吨。求乙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想:由甲仓货物的(1 - 1

10

)再加上1吨正好等于乙仓现有货物的92%,

可先求出乙仓现有货物重量,进而求出乙仓原存货物重量。

1 1

解:[50×(1- 10 ) + 1]÷92% - 50× 10

=[50× 9 + 1]÷92% - 50× 1

10 10

1

=46÷92% - 50× 10

=50 - 5

=45(吨)

答:乙仓库原有货物 45 吨。

1

米,如果第一根绳子增加它的 4 ,第二根绳子减

1 2

少它的 5 ,这时第二根绳长是第一根的 5 。两根绳长原来各多少米?

想:把第一根绳长看作单位“1”,据题意中如果第一根绳子增加

1 1 1 2

它的4 ,第二根绳子减少它的5,这时第二根绳长就是第一根的(1+ 4 )×5 ,

也就是原长的(1- 1 )由此可求出第二根绳原长是第一根绳原长的几分

5

之几,进而求出第一根原长是多少。

解:第二根绳长占第一根绳长的几分之几:

1 2 1

[(1 + 4 )× 5]÷(1- 5 )

1 2 4

=[14 × 5]÷ 5

1 4 5

= 2 ÷ 5 = 8

第一根绳长:

5

39÷(1 + 8 )

=39÷1 5

8

=24(米)

第二根绳长:

39-24=15(米)

答:第一根绳子原来长 24 米,第二根绳子原来长 15 米。

  1. 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 9∶7,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 A 和 B 两地沿同一公路同向而行,甲车追上乙车要用 6 小时。如果两车同时分别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想:据题意可把甲速看作单位“1 7

9

上乙车时,甲比乙多行的路程,就是 AB 两地的距离。由甲车追上乙车要用 6 小时,可先求出看作的“路程”,进而求相遇的时间。

解:A 到 B 看作的路程:

(1 - 7 )×6= 4

9 3

相遇时间:

4 7

3 ÷(1 + 9 )

4 7

= 3 ÷1 9

3

= 4 (小时)

3

答:甲乙两车 4 小时后相遇。

  1. 学校组织一次书法比赛,参赛人数不足 50 人。比赛结果,获一等奖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1∶7,获二等奖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1∶ 6;获三等奖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2∶7。问没获奖的有多少人?

想:据题意可知参赛人数必然是 6 和 7 的公倍数,且不足 50 人,由此可求出不获奖人数。

解:6 和 7 的最小公倍数是 42,42 符合题里条件,即参赛人数为 42 人。

没获奖人数:

1

42 ×(1 - 7 -

1 2

6 - 7 )

= 42× 17

42

=17(人)

答:没获奖的有 17 人。

  1. 李伟开车以每小时 4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经过 4 小时到达乙地,

1

返回时因是上坡路且逆风而行,速度比原来降低了 3 。李伟往返一次平

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想:要想求往返一次平均速度,必须先求往返的总路程和总时间。解:往返的总路程:

40×4×2

=320(千米) 往返的总时间:

1

4÷(1- 3 ) + 4

=4÷ 2 + 4

3

=6 + 4

=10(小时)

往返的平均速度: 320÷10=32(千米)

答:李伟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 32 千米。

  1. 兴华商店用每千克 7 元的甲种糖和每千克 5 元的乙种糖混合制成

每千克 6.2 元的 100 千克什锦糖。问甲乙两种糖各需多少千克?

想:先求混合糖 100 千克的总价。再用假设法求得甲乙两种糖各需的千克数。

解:混合糖的总价: 6.2×100=620(元)

甲种糖所需重量:

(620-5×100)÷(7-5)

=120÷2

=60(千克)

乙种糖所需重量:

(7×100-620)÷(7-5)

=80÷2

=40(千克)

答:甲、乙两种糖各需 60 千克、40 千克。

5

爷爷比小芳大的岁数是他自己年龄的6 ,爸爸比小芳大的岁数

3 2

是他自己年龄的 4 ,姑姑比小芳大的岁数是她自己年龄的 3 。爷爷、爸

爸和姑姑他们年龄和是 156 岁,小芳的年龄是多少?

5

想:由爷爷比小芳大的岁数是他自己年龄的 6 ,求出爷爷的年龄是

小芳的几倍,同理可求出爸爸、姑姑的年龄各是小芳年龄的倍数。解:爷爷是小芳年龄的倍数:

1÷(1 - 5 ) = 6

6

爸爸是小芳年龄的倍数:

1 ÷(1- 3 ) = 4

4

姑姑是小芳年龄的倍数:

1÷(1 - 2 ) = 3

3

小 芳 年 龄 : 156÷(6+4+3)=12(岁) 答:小芳的年龄是 12 岁。

  1. 树上有一群鸟,第一次飞走的是余下的 3 ,第二次飞走34只,两

7

3

次飞走的只数比原来的只数的 5 少2只。树上原有鸟多少只?

想:把这群鸟的只数看作单位“1 3

7

得出,第一天飞走的占单位“ 1”的3

就占 5 ,由此可求出原来鸟的只数。

3

3 + 7

,给两次飞走的只数补上2只

解:(34 + 2)÷(

3 3

5 - 3 + 7 )

=36÷ 3

10

=120(只)

答:树上原有鸟 120 只。

  1. 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2 3 米,是第二次剪去的一半,第三次剪

4

1

去余下的 5 ,还剩下1.4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想:先求第二次剪去以后所剩下的米数,把这一段长看作单位“1”,

1 3 3

解:1.4÷(1 - 5 ) + 2 4 + 2 4 ×2

=1.4÷ 4

3 3 ×2

5 + 2 4 + 2 4

3 3 1

=14 + 2 4 + 5 2

=10(米)

答:这条绳子长 10 米。

  1. 一件工作,甲独做 20 天完成,乙独做 30 天完成,现在安排甲与

乙合做这件工作。在工作中甲休息了 3 天,乙也休息了一段时间,结果

共用 16 天完成任务。问乙休息了几天?

想:把这件工程看作单位“1”,先求甲做了这件工程的几分之几, 再求乙实际工作的天数,进而求出乙休息的天数。

解:16 -[1- 1

20

×(16 - 3)]÷ 1

30

1 1

=16 -[1- 20 ×13]÷ 30

13 1

=16 -[1- 20 ]÷ 30

=16 - 7

20

1

÷ 30

=16 - 10.5

= 5.5(天)

答:乙休息了 5.5 天。

  1. 一批货物重 249 吨,用甲乙两种汽车一次运走。已知甲种汽车每

辆运 6 吨,乙种汽车每辆运 7.5 吨,甲种汽车比乙种汽车多一辆。求两种汽车各多少辆?

想:先从这批货物总重量中去掉甲比乙多一辆运的 6 吨,即是甲乙两种车同样辆数运的吨数,再由这些吨数与甲乙两辆车一次共运的吨数关系,求出乙种车辆数。

解:(249-6×1)÷(7.5+6)

=243÷13.5

=18( 辆 ) 18+1=19(辆)

答:甲种汽车 19 辆,乙种汽车 18 辆。

  1. 某药店用 90 张白纸做大、中、小三种药袋,做一个大药袋用一

1 1 1

张纸的 2 ,中药袋每个用一张纸的 4 ;小药袋每个用一张纸的 5 。结果

做成的中药袋比大药袋少用纸 40 张;做成的小药袋比中药袋少 30 袋。问做大、中、小药袋各多少?

想:把做中药袋用纸张数看作单位“1”,大药袋用纸去掉 40 张,

1

就与中药袋用纸量相等。给小药袋用纸补上( 5 ×30)张就与中袋用纸

4 1 4

的 5 相等。由此可找出(90 - 40 + 5 ×30)的对应分数是(1 +1 + 5 ),这样

便可求出中药袋用纸量。

解:做中药袋用纸张数:

1 4

(90 - 40 + 5 ×30)÷(1 + 1 + 5 )

=56÷2 4

5

=20(张)

做大药袋个数:

1

(20 + 40)÷ 2

=60÷ 1

2

=120(个)

做中药袋个数:

20÷ 1

4

=80(个)

做小药袋个数: 80-30

=50(个)

答:做大、中、小药袋分别是 120 个、80 个、50 个。

  1. 客船从甲港开往乙港,货船从乙港开往甲港,两船同时相向开出

10 小时相遇,相遇后又继续行驶 3 小时,这时客船离乙港还有 280 千米,

货船离甲港还有 420 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想:把甲乙两港的路程看作单位“ 1”,由两船相遇后又继续行驶

3小时,即行了全路程的 1

10

进而求出全路程。

×3,可求出280与420千米和的对应分数,

1

解:(280 + 420)÷(1 - 10 ×3)

=700÷ 7

10

=1000(千米)

答:甲乙两港相 1000 千米。

  1. 在一环形跑道上,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每隔 12

    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人速度不变,其中一人改为逆时针方向跑,则

每隔 4 分钟相遇一次。问两人跑一圈各需多少分?

想:把环形跑道一圈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同向而行每 12 分

钟相遇一次可知他们的速度差是

1

知他们的速度和是 4 。

1 ;根据反向而行每4分钟相遇一次,可

12

解:1÷[( 1 + 1

)÷2]

4 12

1

= 1÷[ 3 ÷2]

= 1÷ 1

6

=6(分钟)

= 1÷( 1 − 1)

4 6

= 1÷ 1

12

= 12(分)

答:两人跑一圈各需 6 分钟,12 分钟。

  1. 某中学去年从甲、乙、丙三个小学招收初一新生。已知招收甲校学生与招收乙校学生人数的比是

    5∶4,招收丙校学生人数是招收学生

1

总数的 4 。又知招收的甲校人数比招收的丙校学生人数多66人。问招收

乙校学生多少人?

想:招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甲乙两校共占(1 - 1 ),按5∶4

4

的比例分配,即得各校占总人数的分数。可据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先求出招生总数,再求招收乙校的人数。

解:甲校占总招收人数的几分之几:

1 5

(1 - 4 )× 5 + 4

3 5

= 4 × 9

= 5

12

招收的总人数:

5

66÷( 12

1

- 4 )

= 66÷ 1

6

= 396(人)

招收乙校学生人数:

1 4

396×(1 - 4 )× 5 + 4

= 396 3 4

4 9

= 132(人)

答:招收乙校学生 132 人。

  1. 有两个油桶,装了同样多的油。第一桶用去 1 ,第二桶用去40%

4

以后,再从第一桶取出 8 千克油倒入第二桶。这时第二桶油与第一桶油的比是 13∶14,问两桶原来各装油多少千克?

想:把这两桶油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 1

4

第二桶用去 40%以后的重量比,由此可求出这时第二桶油占总重量的分数。再由第一桶取出 8 千克倒入第二桶,可知(8×2)的对应分数是第二桶油先后所占总数分数的差,就可求出两桶油一共的重量。

1

解:第一桶油用去 4 ,第二桶用去40%以后两种油重量比:

(1 - 1 )∶(1- 40% ) = 5∶4 4

两桶油共重∶

8×2÷(

13

13 + 14

4

- 5 + 4 )

= 16÷( 13 - 4 )

27 9

= 16÷ 1

27

= 432(千克)

两桶油原来各装的重量: 432÷2=216(千克)

答:两桶原来各装油 216 千克。

  1. 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两人商定各承担一半的加工任务。已知在甲加工

    5 个零件的时间内,乙只能加工 4 个零件。工作 8 小时,

甲完成了自己分担的任务,而乙还有 18 个零件没加工。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想:两人分别承担的任务为单位“1 1

8

作8 1 4 8),找18的对应分数就可求出乙承担的加

8 5

工任务,进而求出这批零件总数。

1 4

解:18÷(1 - 8 × 5 ×8)×2

= 18÷(1 - 4 )×2

5

1

= 18÷ 5 ×2

= 18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 180 个。

  1. 甲乙丙三个粮仓共存粮2450 1 1

5 3

1

的 2 。甲、乙、丙三个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想:把甲仓存粮看作单位“1”,先求出乙丙各占甲的几分之几,再由总数及三仓共占的分数可求甲仓存粮数。

解:甲仓存粮:

1 1

2450÷(1 + 5 ÷ 3 +

1 1

5 ÷ 2 )

= 2450÷(

3 2 )

= 2450÷2

1 + 5 + 5

= 1225(吨)

乙仓存粮:

1225 1 1

5 3

= 735(吨)

丙仓存粮:

1225 1 1

5 2

= 490(吨)

答:甲、乙、丙三个仓库各存粮 1225 吨、735 吨、490 吨。26.有一块菜地,计划种白菜和萝卜,它们的面积的比是 11∶4。如

果将种植白菜的地调出 30 平方米改种萝卜,那么,种植白菜和萝卜面积比是 3∶2。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

想:把这块地看作单位“1”,据种白菜和萝卜的面积比可求出白菜前后占总面积的分数,而这个分数差就是调出的 30 平方米的对应分数, 由此便可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11 3

解∶30÷( 11 + 4 − 3 + 2 )

= 30÷(11 − 3)

15 5

= 30÷ 2

15

= 225(平方米)

答:这块地共有 225 平方米。

  1. 有两堆木材,第一堆用去 2 ,第二堆用去 3 多10立方米,剩下

5 5

1

的两堆木材合在一起,比原来第一堆还少 6 。已知第二堆木材原有32

立方米,求原来第一堆木材是多少?

想:把第一堆木材看作单位“1 3 10立方

5

米,可求出这时第二堆还剩的木材,而这些木材相当于第一堆的 1 (1- 2 ),

1- 6 - 5

由此便可求出第一堆木材是多少?

解:第二堆用去 3/5 多 10 立方米后还剩多少:

32 - (32× 3 + 10)

5

= 32 - (19.2 + 10)

= 32 - 29.2

= 2.8(立方米)

原来第一堆木材有多少:

2.8÷

1

[1- 6 -

1

(1 - 2 )] 5

3

= 2.8÷[1- 6 - 5]

= 2.8÷ 7

30

= 12(立方米)

答:原来第一堆木材有 12 立方米。

  1. 甲、乙、丙三个种粮大户去年共收粮食 130 吨,其中甲比乙多收

12.5 吨,丙所收粮食比甲乙两户所收粮食之和少 25 吨。甲、乙、丙三户去年各收粮食多少吨?

想:假设给丙补上 25 吨,丙所收粮食就与甲乙两户所收粮食之和相

等,也就是(130+25)是甲乙两户所收粮食之和的 2 倍,由此可先求出

甲乙两户所收粮食之和,然后再给这个和补上 12.5 吨就是甲户收粮的 2 倍,这样便可求出甲户收粮多少吨。

解:甲乙两户收粮食之和:

(130+25)÷2=77.5(吨)

甲户收粮:

(77.5+12.5)÷2=45(吨)

乙户收粮:

45-12.5=32.5(吨)

丙户收粮:

130-45-32.5=52.5(吨)

答:甲、乙、丙三户去年各收粮食 45 吨、32.5 吨和 52.5 吨。

  1. 一件工作,若由甲独做 72 天可完成。现在甲做 1 天,乙加入一

起做,两人合做 2 天后,丙也加入一起工作,三人再工作 4 天,完成全

1 5

部工作的 3 ,又过8天,完成全部工作的 6 。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

成,问完成全部工作从开始算起共历时多少天?

想:把这件工作看作单位“1”,由 8 天前后完成全部工作的分数差可求出三人的工效和,从总工作量去掉三人共同工作的(4+8)天的工作量,就是甲(1+2)天和乙 2 天的工作量,由此可先求出乙的工效,

5

丙的工效,再求当完成全部工作的 6 后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的天

数,最后求全部工作总天数。

解:三人的工效和:

( 5 − 1)÷8 = 1

6 3 16

甲(1+2)天和乙 2 天的工作量:

5 − 1

6 16

×(4 + 8)

1 − 1 ×4

3 16

5 1

= 6 − 16

×12

1 1

或= 3 − 4

= 1 = 1

12 12

乙的工效:

1 1

[12 − 72 ×(1 + 2)]÷2

= [ 1 −

12

1

24]÷2

= 1

24

丙的工效:

1 − 1

16 72

− 1 = 1

48 36

最后丙还要做的天数:

6 1

(1 − 5)÷ 36

1 1

= 6 = 36

=6(天)

完成全部工作所需天数: 1+2+4+8+6=21(天)

答:完成全部工作从开始算起共 21 天。

  1. 某人以 3 支 16 元的价格购进一批自动铅笔,随后又以每 4 支 21

元的价格购进数量是前一批 2 倍的同样的自动铅笔。若他想赚取全部投资的 20%的盈利,则应以 3 支多少元的标价出售?

想:把某人以 3 支 16 元的价格购进一批自动铅笔数量看作单位“1”,

则以 4 支 21 元价格购进的第二批笔则是“1×2”,这两批共购进笔的数量看作“1+(1+2)”,这样由单价、数量及盈利 20%可求得看作的现出售价,进而求出 3 支多少元出售标价。

16

解:( 3

×1 +

21

4 ×2)×(1 + 20%)÷(2 + 1)×3

= ( 16 + 21 )×1.2÷3×3

3 2

95

= 6 ×1.2÷3×3

= 19(元)

答:应以 3 支 19 元的标价出售。